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采访与录音_第十一章  中亚

高二地理教案 2014-04-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地理教案】

 

【教学目的】

一、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亚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并培养学生应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使学生认识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具准备】

地图:①亚洲政区图。

②亚洲地形图。

③哈萨克斯坦图。

图片:①俄罗斯、乌克兰、维吾尔等民族人物服饰图。

②伊斯兰教、清真寺图片。

③塔什干城市景观图。

投影片:①中亚地形图。

②亚欧大陆桥图。

③地形、风向、降水三要素复合图。中亚地形为底图;第一复合图为北半球温度带图;第二复合图为太平洋、印度洋季风风向和大西洋湿润气流前进方向图。

④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关系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发现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深居大陆内部的位置。

1.引导学生阅读“亚洲政区图”,明确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的方位。在图上指出中亚的范围和主要国家。请一学生上台,在地图上指出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国家名称。要求学生记住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国家名称及其空间位置。

2.在“亚洲地形图”上组织学生量算中亚距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距离,由学生得出中亚地理位置的第一个特点:距海较远,深居内陆。

3.在“亚洲政区图”上绘出古代“丝绸之路”路线,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地区和终点,说明中亚是古代交通要道。

出示“亚欧大陆桥”投影片,指出“亚欧大陆桥”的起点、沿途铁路线、经过国家和终点、说明中亚是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陆桥的必经之地,现代交通要道。

总结以上两点,得出中亚地理位置的第二个特点:交通要道。

二、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1.指导学生阅读“中亚地形图”,依据海拔高度,启发或帮助学生识别各种地形类型,得出中亚地形特征为:

①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②以高原、平原为主,地表沙漠广布。

要求学生记住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图兰、里海沿岸平原、卡拉库姆沙漠的名称和空间位置。

2.出示“中亚地形、风向、降水”三要素复合投影片:

①出示“中亚地形图”,指出中亚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②在“中亚地形图”上叠加“北半球温度带图”,说明中亚位于北温带,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气温的大陆性特点突出:冬冷夏热。

③去掉“北半球温度带图”,在“中亚地形图”上叠加“太平洋夏季风风向图”、“印度洋西南季风风向图”,说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湿热气流受高大山体阻挡,无法深入中亚地区。

再叠加“大西洋湿润气流前进方向图”,说明中亚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而且湿润气流微弱,广大地区降水稀少,东部山地降水略多。

总结以上两点,说明中亚地区:降水稀少。

④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中亚气温降水分布图”,由学生说出冬夏温差、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变化。

⑤从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关系入手,启发学生认识到,中亚地区的植被应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归纳①——⑤各知识点,得出:中亚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2.要求学生在课本插图“中亚各国政区图”中,找出阿姆河,锡尔河;找出里海和咸海。从内流河、内陆湖的概念入手,启发学生思维,由学生说出这些河湖是内流河和内陆湖。12

要求学生在上图中找出额尔齐斯河,从外流河概念入手,启发学生说出额尔齐斯河是中亚地区的外流河。

向学生介绍里海。

从气候与河流的相互关系入手,启发学生认识到,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下,中亚地区应多内流河和内陆湖,得出:中亚地区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三、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亚主要矿产和农业生产分布图”,得出:

①谷物、小麦分布在北部地区。

②畜牧业、灌溉农业分布在南部地区,面积广大。

③山地畜牧业分布在东部、东南部山地。

④经济作物——棉花分布在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亚主要矿产和衣业生产分布图”,得出:

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是中亚地区的重要矿产。

3.出示“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关系”投影片,帮助学生分析本区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记住主要工业部门。

投影片内容如下:

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的地理位置入手,依据投影片中箭头所表示的各地理要素(或事物)之间的关系,讲清以下内容:

①地理位置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②气候对河流、植被的影响。

③气候、河流(灌溉)、植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灌溉农业发达。畜牧业发达。

④农业生产对工业部门的影响。

⑤矿产资源对工业部门的影响。

⑥气候、矿产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木材缺乏,机械制品、轻工业产品需要进口。

要求学生复述以上内容,并抄录投影片中所表示的知识结构。

4.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本中的“读一读”内容,并以“想一想从咸海周围的环境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为题展开讨论,让学生认识到:

①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加深。

②由于人类利用自然的不合理,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日趋严重。

③人类必须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统一起来考虑。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

④我们在治理和保护我国环境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国际间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协作,为治理和保护世界环境、造福全人类,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四、居民和城市

1.出示中亚地区主要民族人像图,让学生认识各民族服饰,了解中亚地区民族构成。

2.出示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伊斯兰教清真寺,了解伊斯兰教在中亚地区的重要性。

3.结合以上图片讲解一些中亚地区的风土人情。

4.出示塔什干城市景观图片,向学生说明该城市职能。 

【板书设计】

一、深居大陆内部的位置

1.距海较远,深居内陆

2.交通要道

①古代“丝绸之路”

②现代“亚欧大陆桥”

二、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1.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沙漠广布

2.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

3.内流区域面积广大

三、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

1.干旱、半干旱气候与农业生产

①北部谷物、小麦区

②南部畜牧业、灌溉农业区

③山地畜牧区

④世界第三产棉基地

2.自然资源与工业生产

①棉毛纺织、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

②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

③木材缺乏,轻工业产品需进口

四、居民和城市

1.多民族地区、伊斯兰教

2.塔什干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dilijiaoan/18218.html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验]关于水土流失的实验教学启示

    关于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初中地理中多次提到,特别在讲《黄河》一节中,更是集中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中国地理》分区地理教学中,讲北方地区时,讲到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重点地提出了这个知识点,然而学生对这个问题总是理解不透。农村的学生感受深一些,城市的学生对这点感受比较肤浅,他们对治理水...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呢?|1.3中国的世界遗产(相关素材)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1 3 中国的世界遗产(相关素材)红色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红色旅游是以我国现代革命史迹为主要资源,将现代革命史迹所在区域作为游人的旅游目的地,从而把“游山玩水”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   我国是一个具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五四运动以...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第十一章 采访与录音_第十一章  中亚

    【教学目的】一、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亚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并培养学生应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二、使学生认识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具准备】地图:①...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海南岛概况及地形地势特点]《地形地势概况》

    教学笔录及评析执教  黄薇  评析  袁书祺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有l1 6亿。在这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居住了汉、蒙古、西藏、维吾尔、高山等56个民族。祖国不仅人口多,民族复杂,地形也是复杂多样的。今天我们学习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的地形。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区域农业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4 1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第四模块第一单元活动二_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教学重点: 1.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 2. 进行案例教学。教学难点: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及案例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四章旅游与区域发展4.1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相关素材)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4 1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相关素材)一、选择旅行社   第1 招 看旅行社资质。旅行社分为不同类型。国际社或国内社,标明了经营的范围。如果是出境旅游,一定要注意旅行社是否有出境游经营权。目前,国家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有: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第三单元英语_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我国多项自然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2、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理解当地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3、要求学生分析过渡性的特殊区位使本区自然灾害多而重,学会分析尖锐的...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教案|3.2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同步测试)

    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3 2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同步测试)一、选择题 1.有关旅游动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人的旅游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 _x0000_t75>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 _x00...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 月球上有哪些地球的伙伴|月球——地球的伙伴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月球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自转公转周期;月相的形成和变化规律。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的标题明确点出“月球是地球的伙伴”,强调了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同时也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自然天体之一,是人类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天体。本篇内容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即:宇宙、太阳系、地球、月...

    发布于:2014-04-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