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包括】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相关素材)

高二地理教案 2014-04-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地理教案】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相关素材)

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在旅行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古代即以存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 动的兴起同样居世界前列,中国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有了。当时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数大禹了,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览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 。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还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记。
  一、现代旅游业定义
  (1)定义旅游的三要素
  尽管上文中所提及的技术定义应当适用于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这两个领域,但是在涉及国内旅游时,这些定义并没有为所有的国家所采用。不过,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定义中的三个方面的要素:
  ——出游的目的
  ——旅行的距离
  ——逗留的时间
  (2)对出游的目的定义
  以该尺度为基础的定义旨在涵盖现代旅游的主要内容。
  ——一般消遣性旅游,非强制性的或 自主决定的旅游活动。他们只把消遣旅游者视为旅游者,并且有意把商务旅游单列出去。
  ——商务和会议旅游,往往是和一定量的消遣旅游结合在一起的。参加会议公务旅游也被视为旅游。
  ——宗教旅游,以宗教活动为目的的出 行活动。
  ——体育旅游,与重大体育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旅游。
  ——互助旅游,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通过互相帮助 ,交换等互助的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住宿,互助旅游不但节省了旅费,而且因为当地 人得介入,更深入的体验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3)对旅行距离的定义
  异地旅游(non—10caltravel) :许多国家、区域和机构采用居住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往返距离作为重要的统计尺度。
  旅行距离:确定的标准差别很大,从0到160公里)不等。低于所规定的最短行程的旅游在官方旅游估算中不包括在内,标准具有人为和任意性。
  (4)对逗留时间的定义
  过夜游客:为了符合限定“旅游者”的文字标准,大多数有关旅游者和游客的定义中,都包含有在目的地必须至少逗留一夜的规定。
  “过夜”的规定就把许多消遣型的“一日游”排除在外了,而事实上,“一日游”往往是旅游景点、餐馆和其他的旅游设施收入的重要来源 。
   (5)其他方面
  旅 游者的居住:在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相关市场战略时,了解旅游者的居住地要比确定其他的人口统计方 面的因素,如民族和国籍等更为重要。
  交通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规划,一些目的地通过收集游客交通方式(航空、火车、轮船、长途汽车、轿车或其他工具)的信息来获得有关游客旅行模式的信息。
  二、国际组织关于旅游的定义
  (1)1937年,第一次定义国际旅游者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间,世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迅速,因此在统计上迫切需要有一个更准确的定义。1936年举行的一个国际论坛,国家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首次提出,“外国旅游者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其他国家旅行至少24小时以上的人”。1945年,联合国(取代了原来的国家联盟)认可了这一定义,但是增加了“最长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限定。12
  (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1963年,联合国国际旅游大会在罗马召开。这次大会是当时的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英文名字的缩写为iuoto,即现在的世界旅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发起的。
  大会提出应采用“游客”(visitor)这个新词汇。游客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所在国到其他国家去,且主要 目的不是在所访问的国家内获取收入的旅行者。 游客包括两类不同的旅行者:
  ——旅游者(tourist):在所访问的国家逗留时间超过24小时且以休闲、商务、家事、使命或会议为目的的临时性游客;
  ——短期旅游者(exc ursionists):在所访问的目的地停留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且不过夜的临时性游客(包括游船旅游者)。
  从1963年开始,绝大多数国家接受了这次联合国大会所提出的游客、旅游者和短期旅游者的定义以及以后所作的多次修改。
  在1967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提议,应该建立一个单独的游客类别。旅游者至少要逗留24小时,然而,有些游客外出游览但于当日返回了居住地,这些人被称为“短期旅行者(excursionists)”、这类游客包括了不以就业为目的的一日游者、游船乘客和过境游客。短期旅行者很容易与其他游客区分开来,因为他们不在目的地过夜。
  三、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1963年提出的游客(visitor)术语的定义仅仅是针对国际旅游而言,它也适用于国民(国内)旅游。
  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wto)《马尼拉宣言》:将该定义引申到所有旅游。巴昂(baron,1989)指出,世界旅游组织(wto)欧洲委员会旅游统计工作组同意,尽管国内旅游比国际旅游的范围窄一些,但这一术语的使用还是相容的。
  四、德国作家黑塞对旅游的定义
  德国作家黑塞说,“旅游就是艳遇”。既然是“遇”,自然是遇而不可求。旅 行中的艳遇,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在美景的衬托之下更显出浪漫情调。艳,奇幻迷离,让人意犹未尽;遇,一场风花雪月的邂逅,一个怦然心动的瞬间。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dilijiaoan/1822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