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案|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绘画: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日葵》;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思想者》;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当代美术:杰克逊•波洛克《3》、《第十号》,徐悲鸿《奔马》。理解19世纪以来各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对比各美术流派的特点;请同学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每个艺术家之所以留下传世之作,在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有的艺术家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教材中涉及世界文化史内容偏少,由于传媒资讯的作用,对于大卫、梵高、毕加索这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师也都有过启蒙教育的印象,但比较肤浅。对于艺术精品的时代内涵及艺术特色的深层次把握无从谈起。一旦有人点拨他们求知的心灵,引入美学的殿堂,他们一定会与教师配合默契,共同在愉悦氛围中接受艺术美的熏陶。同时由于学生学习过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西方近代政治、经济,对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分析总结、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六、课前准备
鉴赏相关美术作品和课文,提炼主要信息,为新课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回顾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学流派及主张。指出美术作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为了帮助同学理解和认识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建议教师采用谈话法引导同学回顾: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大动荡,提出以下问题:1.18世纪末法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2.在社会动荡形势下,资产阶级追求什么样的精神?3.在这样的动荡形势下,美术家们的绘画题材是什么?在同学回答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请同学介绍和欣赏《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泉》等名画的作者、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等。
(二)浪漫主义美术:
1、浪漫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1234
2、浪漫主义美术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
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在艺术上,他是一位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的大师。《西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在这次大搏斗中,画家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xx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
1、现实主义美术出现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2、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出生于法国东部小镇勒南。库尔贝主张现实主义,他说:“现实主义艺术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他的代表作品《石工》、《筛麦人》、《路遇》等,都是不加任何修饰的现实生活写照。库尔贝的杰作《石工》是社会最底层劳动大众的真实写照。
3、印象画派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点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他们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光的强弱变化在印象派画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大多用原色作画,因此色彩特别清新、明亮。他们努力去观察自然,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自然既有力而又敏感的移植”。
4、印象画派的代表人和代表作品
早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奈,《日出•印象》是莫奈描绘勒阿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海水在晨曦的笼罩下,呈现出橙黄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红被各种色块所渲染,水的波浪系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组成的。三只小船在薄涂的色点组成的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或物依稀能够辨别,还能感到船似在摇晃缓进。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
《日出•印象》展出后,受到社会的公开攻击。那位以“印象”来讽刺这幅画的《喧噪》周刊的记者路易•勒鲁瓦,本来是以此指责莫奈“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可是这个名称从此竟彪炳画史,变成了极富号召力的光辉符号。在“印象主义”一词中,贬义内涵已消失殆尽,尽管当时展厅上的70幅画连一半也没有卖出去。12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上,主张艺术应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写意,重视自我的表现,强调变形和夸张。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题。《向日葵》写意重于写形,表达了主观的热情。
(四)“现代主义美术”
建议教师首先指出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时间和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1.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2.二战后科技取得了哪些成就?3.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归纳总结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请同学欣赏和介绍《舞蹈》和《格尔尼卡》等总结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
最后简单介绍二战以后现代主义美术的新发展和变化。结合欣赏和阅读教材《那不勒斯来的男人》和《紫红色上的黑色》等作品和有关文字。
【巩固总结】1.19世纪以来出现了哪些美术流派?2.各美术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
九、板书设计: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四)印象画派 
1、社会背景                        1、产生原因
2、代表人物及作品                  2、代表人物及作品
3、特点                            3、后期印象画派
(二)、浪漫主义美术             (五) 现代主义美术 
1、社会背景                        1、出现原因
2、代表人物及作品                  2、代表人物及作品
3、特点                            3、新发展
(三)、现实主义美术            
1、社会背景                      
2、代表人物及作品                   
3、特点                    1234
十、教学反思
请同学概括19世纪以来出现的主要美术流派。各举一个代表人和代表作品。教师指出:19世纪以来的美术史表明,各个美术流派之间是互相对立、互相补充的关系,未来发展的趋势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最终也要为世人所认知、所理解,只有这样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
本节课的内容可用下表作一总结。
画派 代表人物 国籍 代表作
新古典主义美术 大卫 法国 《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安格尔  《泉》
浪漫主义美术 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主义美术 米勒  《播种者》《拾穗者》
 列宾 俄国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画派 莫奈 法国 《日出•印象》
 凡高 荷兰 《向日葵》
现代主义美术 毕加索 西班牙 《格尔尼卡》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651.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