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

高二历史教案 2014-05-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历史教案】

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 知道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2 阅读分析图片、文字资料,逐步掌握史料分析的基本方法。
3 分析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积极、消极影响,逐步形成辨证分析事物的方法。反思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养成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的影响及评价
     难点:工业革命爆发的条件
说明:
 1. 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初中已有涉及,高中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具备一定基础,探讨工业革命这一本身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极具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极其必要。
     2.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较难形成完整概念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
运用1851年伦敦世博会视频资料,导言: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召开,它向世人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的伟大。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革命引领着英国走向现代化,引领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运用1851年伦敦世博会视频资料,联系英国工业革命的史实,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形象生动地展现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及革命性影响:引领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点出本单元主题——工业社会的来临。
2、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教师提出一个总的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通过图片资料、课文文字资料的展示,层层设问,分析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1)教师出示材料一,请学生朗读,提问:《垄断法》的推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产生什么作用?
(2)教师出示漫画一、二、图片一,材料二(学生朗读),启发学生概括工业革命发生的可能条件。
(3)教师对英国工业爆发的必然性进行小结。
本环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条件,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历史必然性。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上的技术革新。引导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政治前提、可能性(资金 劳动力 市场  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和必要
性(市场)诸要素考虑问题。这些前提和条件是当时其他国家所不曾具备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探究能力。
(1) 第一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对促进工业革命的作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垄断法》的推行,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这种机制也为英国社会的进步起到深远的影响。
(2)漫画、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可能条件:圈地运动中的失地农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通过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手工工场的发达表现在实现精细的分工、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的养成。发达的劳动分工是“劳动生产力最伟大的进步”(亚当﹒斯密),使机器的发明成为可能,熟练工人则凭借丰富的经验成为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者。这样,发达的手工工场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3)18世纪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使它拥有了广阔世界市场,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市场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利益极大激发技术革新的热潮,这成为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这些前提和条件是当时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所以,在这些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一场技术革命首先在英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它表面平静,但威力绝不逊色于任何一次大革命。1234
3工业革命的进程。
本教学环节包括:工业革命的含义、进程、扩展。
(1)教师通过对材料三的分析,引导学生概括工业革命的含义。
(2)在学生初中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教师设计问题,采用“讲议”结合的方法,简述工业革命进程,重点分析技术革新各环节的相互推动作用。
(1)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实现了手工劳动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手工工场向现代工厂制的转变。(两个转变—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文字资料的能力。
     (2)工业革命进程。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各个环节是互动的。深刻理解工业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具体步骤如下:
教师先概述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是手工生产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开始的标志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在英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棉纺织业是新兴行业,较少受旧的行规的束缚;它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1764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钟表匠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现代工厂的诞生。同时,“水力”解放了“人手”,但受制于自然,技术革新要求解决机器的动力问题。
教师提问:万能蒸汽机是怎样研制成功?瓦特的研制与珍妮机的发明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回答:珍妮机的发明依靠的是工匠的经验,格拉斯哥大学仪器修理工使瓦特具备了实践经验,牛顿则给予了科学知识、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布莱克提供直接的理论帮助。在人类长期生产过程中,一直遵循:生产中积累经验,从经验中发明技术,从技术中产生科学。万能蒸汽机的的研制是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它适用于各种生产工厂,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称为“万能蒸汽机”
教师概述工业革命的发展、完成:蒸汽机的推广需要强大的能源和坚固的金属材料,这推动了煤炭业和钢铁业的发展。工业生产的发展又需要解决运输问题,蒸汽汽船的使用 ,蒸汽机车的发明,铁路的兴建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工业革命的进程是是各种技术革新的传动到互动的过程,最终实现生产的机械化。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完成。
(3)教师运用地图,略述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展。
(4)教师出示材料四:提问:“分工、水力、蒸汽力”这三个伟大杠杆“伟大”在哪里?
引导学生得出:分工—机器发明成为可能;水力—解放人力;蒸汽力---摆脱自然的制约这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工业革命所产生的雷霆万钧版的力量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教师运用图片二、三、四、五、六、资料五:引导学生概括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能力,形成论从史出的观念。
(2)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评价工业革命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辨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教师在分析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极后果时,联系xx年上海世博会主题、会徽,引导学生反思。
   本环节教育让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方面——对人类社会: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对英国:称为“世界工厂”,奠定19世纪称霸世界的物质基础;引起产业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加速城市化,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生活质量总体提高。1234
    消极方面——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工业革命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带了新的社会问题。今天人类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进步,还应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
5 小结
(1)教师出示结构式板书,简单概括。
(2)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概括工业革命完整概念
(3)教师发表结束语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展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即将于xx年召开的上海世
博会所宣扬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表明,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进步,还应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
〔资料附录〕
材料一   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已经颁布《垄断法》,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提供不超过xx年的独占保护。据统计,到1851年为止,英国总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有力地促进和保护了个人的发明积极性。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 38页
漫画一 (选自网络)                 漫画二  (选自网络)

           
  
图片一  (根据教材地图册编制)
  
材料二
    英国手工工场里已实现了精细的分工。如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一枚小小的胸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的操作。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反复操作的环节,使运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
      同时,精细的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特长,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39页
材料三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厂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图片二(根据王荣堂主编《世界近代史》资料制作)
图片三(选自教材地图册) 
                         
图片四(选自人教版教材)            图片五 (选自初中历史教材)
                                           1234
材料五:1760—1851年英国城市规模发展简表

 5万——10万人 10万人以上
1760年 1个 0个
1851年 13个 7个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板书设计〕
  
〔训练设计〕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是一个小国,位居欧洲西北角,北海之中,面积24.4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不到6000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英国一直处在世界文明的边缘,被动跟随西欧文明的主体。但近代以后,英国迅速崛起,从一个偏远的岛国变为欧洲的强国,再变为世界大国,最后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最强国.
——钱乘旦《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1)“近代以后,英国迅速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指的是什么?
 (2)这些因素是怎样推动英国“从一个偏远的岛国变为欧洲的强国,再变为世界大国,最后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最强国”的?
参考答案:(1)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2)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工业革命则成就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这两点是促成英国强国地位的主要因素。
[课件]
见附件。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lishijiaoan/18509.html

  • 生物选修三专题五|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a层1、 了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简单经过及结果和影响。。b层1、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原因。2、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c层1、 比较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08-1112、填写新坐标p68自主研修内容 3、构...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件_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四、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印度圣雄甘地的后人|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

    【课标要求】 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_第一单元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单元内容分析]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百家争鸣的教案]第一节百家争鸣教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教案一.设计思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代哲人智慧为主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教师应注意避免生...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的重要考点|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明治维新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八 明治维新第一节 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课程标准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过程与方法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北魏孝文帝改革1001无标题】北魏孝文帝改革1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二.教学过程【知识疏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ppt】《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案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本节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航海家及支持国、航线、意义;2、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3、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地区;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知识结构图解】一、新航路的开辟1、时间:15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扩张的时代”...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 【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020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备注】①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使用的“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是指会考的测试能级要求,即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考试主要侧重于前三类。②题型比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

    发布于:2014-05-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