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鸦片战争教案】第10课鸦片战争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基础知识
1.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及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
2、能力要求
(1)分析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的形势,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
(3)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重点、难点
1. 重点 :深刻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及影响
2. 难点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 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课:同学们,谈到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可以这样说,在近代以前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但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却依然在封建主义的道路上缓慢发展。1840年一场血与火的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古老的中国翻开了近代历史的一页。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终结,大约1xx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在这1xx年间,以1919年为界标,又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变为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 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和中国
1.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正是这种需要,推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自然,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就成为英国觊觎的目标之一,所以进入19世纪以后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正是世界资本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了这种世界的形势后,让我们再把视线移到地球的东方,看看此时中国的社会状况。
2. 鸦片战争前中国——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鸦片战争前夕,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呈现出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一下清王朝封建统治腐朽没落的表现。
1经济上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萌芽虽已出现但发展缓慢
2政治上 统治腐败 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
3财政上 国库亏空入不敷出
4军事上 军队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
5外交上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虚骄自大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到19世纪上半期,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鸦片战争的爆发已是历史的必然。
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
英国起初打算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外来商品有很大的抵制性,所以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基于此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找到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企图把它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并把它偷偷的运到中国来,这就严重的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在上述情况下为巩固统治道光帝接受了湖广总督林则徐禁烟的建议,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12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很快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尤其虎门销烟的壮举大快人心。既表现了中国严禁鸦片的正义立场,也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开始。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英国决定借此挑起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三、 鸦片战争的经过 略(见教材)
四、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   2、附件    3望厦条约   4黄埔条约
重点注意根据这些条约中国都丧失了哪些权益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灾难屈辱 教材
   1、社会性质变化   1领土主权完整遭破坏   2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3、革命任务变化
   4、思想变化
六、侵略战火的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决定重燃侵略战火,以武力解决问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见教材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见教材
小结:鸦片战争已经过去100多年了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作业: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749.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