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文艺复兴_必修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一、学法指导
  1.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成为欧洲资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必要前提。首先应该明确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因素是意大利工商业城市的繁荣,其次应该理解资本主义萌芽所引起的阶级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又与当时的教会精神统治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进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思想变革。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应该从兴起原因、性质、指导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扩展及积极意义等几个方面掌握这场运动。
  3.认识: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关于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和宗教神学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2)人文主义的含义
  ①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②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现世生活,提倡追求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③他们批评教会的腐败,但并不反对宗教。
  (3)今天,作为一个处于自我、国家和世界中的人应该具备哪些人文品质?
  独立、宽容、敬畏
  2.有关文艺复兴
  (1)根源:
  ①社会根源(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在意大利,那里产生了最早的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必然提出其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他们最先在意识形态上反对封建传统的观念,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
  ②历史根源(人才和文化基础):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在意大利保留最多。意大利各城市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意大利人更熟悉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因此,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也决定了它最早发生在意大利。
  (2)实质:
  是14到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从表面上看,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它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教会为内容,以 为资本主义以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
  (4)历史影响:
  积极方面:xkb1.com
  ⑴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⑵在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12345
  ⑶在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方面: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3.宗教改革的背景
  (1)经济方面: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方面: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3)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的
  (4)宗教方面:天主教会腐败,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体现:森严的教阶、繁琐的仪式、僵化的教规、贪婪的敲诈)
  4.德意志宗教改革
  ①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②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2)宗教改革的实质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3)宗教改革的影响:
  ①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4)宗教改革扩展的原因
  ①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②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
  5.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相同点 :新课标第一网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
  不同点:
  (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在群众基础上,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6.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之二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内容 肯定人性,反对神权
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主张信仰得救,强调人可以避开教会与上帝直接通话
形式 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的社会运动12345
影响 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运动主要体现在文学和艺术领域 不仅仅是一场思想运动更是一场政
  7.有关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
  a.政策因素:意大利各城市国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b.地理位置:意大利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c.政治因素:工商业阶层掌权(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2)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
  (3)范围:继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之后,西北欧、德意志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影响:
  ①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②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一:以下对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是对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c.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
  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
  答案:a
  辨析: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并不是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故答案为a。
  例二:下列哪一项内容不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同点(    )
  a.都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之后
  b.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c.都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
  d.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打碎了精神枷锁
  答案:c
  辨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文艺复兴批评教会的腐败,但并不反对宗教。故答案为c。
  例三: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采用的两种形式是(    )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不正确②正确
  c.①②都正确
  d.①②都不正确
  答案:c
  辨析:本题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场运动的性质,它们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发起的反封建运动。故答案为c。
  例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基督教会对西欧思想文化的束缚
  b.古希腊、罗马先哲的推动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生资产阶级的强烈追求
  答案:c
  辨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本原因首先要考虑经济因素。故答案为c。
  例五: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    )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答案:d
  辨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和比较问题的能力。反对禁欲主义和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矛头直指教皇是宗教改革的特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都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故答案为d。12345
  五、体验高考
  例一:(xx年广东文基30)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系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答案:d.
  辨析: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对宗教腐朽的批判为宗教改革家攻击旧教会实力提供了依据,世俗贵族为剥夺宗教财产也加入了宗教改革的行列,宗教改革者并不否认和反对宗教,因此,a、b、c三个选项都不正确。无论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先定论”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故答案为d。
  例二:(xx年广东单科17) 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答案:c
  辨析:用各种地方性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故答案为c。
  例三:(xx年高考山东卷)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答案:c
  辨析:人文精神是本单元的主题。本题考查对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价值。a和b项只是强调了知识的作用,而没有突出人的决定作用。与此一致的选项是c。
  例四:(xx年高考重庆文综卷) 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的相同点是(    )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辨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中国明末清初受经济基础的限制,因而二者都不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故排除④,但是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批判的锋芒指向君主专制,两者都有反封建死系那个,故②应选。
  例五:(xx年高考上海综合能力)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答案:d
  辨析:本题通过形象的比喻考查宗教改革前后教权和王权的变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体现了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是一道值得回味的试题。解题时注意理解材料所给比喻的含义,并联系教材知识。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也适应了加强王权的要求。“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因此答案为d。12345
  例六:(xx年高考海南卷)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着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答案:c
  辨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最优秀者”是对于个人素质而言,提升个人素质符合人文主义精神。其他三项指学习和研究古典的范畴及要求,与成为“最优秀者”的关系不密切。因此答案为c。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658.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