【林黛玉进贾府备课记录】林黛玉进贾府备课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二、课文析读
《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作人,对女性尊重。
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写出了不知多少美丽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的形象,例如崔莺莺和杜丽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可同情的形象,例如刘兰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怜悯的形象,例如“宫怨”诗,“思妇”诗的主角;最低的则是供玩弄侮辱供蹂躏的对象,就是那些宫体诗艳体诗的主角……
……
这样一比,就看得出《红楼梦》确实伟大。作者曹雪芹自己说得很清楚,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要“使闺阁昭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知道“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使其泯灭也”。封建眼光把女人看作“贱人”、第二等的人。曹雪芹却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他为了这个目的来写,也的确写得很成功。在他笔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几十个青年女性,不仅仅是美丽,不仅仅是聪明,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在她们之中,还有一个男孩子贾宝玉。贾宝玉不仅爱她们,尊重她们,还尊重世界上一切青年女性,他真心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真心坚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个贾宝玉,其实倒是女娲补天石锻炼而成的“通灵宝玉”的化身,真正是“山川日月之精秀”。
冯雪峰说过:从封建压迫下觉醒的女性,“往往要通过女性的觉醒,去体验着她们之‘人’的社会的觉醒”,这说的是五四时期的梦珂、莎菲式的女性。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初步有点“女性的觉醒”的味道的,大概要推杜丽娘。《红楼梦》也写了林黛玉听到杜丽娘的唱词后的心境,这是黛玉的被唤起的“女性的觉醒”。《红楼梦》并不到此为止,它还让一个优秀的男性对女性唱出那么热烈的颂歌,这就比《牡丹亭》又大大前进一步。
……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实质上就是对“人”的尊重。他是理想完善的“人”,但是现实中的男人他觉得太丑恶了,只有美丽的女性才比较能做他塑造“人”的完美形象的原型。他唱的女性的颂歌,其实就是“人”的颂歌。但是,他又眼见一幕又一幕的女性的悲剧,眼见这人世间仅有的美,逃不了毁灭的命运。他念着《芙蓉女儿诔》,其实就是悼念整个的“人”的毁灭;他痛哭潇湘馆,就是为“人”的毁灭放声一哭。
(节选自舒芜的《红楼梦》前言)
三、类文荐读
葬花辞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宝玉)把那花儿兜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和黛玉葬桃花的去处。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那边有呜咽之声,一面数落着,哭的好不伤心。宝玉……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①,落絮轻沾扑绣帘。123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②,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③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      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注:①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建在水边的为水榭。②柳丝句:榆荚,榆树果实;芳菲,芳香。《离骚》:“芳菲菲其弥章。”③杜鹃:鸟名。《成都记》:蜀王望帝,死后化为杜鹃。传说杜鹃鸣声悲苦,啼血,唐代李义山《无题》诗:“望帝春心托杜鹃。”
阅读提示:《葬花辞》概括了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蓄之既久,爆发必烈。《葬花辞》如泣如诉,血泪斑斑,抒写了叛逆者的一腔悲愤。《葬花辞》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林黛玉和贾府封建正统势力相互斗争、激烈冲突的产物。
四、鉴赏方略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之五:人物的心理描写
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但由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外表并非完全吻合,也不是都有直接的联系,因而仅仅依靠外形的描写,对于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要受很大的局限。事实上,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只靠外貌描写所能完全表明的。所以,作家必须直接描写人物的意志愿望、爱好和思想感情,就是说,要写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展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内心思想斗争的历程,描写人物的体验、感受。总之,要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才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给读者以深刻的教育和感受。
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描写,是小说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方法有如下几种:
1.内心独白,即作者直接剖析主要人物的思想活动的方法。如“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提辖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段心理描写写了鲁达对这个不曾料到的人命案的认真思考。为了逃脱官司,他使巧甚至做假,用起权诈来,比起李逵式的一味蛮横自是不同;可是,他之所以要使巧逃脱官司,只是担心没人送饭,这说明即使是他的仔细思考、使巧,也不过是“鲁达式”的,而并非老奸巨猾或深谋远虑。金圣叹批道“粗人偏细,妙绝”。这样简单的几句内心表白就刻画了一个独具个性、栩栩如生的鲁达形象。可爱又可笑,活生生宛如在眼前。这些神来之笔,无不体现了古典小说的无穷魅力。123
2.动作暗示。有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而是以动态的方式通过对动作表情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项链》)这段文字中,作者没有直接剖析玛蒂尔德的内心活动,只是描写了她的几个动作。但这些举动恰恰是玛蒂尔德丰富的心理活动的外化,充分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跳”“搂”“亲”“跑”体现了玛蒂尔德在拿到项链后的狂喜之情。
3.还有一种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特殊的方式,即通过梦境、幻觉写人物的思想、愿望,用以显示人物思想意识变化的曲折历程。如《红楼梦》的“病潇湘痴魂惊恶梦”。《夜》中的一段描写:“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仿佛看见隐隐闪闪的好些形象。有时又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摊,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里外,汽车奔驰而过,笨重的运货车的铁轮有韵律地响着,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绑的两个,他们手足上是累赘而击触有声的镣铐。”本段中三个“仿佛看见”正是老妇人由于精神恍惚而出现的幻觉。这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同时更把老妇人的无限悲痛与恐惧写得真真切切,从而拓深了文章的主题。
(参照《人物心理描写五法》)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0960.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