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维护国家安全教学设计|⒎2维护财产权教学设计

八年级政治教案 2013-06-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政治教案】

⒎2    维护财产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 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公民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对公民经济权利的保护。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通过学习,认识公民的经济权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初步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能够理性地、合理地看待和处理自己的财产继承权。
〔教学重点〕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教学难点〕
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方式
〔教法学法〕
     经典案例分析法   提问启发式教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闻导入:
5月12 日,四川汶川大地震,4万同胞离我们而去。悲痛之余,或许有人会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他们的 遗产怎样分配?遗产分配这是财产的继承。当然,我们都知道只有自己的财产才能分配继承,别人的不行。财产的归属这是财产的所有。(副板书)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继承这两个问题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板书)
⒎2    维护财产权
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二、公民的财产继 承权
关于财产,凭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财产有国家、集体的财产,这属于公共财产:有属于个人的财产,这是私有财产。我们课本主要介绍的是私有财产。既第一框题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
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在了解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公民的私有财产?
阅读课本p60 d2,并思考一个问题。
我有100 元,其中的50元买福利彩票,用另外50元买六h彩(假如),如果两个都中奖XX元的话,请问,我的私有财产是多少?   XX元
    处理学生回答,并分析       福利彩票的XX元是,它合法;六h彩的XX元不是,它是违法的
1、 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   
含义: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积累的财富。  p60 d2
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有哪些呢?
范围:私 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     简要解释
过度:为什么说这些私有财产是你的不是我的呢?因为你对它享有财产所有权。那么,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呢?

2、 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重点)
阅读课本p60 d3
财产所有权: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占有权: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使用权: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   
收益权:使用财产取得经济效益的权利。
处分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即公民决定其财产的命运的权利。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比如古董,可以卖给中国人,但是不可以卖给外国人1234
    处分包括:法律处分(如:租、卖、送)和 事实处分 (用、吃)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问题来深化对财产所有权这四方面具体权利的理解
提问: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1000元压岁钱。(拥有1000元――占有)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
结合同学们的回答,列出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
(拥有1000元―占有、买东西―使用,存进银行―收益,捐给希望工程―处分)
    过渡,了解了财产所有权和个人合法财产的范围,那么生活中我们的合法财产受到侵犯应该怎么办呢?在此,我们要知道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
法律法规: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p60 d2 左侧
3、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
    那么,国家法律如 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p60 d4
宪法对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刑法运用处罚有关犯罪行为来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行政法规利用行政措施和行政处罚的方法,与破坏、侵吞公民财产的行为作斗争;而民法对公民财产的保护是通过民事法律手段来实现的。
略讲,让学生自己并回答                  15分钟
接着我们来学习财产权的另一重点内容,财产的继承。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1、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继承权
   保护公民继承权的基本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p60倒2
    我国公民的财产继承权主要是通过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实现的。 p60倒2
2、财产继承的方式: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难点)
 练习:罗某在生前请来公证人员,预先确定了其死后遗产的分配方案,这种继承方式属于(b)。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当然,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我们才会预先确定遗产分配方案,如果没有预先确定遗产分配方案,比如在地震中丧身或遇到凶杀,那么应该怎样分配遗产?
比如,1999年  恒安集团副总裁  吴世界一家   在8月9日10点时遭遇灭门   他的1.7亿元家产怎样分配?
类似这样突然死亡的情况,国家就规定一种继承方式,叫法定继承。
(1)法定继承
①含义  :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谁能继承)和程序(怎样继承)进行继承,叫做法定继承。    p60
②顺序:(谁能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 女(儿子和女儿  阅读p58"案例研讨"的图1   女儿也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 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异母的或同母异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案例分析:吴世界灭门惨案     
          被杀害者包括:吴世界、吴世界的妻子、吴世界的两个女儿1234
          吴世界的儿子在此之前因车祸被撞死
          吴世界灭门惨案中幸存者包括:吴世界的媳妇  杨某
                                      吴世界的母亲  许某
                                      吴世界的兄弟姐妹         谁能继承1.7亿元 ?
吴世界的媳妇  杨某和许某    有继承权 
原因:p60   最后一段、p61   第一段
杨某和许某  之间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之间,并无先后顺序之分
③分配原则:(怎样继承)
(1)一般均等原则――一般情况下,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
    (2)协商原则――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继承人继承的份额也可以不均等。
阅读课本73页“怎样分配黄金”   给出你们的分配方案   请同学回答?
 (3)照顾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照顾;
    (4)权利与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传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少分。  
过度,法定继承是财产继承的一种方式,接着我们来学习财产继承的另一种方式—遗嘱继承。
(2)遗嘱继承
①含义: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   p61d3
特点:完全按照被继承人的意愿,不受继承顺序的影响
②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③有效性:(小难点)
a、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清醒状态
b、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即不受胁迫、欺骗,遗嘱内容不被篡改
c、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请同学们思考,教材58页"案例研讨"图3中的问题,张老伯可以立遗嘱把遗产捐赠给他人、集体或国家吗?可以。那是"遗赠",见p61第二段
(3)遗赠
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则是遗赠
比尔.盖茨在XX年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遗嘱:“除了给自己的3个孩子每人留下了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家族住宅外,其余98%的财产(400多亿美元),将全部留于以他和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提问: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行为三者之间矛盾吗?
说明:合法的遗嘱继承或合法遗赠行为先于法定继承。
      提问:未成年人有财产权吗?
3、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1234
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财产的所有权,是为成年人获得财产的主要形式。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p61d4
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所有权。通常这部分财产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为其管理,并为了未成年人的利益而使用,不得随意处分。   p61d5
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重点)
    如果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通过协商、调解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应当懂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按照法定程序来维护我们的财产权益。
巩固 练习:
单元练习(三)第三节内容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主板书      ⒎2   维护财产权
一、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二、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1、公民私有财产的含义和范围         1、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继承权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重点)      2、财产继承的方式:(难点)
3、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          (1)法定继承①含义:②顺序:③分配原则:
(2)遗嘱继承①含义:②形式 :③有效性:(小难点)
(3)遗赠
3、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副板书
分配原则:  (1)一般均等原则    (2)协商原则   (3)照顾原则   (4)权利与义务一致原则
合法的遗嘱继承或合法遗赠行为先于法定继承。
教学反思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zhengzhijiaoan/8470.html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政治导学案年级:初二课型:新授使用时间: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和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自主交流小组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增强守法意识;理解法律监督的作用,增强守法意识二、重点难点:依法治国运用所...

    发布于:2013-06-15

    详细阅读
  • 【文明交往礼为先手抄报】《文明交往礼为先》学案

    一. 生活幽默以下是一位年轻人问路时的一段对话,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同桌进行对话练习(年轻人):喂,过来老头,我来问你,到无棣新区还有多远?(老大爷):五拐杖!(年轻人)::五拐杖是什么意思,怎么不论里?(老大爷):论礼?论礼你应该管我叫大爷!1 这则笑话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呢?2 请你阅读教...

    发布于:2013-06-15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卷人教版含答案|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教案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一、基本概念、基本知识1、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力。2、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第四单元B部分|第四单元树立远大理想教案

    第四单元 树立远大理想一、本单元地位在教材中的地位:根据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每册的四个单元都是按照成长、交往、规则、理想四个板块展开的。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就是“理想”板块的内容。该部分是整套教材中集中展现理想问题的部分,因而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既是生活在现实中,也是生活在理想中的。现实...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维护财产权的法律|《维护财产权》教案3

    《维护财产权》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了解公民财产继承权的两种实现方式, 什么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使学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的经济权利,懂得合法的经济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加深对国家保护公民利益的理解,从个人财产权的角度强化对国家...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交往的行为后果】第7课行为与后果教案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总第 22 课时课题第7课 行为与后果 第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不良的行为产生不良的结果。懂得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危害自己、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 能力目标:培养明辨是非和严于律己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_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序号课题第3课时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班级姓名审核:学习 目标培养自尊心,自觉尊重他人,捍卫人格尊严 用法律维护自己尊严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维护人格尊严学习难点:维护人格尊严的主要内容学习范围:教材71页到75页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举例...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三大优良作风】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

    第三课 优良的意志品质教案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意志的力量,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2.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坚强意志的四种特征,能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2.知道意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潜能,...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八上第九课美丽的颜色】八上第九课第三框《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三框题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交往艺术新思维》,对应课程标准“交往的品质”模块。本单元分别从礼貌礼仪、竞争合作、宽容、平等、尊重、诚信几个方面对交往艺术、交往品质进行多维阐述。而本节课《平等尊重你我他》正是从平等尊重的角度来说明交往的品质。本节课依...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 [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第一节《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案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集体生活中“团结就是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珍惜集体的团结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懂得团结就是力量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难点:团结就是力量教学过程:一、自...

    发布于:2013-06-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