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

一、学法指导

  1.轻松记忆

  (1)经典力学

内容

特征

意义

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实验、数学化

统一(天上、地下的运动),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2)相对论

内容

特征

意义

广义、狭义

打破绝对时空观

物理学的革命,对牛顿力学的既否定又发展

  (3)量子论

诞生

发展

意义

量子假说

量子力学

微观世界

  2.重点拓展

  (1)伽利略最早倡导并以实践实验加数学的方法,他所谓的实验室理想化的实验。牛顿的方法是“归纳-演绎”法,与从前的演绎法所不同的是,牛顿认为演绎的结果必须重新诉诸实验确证。在二位大师这里,实验观察和数学演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都是远远小于光速的运动,根本无法察觉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描述的相对论效应:长度变短、时钟变慢。但是如果接近光速的运动能变成现实的话,一个以这样速度运动的人,在另一个静止的观察者看来就可能只是一条线。

  (3)牛顿力学(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要注意理解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既否定又发展。相对论发展概括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仅是相对论中物体低速运动下的一个特例,对物体高速运动下的时空观,则无法解释,但是他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17世纪物理学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条件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去创造、去发现,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宗教改革进一步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对科学革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3)地理大发现又以实践证明了地缘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2.经典力学  (1)重要奠基者──伽利略(16世纪末17世纪初)  ①贡献: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物理学:落体定律、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定律。  天文学: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②意义: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创立者——牛顿(17世纪)  ①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主要内容: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  ③显着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④应用:海王星的发现证明了牛顿理论的预见性、科学性。  ⑤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宏观物体(宏观世界)的运动;只适用于物体运动的低速状态,是绝对的时空论。  3.相对论  (1)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①19世纪末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②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的新问题,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等。  (2) 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①19xx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  ②19xx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  (3)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①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②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③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4)相对论建立的意义  ①相对论的提出是对近代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②它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深刻地揭示了空间、时间的本质属性。  ③它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4.量子论  (1)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②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  (2)过程  ①19xx年,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  ③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意义  ①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②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③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  ④对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这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5.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  (2)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指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即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3)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在科学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经典力学的产生归根结蒂是(    )  a.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结果  c.思想解放的结果                 d.牛顿不懈努力的结果  答案:a。  辨析: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故答案为a。  例二: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    )  a.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c.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d.伽利略的发现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答案:d。  辨析: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d。  例三:“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这是哪个科学家提出的(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答案:c  辨析:这段论述符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故答案为c。  例四:下列对牛顿力学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牛顿力学体系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理论  b.牛顿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c.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d.牛顿力学体系不能适用于整个客观世界,相对论兴起后,应该否定  答案:d  辨析: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但是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理论,因为该理论是当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的时候适用的一种理论,因此牛顿力学体系是相对论的一种特殊情况。牛顿提出的关于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仍指导着今天的物理学思想。故答案为d。  例五: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突出表现在相对论(    )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深刻的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③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答案:a。  辨析:④是对量子论意义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

五、体验高考

  例一:(xx广东历史卷,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b.  辨析:本题用排除法。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典力学的组成部分。爱因斯坦的主要学说是相对论,它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把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普朗克高度评价爱因斯坦即基于此。故答案为b。  例二:(xx年高考海南卷)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  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  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  答案:b。  辨析: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发展而非否定,c项错在“彻底解决”,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微观世界的是量子理论。故答案为b。  例三:(xx年上海高考) “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答案:a  辨析:注意题干中的“引力”,应该考查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故答案为a。  例四:(xx年江苏单科15)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答案:b。  辨析: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测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行星,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但是并没有说明行星的运动和图像;爱因斯坦主要贡献是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普朗克主要是提出了“量子假说”。牛顿提出了物理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打破了基督教之前所宣扬的“神的力量”。故答案为b。  例五:(xx年广东单科21)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  答案:c。  辨析: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与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无关。故答案为c。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924.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