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能表示什么数|字母能表示什么

高二数学教案 2014-06-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数学教案】


教材: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一册(P89--93)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2、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计算公式和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用火柴棒摆正方形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流程:

1、 情景导入  

播放有关青蛙的影片剪辑

2、课前热身: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

1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二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三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___只青蛙一张嘴,___只眼睛__条腿,__声扑通跳下水;

互动1:

师: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歌吗?

生:我用字母X表示青蛙的只数,这首儿歌就表示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x声扑通跳下水;

3、解读研究

课本引例:

   

   

如上图:搭一个正方形需4根火柴,按图中方式:

互动2:

师:观察图形,数一数,各需多少火柴棒?

生:搭2个正方形需7根,  搭3个正方形需10根

搭10个正方形需31根,  搭100个正方形需301根。

师:若用X表示正方形的个数,搭X个正方形需多少根火柴棒?

生:3x+1  。

师: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明确:让学生知道分析规律,利用规律,计算根树。通过分组合作交流,由浅入深地得出火柴棒的根数,实现从具体到一般规律的过渡,给学生充足时间。

师:请每组派一位代表来陈述你们组的方法。

课内练习:课本91页“做一做”

互动3:

师:回忆以前学习的知识,下面各题的结果是什么?

(1)用a,b来表示两个数。建造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a、b、c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的结合律上a{b+c}=a×b+ a×c

(2)m表示长方形的长,n表示宽,长方形的周长是2(m+n); 面积是m*n.

(3) 一辆车每小时行S千米,它的速度v千米/小时,需要(s/v)小时。

(4)某厂去年的厂产值是P万元,今年的产值比去年的2倍少3万元,,今年的产值是(2p+3 )万元

生:回答每题的结果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题,你发现?

生:运算法则、计算公式、数量关系

明确:通过这组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与本节课知识相结合,体会字母的作用

课内练习三:1、课本P92页“做一做”

2、找规律:观察下列等式:

13=12,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

猜出什么规律,并把这种规律用等式写出来13+23+33+43+……+n3=(1+2+3+4+……+n)2

4、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2)方法归纳:

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体会?

5、目标检测

课本92页,习题3.1

6、巩固练习:课本92页“随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

练习题目

评析

引例

练习题

评析

  

任何数、计算公式、运算法则,数量关系,变化规律……

  

六、数学反思:

1、找规律,从1到n思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要能做到准确无误,代数式可灵活多样,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2、从数据到字母的过度,反应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普通方法,要反复训练巩固。

3、字母表示数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学会用字母去表示我们身边的数学,以前学过的数学内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shuxuejiaoan/19347.html

  • 中职数学教案不等式_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分析法教学难点 分析法实质的理解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活动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地理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 (3)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索研究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小学数学教案课题_数学教案-研究性课题与实习作业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化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化问题、可行解、可行域以及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了解线性规化问题的图解法; (3)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探索研究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不等式的性质高中_不等式的性质2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同向不等式,异向不等式概念; 2.掌握并会证明定理1,2,3; 3.理解定理3的推论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定理3是移项法则的依据; 4.初步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 教学重点:定理1,2,3的证明的证明思路和推导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教学...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椭圆_数学教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1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二)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二)教学目标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用此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重点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是教学重点. 如何扰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教学难点.教学步骤【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都表示平面...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直线的方程有几种]直线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 (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整体上把握. (3)掌握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4)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圆的方程】圆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坐标和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也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熟练地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2)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了解圆的一般方程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之间的互化. (3)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能够进行圆的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不等式_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

    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不等式”一章的内容,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本节内容具有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条件约束性等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 (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的夹角. (3)能够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们的交点坐标. (4)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5)进一步掌握求直线方程的方法. (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

    发布于:2014-06-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