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_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高二地理教案 2014-04-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地理教案】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节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的几种主要的环境问题,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分析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学习为主,开展阅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
难点:对环境问题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
1.认识环境问题
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讲解点二: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科学家们通过分析19世纪后期以来的全球气象观测资料发现,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明显上升,到目前已经升高了0.3-0.6°c,如图所示:
 
(2)全球变暖除与自然原因(如,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有关外,主要是原因是人文原因: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②毁林,特别是被称为“地球肺”的热带雨林的破坏。
(3)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海平面上升如图所示:

海平面上升引起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下图所示:

此外,据有关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也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
(4)应对全球变暖
① 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② 保护现有植被和植树造林。
③ 国际合作。
3.臭氧层的破坏
(1)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地球大气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人类使用致冷剂以及核爆炸和飞机尾气,大量排放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烃。
(2)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臭氧层破坏后,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使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遭到严重威胁,如图所示:
 
(3) 应对臭氧层破坏
①减少氟氯烃气体的排放    ②研制新型的制冷设备
4.大气污染与酸雨
(1)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分布
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汽车尾气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气体,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的降水,如果ph值小于5.6,就称为酸雨。世界主要酸雨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长江以南等地区。            
(2)酸雨产生的危害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主要有下列影响: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
  危害     土地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
           危及人体健康
(3)应对酸雨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②推广清洁能源    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1234
一、选择题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xx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1~2题(xx,海南,3分)  
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   )
a.钢铁    b.机电    c.纺织       d.电子
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   )
 a.煤市场  b.碳市场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3.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xx,江苏,2分)  (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
5.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xx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4-2-5”。回答6~7题(xx,江苏,4分)
 
图4-2-5
6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7.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8~10题(xx,合肥质检,2分)
 
8.“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1234
c.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     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
9.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7点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的浓度大于co的浓度    b.o3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相一致
c.“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d.午夜时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10.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纬40°~60°之间,常年受西风影响
b.与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辐射关系密切
c.冬季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大于夏季
d.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夏季是“光化学烟雾”发生的高频季节
二、非选择题
1.根据下表4-2-5和图4-2-6,回答问题。
温室气体 工业化之前浓度(1970—1980年) 现在浓度(1990年) 年增量 在大气中衰变时间(年)
co2 2.8×10-6ml/l 2.8×10-6ml/l 1.6×10-6ml/l 50—200
甲烷 7.9×10-7ml/l 1.72×10-6ml/l 1.5×10-8ml/l 10
n2o 2.88×10-6ml/l 3.10×10-4ml/l 8×10-7ml/l 150
氟里昂11 0 2.80×10-4ml/l 1.0×105ml/l 65
氟里昂12 0 7.0 2.8×10-6ml/l 130
表4-2-5
 
图4-2-6
(1)氟氯烃化合物含量增加使气候变暖的原因有       ,         。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有:     ,       。
(3)请你提出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类主要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
(4)表格中co2浓度的变化会使图2中c部分     (增大或缩小)。
(5)表格中的氟里昂的变化会使图2中a部分     (增大或缩小)。
2.图2l为“195l~xx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xx,江苏,10分)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   。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__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植被稀少,且常有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___。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及剖析:
一、1.a剖析:钢铁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等能源,从而需要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限制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情况下,钢铁工业必然受得的冲击最大。
2.b剖析: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因此与之有关的应是碳市场。
3.d剖析: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的变化。气候变暖会使我国西部山区的冰川加速融化,导致冰雪总量锐减。1234
4.b剖析: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除产生一般意义的环境污染外,还会产生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学生如果掌握各种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该厂排出的废气,可顺利确定答案。
 5.d剖析:意在通过实例加深考生对清洁生产的理解,尤其改变考生可能形成的“清洁生产是无污染生产”的认识。正确选项为d。
6.a、b 剖析:据图可知,海平面上升40~50厘米不会淹没耕地,只淹没坦途,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部分港口基础设施被淹没。
7.b、c剖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和毁林。
8.a剖析:“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出现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
9.c剖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的污染物是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从图中可以看出,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在白天较高,尤其是早晨最高,这显然与一日内的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10.d剖析: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空气水平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洛杉矶干热的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因此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与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有关。
二、1.(1)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氟氯烃强烈吸收地面的红外线。(2)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体的溶解(岩石的风化)(3)减少和停止含碳燃料的使用,大力开发新能源,保护现在森林,大力植树造林。(4)增大(5)缩小
 2.(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春;干燥(少雨);冷锋  (3)a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dilijiaoan/1808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