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

高二地理教案 2025-11-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地理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的设置和划分原则,掌握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2.在学习省级行政区的知识中,教会学生正确记忆地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记忆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认识掌握省级行政区知识的重要性,用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重点和难点  掌握我国33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分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

教具  中国政区挂图、各省级行政区单独的轮廓图板(教师自制)、投影片:我国行政区划表、中国政区简图及31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对照表。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的行政区划

 1.行政区划的原则

 2.三级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

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往往要将国土划分成若干地区,这就是行政区。我国地域广阔,当然更需要划分行政区了。了解我国行政区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所必须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常识。例如,在填写我们自己家庭住址时就要用到。

[练习]  指导学生填写课本第5页的表。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一、我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我国行政区划”表,并说明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

[教师归纳]  我国行政区划的特点是:

1.主要采用三级行政区;

2.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是民族自治地区;

3.除三级行政区外,根据特殊需要,还设立特别行政区。

[过渡]  在上述各种行政区中,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一级行政区是最重要的,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经常用到的,是我们在中国地理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同学们不仅要记住它们的名称,而且还要掌握它们的具体位置。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

[读图]  教师利用中国政区挂图,指导学生识读地图册中的中国政区图,在图上按照东北、北部边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西南、西北的顺序,逐区识读和记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和位置。

[练习]  展示“中国政区空白图”投影片,让学生指图说出下列各省的名称及其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1)吉林,(2)河北,(3)安徽,(4)广东,(5)四川。

[教师讲解]  由于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常用的地名,为了使用方便,各省行政区都有简称,同学们也应记住这些简称。

[读课文]  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课本7~8页中“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关于简称由来一段课文。

[教师讲解]  要想一下子记住这33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不容易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去记忆简称。例如:根据书中所说简称的由来,将这些简称进行分类,区别对待。对于第一类“采用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作简称的,因为很容易记忆,就不必多花时间;而对于以主要河流或山川名称作简称的,则结合地图去记;至于用本省、市、区历史名称作简称的,就需要多复习几次才能记住。此外,还应找出有两个简称的省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做几个有助于记忆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练习。12

复习巩固

1.指导学生使用课本第9页“附表”,按下面要求将简称分类:

(1)用全称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作简称的;

(2)用本省中的主要河流或山脉名称作简称的;

(3)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名称作简称的;

(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的。

2.教师逐个展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轮廓图板,让学生根据中国政区图辨认,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简称。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8页“做一做”的练习。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dilijiaoan/164931.html

  • 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第四节 澳大利亚 教学设计

    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

    发布于:2025-11-19

    详细阅读
  • [旅游景观的欣赏ppt]4.3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4 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运用典型事例,说明在旅游景观的欣赏过程中怎样选择观赏位置、如何把握观赏时期以及抓住景观特点。培养学生科学地审美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旅游景观欣赏与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风景图片等...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包括的种类,开发利用特点等。  2 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和港口贸易的发展。  3 了解世界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教学建议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深远意义...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包括】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相关素材)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在旅行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 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验]关于水土流失的实验教学启示

    关于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初中地理中多次提到,特别在讲《黄河》一节中,更是集中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中国地理》分区地理教学中,讲北方地区时,讲到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重点地提出了这个知识点,然而学生对这个问题总是理解不透。农村的学生感受深一些,城市的学生对这点感受比较肤浅,他们对治理水...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呢?|1.3中国的世界遗产(相关素材)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1 3 中国的世界遗产(相关素材)红色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红色旅游是以我国现代革命史迹为主要资源,将现代革命史迹所在区域作为游人的旅游目的地,从而把“游山玩水”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   我国是一个具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五四运动以...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第十一章 采访与录音_第十一章  中亚

    【教学目的】一、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亚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并培养学生应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二、使学生认识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具准备】地图:①...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海南岛概况及地形地势特点]《地形地势概况》

    教学笔录及评析执教  黄薇  评析  袁书祺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有l1 6亿。在这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居住了汉、蒙古、西藏、维吾尔、高山等56个民族。祖国不仅人口多,民族复杂,地形也是复杂多样的。今天我们学习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的地形。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区域农业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4 1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第四模块第一单元活动二_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教学重点: 1.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 2. 进行案例教学。教学难点: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及案例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