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第三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高二地理教案 2014-04-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二地理教案】

第三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2.通过了解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理解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 .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案例教学。
课程标准的要求  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活动建议”为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拥有了世界上80%的工业和90%的财富,人口却只占20%,而占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20%的工业,10%的财富。这种差距还在拉大,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受控制地位,必须优先发展现代工业,尽快过渡到工业社会,实现强国富民。作为21世纪的主人,要想发展工业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二、讲授新课
(一)工业区位的定义: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二)三大区位因素:运输、土地、集聚
1.运输  运输成本决定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1)创设情境  请你来当投资商
如果要建一个家具厂,区位选择有两种方案,思考哪种更合理?木材产地与消费市场之间相距100公里。
方案1:在林区加工成家俱,把家具运往城市市场
方案2:把木材运往城市,加工成家具就地销售
答案:方案2,接近市场,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从运输“原料”看,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那些原料运输成本高或不便长途运输的或原料笨重,而制成品重量却大大减轻的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这类工业也叫原料指向型。例如制糖工业,一般 8 吨甜菜才能制出 1 吨糖。再如低品位铁矿砂冶炼生铁,重量会减轻三分之二似上。因此这类工业应接近原料布局以降低成本。还有像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的食品,要制成罐头也要接近原料地。
从运输“产品”看,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这类工业也叫市场指向型。一些由原料加工制成产品后,重量并不减少,而运费在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如棉纱制成棉布、石油加工等。或是运输不便,产品只适宜在本地销售的工业,如食品工业、汽水、啤酒等瓶装饮料的制造业,以及家具制造、印刷工业等,多接近消费市场。
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任何工业布局都要占用一定量的土地,这一因素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尤为重要。
工业企业都要占有一定量的、适合建筑的土地。(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企业,“土地”因素尤为重要。如:钢铁、石化等)123
所谓土地的价格,是指长期出租土地的地租价格。
例: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用地高达每平方米 1 万元,王府井的商业用地高达每平方米 4 万元。因此,在城市内各个不同的地段办工厂,在占有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地价相差很大。只有占地少,而且出得起高地价的工厂,例如高级时装厂和首饰加工厂,才可以选择市中心的区位,其中有的厂房只占高层建筑物内的少数房间。在市中心附近,往往布局一些需要靠近市场的工业,如印刷出版业、食品加工业等。那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例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和飞机制造厂等,一般选择在平坦的城市远郊或空旷的农村地区。
集聚因素:主要分析了工业企业中相关产业的集聚及所带来的优势(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1. 工业联系(略前一节已经学过):以服装的生产为例,由纺纱、织布、印染、缝制等多个环节,这样,纺织厂、印染厂、制衣厂之间便发生了联系。
活动:从“投入一产出”的工业联系来看,在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① 汽车厂   ② 化纤厂   ③ 电视机厂   ④ 造船厂   ⑤ 机床厂
2. 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利用教材中的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为例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分析:
a. 工业为什么会转移?哪些工业发生了转移?
b. 哪些工业集聚?工业转移与工业集聚有什么关系?
结合教材 72 页“活动”巩固知识。
1) 工业转移的原因: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是不同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2) 工业转移历程:
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为英国一德国( 1851 一 1900 )、德国一美国( 1879 一 1930 )、美国一日本( 1950 一 1990 )。近三十年来,制造业逐渐向东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加工制造业又逐渐向我国大规模转移,其转移的重点区域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例如,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带。珠江三角洲每年要生产出大量的家用电器、服装、鞋类、玩具和工艺品,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输送到世界各地。
那些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几乎是由少数地区供应的。一些发达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例如,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产品、法国的高档化妆品、瑞士的名牌手表、日本的数码电子产品和德国的高级轿车等。这些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具有广泛的品牌效应,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国家所难以取代的。
(四)  工业与环境
1.带来工业三废的工业和布局:
空气污染——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如:化工厂、炼油厂、水泥厂、酿造厂
水源污染——河流的下游。如:化工厂、炼油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如:钢铁厂、发电厂
2案例分析
完成课本有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条件。12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下列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条件:
① 水泥厂、酿造厂 ②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③ 化工厂、炼油厂 ④ 发电厂、钢铁厂
参考答案:
水泥厂、酿造厂主要污染空气,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主要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两方面都要考虑。
发电厂、钢铁厂污染空气并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要考虑风向,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案例2.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强烈干预下,在淮河流域陆续关闭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对改善淮河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这会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很大损失。请说出你的看法,并陈述其理由。
案例分析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三、小结、布置作业、结束课。
板书提纲
(一)工业区位因素
1 .工业区位的含义
2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1 .工业联系
2 .工业转移和工业区域
3 .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4 .工业与环境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erdilijiaoan/1808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