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在人类生产|学习地理知识人类之家一课的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高二地理教案】
学习地理知识人类之家一课的--
一、分析本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
本节课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一节,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
二、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往往给心理上造成了不适应。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除社会、家庭、学校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外,作为地理教师也应从心理学、教育学、地理教学法上入手,从这节课开始就使学生认识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教育他们认识地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三、分析教材内容
1.教学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②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课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课指出正确的途径。
2.知识结构(如下表)
3.教学重点 介绍学习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4.教学难点 教师要用“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5.教学思路 ①采用提问、讲解、读课文等综合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②通过“想一想”,利用彩色图片、地图册、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初步掌握从5个方面思考的学习地理方法。③课后组织课外地理兴趣小组。从课外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办地理小专刊、黑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兴趣小组。
6.课程类型 阅读欣赏课。
7.课时安排 1课时
8.教具准备 ①自制本课知识结构图。②自制学习地理五步法图表(贴在教室)。③收集有趣的地理知识图片2~3张。
9.学具准备 课本、地图册、填充图、红蓝铅笔。
10.组织教学(3分钟)
四、教学过程
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看到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它们每一个都像地球一样,甚至比地球大得多,满天的星星组成了庞大的银行系,银河系外面还有更大的河外星系。地球仅是银河系内的一个成员,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如果说,河外星系就像我们的学校,银河系就像我们的班级,太阳系则是班上一个小组,地球就是我自己”。我们今天就学习地理课第一节‘学习地理 认识人类之家’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①为什么要学习地理(13分钟)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还认识不清楚。例如,我国“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测量出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美国科学家自1994年开始利用卫星控测陨石突破大气层后的轨迹;我们附近的小造纸厂给我们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地理课中要研究的问题。教科书中讲了7个地理学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教师板书7个问题将在地理课本中的那些章节详细讲解:地球运动──气候──地形──地壳运动──资源的利用及工农业生产──人口分布──环境保护等章节。12
教师小结:地理课的内容远比这些问题广阔的多,中国的、外国的、本地的,同学们在初中、高中、大学的地理专业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大差别,学习研究的目的都是了解认识人类之家,让人们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
②看彩图,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知识(8分钟)
引导学生看彩图:火山喷发
东方明珠香港图片
初中地图册
让学生想一想: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旅行、书报、看电视、天气预报、筑路、治理环境等等”
③怎样学好地理(13分钟) 教师将学好地理应思考的5个方面贴在黑板上引导讲解。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同人类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处理好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会阅读地图,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形成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引导组织地理课外活动,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办地理小专刊,收集地理自然景观图片等,以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兴趣。
④地理小游戏(3分钟) 话说世界稀奇事。活动内容始终围绕地理题材,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课后小结(5分钟)
讲地理科学的发展前景。培养热爱“人类之家,建设人类之家──地球”的远大情怀。
赵利生 文
12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实验]关于水土流失的实验教学启示详细阅读
关于水土流失的问题,在初中地理中多次提到,特别在讲《黄河》一节中,更是集中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在《中国地理》分区地理教学中,讲北方地区时,讲到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重点地提出了这个知识点,然而学生对这个问题总是理解不透。农村的学生感受深一些,城市的学生对这点感受比较肤浅,他们对治理水...
-
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呢?|1.3中国的世界遗产(相关素材)详细阅读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1 3 中国的世界遗产(相关素材)红色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红色旅游是以我国现代革命史迹为主要资源,将现代革命史迹所在区域作为游人的旅游目的地,从而把“游山玩水”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 我国是一个具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五四运动以...
-
第十一章 采访与录音_第十一章 中亚详细阅读
【教学目的】一、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亚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并培养学生应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二、使学生认识加强我国与中亚各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具准备】地图:①...
-
[海南岛概况及地形地势特点]《地形地势概况》详细阅读
教学笔录及评析执教 黄薇 评析 袁书祺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有l1 6亿。在这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居住了汉、蒙古、西藏、维吾尔、高山等56个民族。祖国不仅人口多,民族复杂,地形也是复杂多样的。今天我们学习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的地形。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
-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_区域农业发展详细阅读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4 1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
-
第四模块第一单元活动二_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教学重点: 1.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 2. 进行案例教学。教学难点: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及案例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
【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四章旅游与区域发展4.1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相关素材)详细阅读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4 1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相关素材)一、选择旅行社 第1 招 看旅行社资质。旅行社分为不同类型。国际社或国内社,标明了经营的范围。如果是出境旅游,一定要注意旅行社是否有出境游经营权。目前,国家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有: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
-
第三单元英语_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详细阅读
3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我国多项自然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2、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理解当地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3、要求学生分析过渡性的特殊区位使本区自然灾害多而重,学会分析尖锐的...
-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教案|3.2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同步测试)详细阅读
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3 2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同步测试)一、选择题 1.有关旅游动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人的旅游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 _x0000_t75>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 _x00...
-
月球上有哪些地球的伙伴|月球——地球的伙伴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月球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自转公转周期;月相的形成和变化规律。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的标题明确点出“月球是地球的伙伴”,强调了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同时也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自然天体之一,是人类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天体。本篇内容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即:宇宙、太阳系、地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