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比——目录链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2013-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十九课 目录链接

【教    材】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纪下(浙江省教育出版社)

【学    段】七年级

授课教师浙江省台州 温岭市 温中实验学校 徐勇兵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主要学习杂志的修饰和完善,在前面学习内容中已初步完成杂志的各个版面,一个图文并茂的杂志已具雏形。十九课《目录链接》是通过设置超级链接,将杂志的目录与相关的版面联系起来,以实现阅读时的快速跳转,同时了解电子杂志相对普通杂志所特有的优势。本课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劳动丰收的成就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u       理解超文本的概念及其相对于传统文本的优势。

u       理解书签的作用

u       掌握书签的准确插入、删除方法,能显示或隐藏书签。

u       能设置、修改在文字、图片等对象上指向书签的超级链接。

2、    过程与方法:

以《走进西藏》为主题任务贯穿整节课,在教师引导,同学合作的前提下,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掌握超级链接的设置和在浏览文本时的便捷及更丰富的功能。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    情感与态度:

u       通过体验超级链接的便捷,初步培养学生以自我探究的形式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u       通过走进西藏,了解西藏迷人的风情、奇特的风俗、西藏孩子贫困条件下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刻苦学习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u       教学重点:书签的准确插入以及在目录文字上设置链接到书签的超级链接。

u       教学难点:对超文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想或教学策略】

1.以学生互动游戏引入新课,通过比较电子杂志相对普通杂志所特有的优势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向并转化为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

2.计算机只是处理各种生活信息的有效信息技术手段之一,教师应突破技术“瓶颈”,把信息技术课中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超级链接设置对初一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书签的功能与操作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与技能。但通过教师直接传授的形式讲解较枯燥,本节课通过《走进西藏》为主题任务,从欣赏西藏迷人风景、奇特风俗和藏区孩子在贫困条件下的学习精神把学生的激情调动超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合作交流最终把本课知识建构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中。

3、在本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发现问题,并通过师生、生生探究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则在反馈交流中简明有效地落实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式学习,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涌动爱心与责任,有效落实三维目标。1234

4、如果能有效落实目录到书签链接的课堂目标,一节课的时间还有较大的拓展空

间,因此,本课在探究任务时设有“创意设计”环节,体现分层教学,同时达到促优补差的目的。同时在后面的“拓展环节”,以链接“走进西藏视频”、链接网站了解“西藏的过去现在”为课堂任务的“升华”,并从中自主体验、掌握在不同的对象上设置超级链接,达到能力的延伸。

【教学过程】

u       课前播放视频西藏风光片》,并和学生互动,调节气氛。

环节

内容

教学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

“眼疾手快”游戏

学生活动:三位同学分别从报纸、杂志、电子杂志中查找一篇文章。

教师活动:采访三位同学分析游戏结果以及原因,并引导得出,电子杂志因为使用了超级链接技术实现文本阅读时的快速跳转,非常方便我们选看特定的内容。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哪些地方也领略过超级链接的本领,(生:浏览网页、powerpoint、电子杂志……)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word中的超级链接,课件展示课题《目录链接》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游戏比较从报纸、杂志、电子杂志查找文章的不同,并通过采访冠亚季军让学生谈感受而自然地引出课题,这样的游戏调动,轻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节

内容

教学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二、

过渡

呈现

任务

从课前播放的《西藏风光片》,引入到西藏 “电子旅行”,欣赏介绍西藏的word文件。

提出问题:刚才浏览《走进西藏》word文件

时,老师是一直用鼠标滚动浏览各个页面的,非

常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议使我们刚才的浏览更方便?

生:超级链接

师:那应该把什么和什么相连?

生:目录和相应的版面

教师提出探究任务:通过自学书本或者小组一起学习,总结在 word文件中设置超级链接需要哪两个步骤?并尝试将《走进西藏》文件目录中的“雪域高原 风光无限”和对应的页面设置好超级链接!探究时间2-3分钟。

学生探究活动,教师记录探究碰到困难的学生

设置目录链接的步骤是教学重点,教师不是通过直接讲授,而且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去发现问题,这一环节教师作过预设,将有一半以上学生会碰到各种困难,不能解决问题,然后通过下环节的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来进行是研究性学习,从而解决。

超级链接设置的两个步骤和书签的作用,理解超文本的概念

让无法完成探究任务的学生作演示,并展示遇到的困难。让其他同学指出问题所在并作现场演示解决。(主要是书签设置问题)

提出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书签在word的超级链接中起到什么作用?

出示一枚书签,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用途,并归纳出在word中的作用:代表文档中的某一处位置。

继续探究任务:将《走进西藏》文件目录中的目录和对应的页面设置好超级链接。温馨提示书签命名的规则和技巧。

提出挑战任务“奇思妙想”

学生探究活动,教师记录典型问题和精彩创意

交流探究结果:

u       反馈作品中存在的问题,由学生帮助解决

u       出示典型问题由学生诊断并解决

u       学生“奇思妙想”展示。

提出问题:超文本概念,教师作指导讲解

学生在会与不会,对与错的矛盾冲突中掌握书签设置的两个步骤。以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反馈交流中突破教学重点:书签的功能和位置的定位,以及在目录上设置到书签的超级链接。1234

创意设计的提出要求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欲、实践欲。

    此环节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环节

内容

教学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在图片等其他元素上设置到网站、视频等文件的超级链接。

(1)大胆猜想

为了使这只神奇的小手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想让大家进行大胆的猜想,你认为神奇的小手可能还有哪些功能?或者说,你想让这只神奇的小手再具备什么功能?小组讨论一下,并交流意见。结合课件流程图分析

(2)拓展任务。

学生通过拓展任务证明自己的猜想。

(3)反馈交流。

拓展任务的设计通过大胆猜想引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与提升了创新能力。并通过拓展任务

让猜想得到有力证明。让学生在发现学

习中提升了能力。

环节

内容

教学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目录链接的设置步骤

屏幕投影:

师生共同总结目录链接的设置步骤:

1、  在各个版面上设置书签。

    准确定位、规范命名!

2、  将目录通过超级链接和书签链接起来。

播放“护圣火、反独立、颂和平”视频,融入情感教育。

   归纳总结中再一

次回顾本节课学习重点,加以强化。并通过视频展示达到情感的升华。

环节

内容

教学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制作一份主题为“迎奥运、促和谐”的电子杂志。

要求:有目录链接,张数不少于5张。

将上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自己总体感觉还可以,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前预设相差也不大,基本上有效落实了课堂教学目标,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自己总觉得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自己在课后也总结了一些得与失,以待以后不断改进和提高。

一、课前调动让课堂更生动

由于借班上课,学生也不熟悉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在教学中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老师的教学,师生互动效果肯定也受影响,因此我在课前和学生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先通过可爱、充满活力的《baby》让学生贻笑大方,并以“活力”为关键词激发学生潜在的活力,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展现他们的活力。随后进行亲切的介绍和鼓励互动很快拉进了学生的距离,使得学生们马上能适应了“陌生”的我,这些都为营造一个生动的课堂氛围埋下了伏笔。

二、发现学习让我和学生惊喜不断

1、学生自我发现:为有效落实教学重点,在目录上设置到各版面的超级链接,我放弃自己讲授解决的方式,并通过预设有半数以上学生在3分钟左右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实际,我“有意”给学生制造了障碍,让他们去“碰壁”,去发现问题,创造课堂“问题素材”,我则在巡视中作记录。然后在交流反馈中让“遭遇”困难的同学展示问题,并鼓励其他少数同学帮助解决,让学生们在碰撞与矛盾中深刻地获得了新知识。

在大胆猜想环节,通过设疑——猜想——证明三个系列步骤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畅想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猜想中发现新问题,在证明中解决发现问题,并在解决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比较遗憾的是由于时时间比较紧张,新问题并没有当堂进行解决,而是留在了下一节课,否则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1234

2、教师主动发现:我在课堂中也通过学生任务时的巡视和辅导,记录各种典型“问题素材”,并大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种预判,最后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反馈系统地解决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加深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体系的重构。

3、学生相互发现:在创意设计环节,通过分层教学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创意设计上获得了崭新的体验和尝试,并通过展示介绍让全班同学都发现了令人惊喜的各种创意,很好地起到了促优补差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任务呈现的时机与内容安排欠合理。超文本的概念应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后再提出,而我在探究任务时一并提出增加了任务的复杂度,并忽略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因此有专家提出,同一教学环节,不同性质的任务呈现不易超过两个。

2.设置书签时我只是笼统地说要准确地定位在版面,但有老师提出应强调将书签定位在版面的开头,但我觉得说定位版面开头并不妥当,但应该向学生更明确地指出,根据链接的需要,书签可以定位在版面的任何位置,至于具体哪个位置,由光标来准确定位。

3.在学生完成创意设计后,本来我要展示一个自己课前准备的创意设计,并强调设计不仅要实现超级链接的便捷,更要注意整个文本的整体美化,不能随意设置,但此环节被自己疏忽漏掉,比较遗憾。

4、另外一个比较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为完成最后的情感升华,在学生猜想环节的拓展任务结束的比较仓促,也没有很好地过渡,令学生和听课老师觉得唐突和不适。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这节课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和收获,也给了我努力去上好每一节课的生动案例。我将继续遨游、探索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海洋,汲取营养,积淀成长自己一点一滴的宝贵经验和巨大财富。

个人简介

徐勇兵,男,本科,教龄5年,中共党员,担任校团委书记。大学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xx年进入温中实验学校任教至今。曾获得过“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优秀团委书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台州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市好党员”、 “全国中学生‘礼仪美德’教育系列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中学生‘我关注、我参与’节约能源系列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教学上能刻苦钻研,曾获得过“温岭市新教师优质课比赛第一名”、“温岭市新课程教学设计比赛第一名”、“温岭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台州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浙江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多篇论文和案例在市、地区比赛中一、二等奖,并在“全国首届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息技术案例和课件评比活动"中获全国二等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有10多人获得全国二、三等奖。指导王璐妮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礼仪美德”教育系列活动获全国一等奖。辅导学生获浙江省第六届中小学电脑制作省三等奖。

人生格言:厚积薄发。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chuzhongxinxijishujiaoan/113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