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项 链》

高二语文教案 2014-07-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习在小说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示人物的形象的手法,客观公正的评价主人公玛蒂尔德。
   2、领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和多层次性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从人性的角度诠释玛蒂尔得这一人物
   教具准备:
   幻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莫泊桑简介。
   2、小说的创作背景。
   3、故事梗概。
   二、导入  新课
   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同为世界三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以前我们学过他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于勒一生由贫穷到暴富又至沦落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名篇《项链》,也是取材于一个普通小职员家庭,人物命运也是大起大落。
   三、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项链”是小说的线索,围绕“项链”,写了那些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四、进一步透视人物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展示幻灯片)
   1、 得到请柬前,玛蒂尔德有那些想法?
   想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2、 得到请柬后,情绪怎样变化?
   懊恼地丢------恼怒地瞧------不耐烦地哭------迟疑地提出要求------似郁闷、不安、忧愁-------迟疑而焦急地借-------跳、搂、亲、跑
   3、 舞会上她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
   陶醉
   4、 舞会结束后,他想到的是什么?
   赶快逃走
   5、 丢项链后,她打算怎样处理这件事?
   毅然打定主义,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
   6、 怎么还债的?
   辞退女仆,迁移住所,自己做家务,讨价还价,受人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
   7、十年后,还清了债务,玛蒂尔德再次见到女友,她为什么要告诉十年前的事实?
   内心的坦然
   五、多角度审视、评价玛蒂尔德
   同学讨论:
   下面提供了对玛蒂尔德的三种看法,请同学选择或综合,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思考、研讨人物形象。
   1、 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
   2、 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论形象。
   3、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流程:教师布置-------同学思考-------整理材料-------小组讨论-------代表陈述
   教师点拨、归纳:
   渴望过上好日子,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追求,并不为过,当然,这种追求不算高远。在捉弄人的命运面前,玛蒂尔德表现出向命运抗争的坚强、勇敢和果断。玛蒂尔德,凭诚实守信和勤劳坚忍为自己赢回了真正美丽。事实上,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程度有别而已。如果我们能把虚荣心化为进取心,直面现实,用辛勤的汗水去实现理想,生活就将变得充实而美好。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七、小结
   世界文学史上还有许许多多像玛蒂尔德一样具有人性复杂性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我们应从人物性格发展过程中去认识立体的、多层次性的人物形象。
   八、课外迁移
   将小小说《一条金项链》与本文比较。以人物形象为主,也可兼顾其它方面。
  
   板 书 设 计
   玛 借 项 链 错
   蒂 失 项 链 位
   尔 赔 项 链 复
   德 识 项 链 位
  
   第二课时
  
   一、 鉴赏精巧的构思
   1、“借项链”是命运转折的缘由,在玛蒂尔德身上,为什么是必然?
   2、“丢项链”看似偶然,为什么又真实可信?
   3、“识项链”中得知项链是假的,是否符合情理?
   4、构思的“巧妙”体现在那里?
   铺垫与伏笔,为情节展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个有关项链的情节,只有“赔项链”不具有偶然性,是玛蒂尔德对生活的抉择。
   项链是假的,衬托玛蒂尔德的单纯、诚实与守信,也暗示着上流社会的虚伪。
   二、领会小说多层次性的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不是论文,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也不应该硬贴上去。欣赏小说的主题,可以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分析。
   小说的主题常常融合在题材、人物、结构以及高超的语言技巧之中。
   1、 同学讨论:
   《项链》多层次的主题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2、 鼓励同学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发表有倾向性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 展示幻灯片,供同学参考。
   《项链》写的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十年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
   三、扩展、迁移
   1、 口头作文
   “识项链”一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使人思潮奔腾,百感交集。作为当事人的玛蒂尔德,也不至于无动于衷吧?她可能会有那些想法呢?
   震惊?追悔?埋怨?钦佩?欣喜……
   请着重就某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将心理活动描写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结合起来。
   2、 赏析精彩片段:
   《项链》结局,画龙点睛,素有“豹尾”之称。《警察与赞美诗》的结尾也颇受好评。试比较赏析这两部分。
   四、小结:
   本文的结构曾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赞扬。许多中外文学作品的情节也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用心领会。
   板书设计 
   借 项 链 铺 垫
   丢 项 链
   赔 项 链 伏 笔
   识 项 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yuwenjiaoan/20612.html

  •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高祖本纪》教案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渡湘江杜审言古诗|赏析《渡湘江·杜审言》教案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甘地被刺的主要内容]甘地被刺

    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写作新闻报道的方法;2、分析中外记者消息报道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甘地生平事迹简介。甘地是在公元一八六七年十月二日诞生,出生于印度西岸渡波班达。他小时候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教师版)_百度文库]《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体会文中哲理及作者情感二、知识链接:1、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书愤教学案例|书愤教学案

    第5课 书 愤 一、整体把握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解释这首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答案 诗的起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项链》——玛蒂尔德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目标: 1 关注人性: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典型人物形象。2 关注古典:用诗词形式对文学人物进行二度创作。 教学重点: 玛蒂尔德性格的两个层面。 教学难点: 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表演法 研讨法 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步骤: (屏幕显示幻灯:《项链》) 一 导入 二 课本剧表演(熟...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一等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铺设跳板——联想...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教学目的:1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 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3 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言。第五单元是小说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及“单元知识和训练”。准确地说组成这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求谏原文及翻译】《求谏》

    教学目标:1、了解《贞观政要》和《明夷待访录》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3、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从中汲取有利于现代社会的成分。4、积累“寻、理、信、遇”等实词词义。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过程:...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 【蝶恋花】蝶恋花 (苏教版)

    【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发布于:2014-08-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