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山市》_《山市》同步练习(一)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青冥( ) 禅院( ) 飞甍( ) 高垣( )
睥睨( )( ) 连亘( ) 窗扉( ) 倏忽( )
2.本文选自 ,作者蒲松龄, 文学家,号 。
3.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4.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5.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到 为初生阶段; 为发展阶段; 是高潮阶段。
6.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文中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去?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恒: )
⑵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 )
⑶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 )
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 )
⑸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 )
⑹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逾时: )
8.翻译下列句子:
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⑶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⑷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长虹饮涧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熙宁:宋神宗年号。)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卓帐:建起帐篷。卓:直立。)。是时新雨霁(霁:雨后初晴。),风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绡縠:丝绸和纱的代称。)。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宋沈括《梦溪笔谈》)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信然(然: )
是时新雨霁(是: )
虹两头皆垂涧中(垂: )
稍稍正东,逾山而去(逾: )
10.指出文中通假字所通的字和含义。
“铄”通 ,意思是 。
“见”通 ,意思是 。
“扣”通 ,意思是 。
11.从文中所写的内容看,《梦溪笔谈》是一部介绍 的书。
12.长虹饮涧的过程为 。
13.“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写出了彩虹从 到 的过程。
14.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15.“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符合本文介绍的知识吗?
16.指出下边句子“之”的含义和用法。
予同职扣涧观之:
立涧之东:
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
17.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意思?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二)
哀溺文
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柳河东集》)
18.柳宗元,字 , 代散文家,他与同时代的另一位散文家 并称。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永之氓咸善游(咸: )
中济,船破,皆游(济: )
曰:“何不去之?”(去: )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汝愚之甚
21.找出与文中“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中“其”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12
a.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其一犬坐于前。
d.公问其故。
22.本文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文中主要运用了 、 的描写方法。
23.请你谈谈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从中你受到何种启示。
《山市》答案
1.略 2.《聊斋志异》;清代;柳泉居士 3.要把握山市发生变化的三个阶段,同时注意时间词语“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的顺序。 4.回答抓住山市变幻莫测这一特征即可。 5.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城郭的出现、危楼的出现 6.不能。这是一句描写中的议论,除有点题的作用之外,其中一个“悟”字,更表明了所见所闻景象与真实无异。 7.⑴经常⑵不久,不一会儿⑶连绵不断⑷隐隐约约⑸通“才”⑹过了一会儿 8.⑴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⑵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⑶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⑷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9.然:这样;是:这;垂:落;逾:越过 10.烁:闪烁;现:出现;叩:*近 11.科学技术 12.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 13.出现;消失 14.时间 15.符合。因为虹是雨后反射日光,日光在雨后一照就出现,符合自然规律。 16.它,指彩虹,代词。的,助词。助词,表停顿,无意义。 17.世界间传说彩虹能进入溪涧喝水,相信是这样的。不同意。虹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具体事物,不能进入溪涧饮水。“长虹饮涧”只是一种形象说法,重在突出其形状优美。 18.子厚;唐;韩愈 19.咸:全,都。济:渡。去:除去,抛弃 20.有五六个人乘一小船横渡湘水。你太愚蠢了。 21.c 22.语言、动作 23.原因:过分看重钱财。启示略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965.html
-
[《醉翁亭记》PPT]《醉翁亭记》教例评析详细阅读
[教例简述] 课始,教师定向:这节课的任务是进一步理解课文写法和内容,并背诵全文:方法是师生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段意,明写法,在此中穿插背诵训练。 教例实施: 教师:大家能不能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 (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
郭沫若诗两首原文|郭沫若诗两首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过程 天上的街市 一、导入 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遐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朋友,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
-
邓稼先20元奖金|《邓稼先》2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为了保护国防科技的安全,我们的许多国防科技专家们都心甘情愿地做了无名英雄,他们长年与亲人分离,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烈乐章。他们是我们人民的英雄,国家的骄傲,就让我们展开课本,去谛听他们感人的事迹吧! 二、人物介...
-
【《吆喝》教学设计】《吆喝》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设计理念】 大语文观。 如今的中学生对于旧式的“吆喝”是相当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使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学生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句当地的种种“吆喝”,了解其作用,分析...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2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 1 学习五柳先生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德和情趣 ⑴、破房、破衣、陋食——自得其乐。 ⑵、文静而不多言谈——寻求真知。 ⑶、嗜酒旷达——不矫情、不放肆。 2 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
-
【哥白尼】哥白尼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文章主旨 《》一文介绍了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创立地动学说,赞扬了他在天文学方面敢于打破错误的传统观念,坚持真理的精神。课文还阐明了的学说在科学史上引起的革命和对人类思想的重大影响。 二、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段)介绍出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学历爱好。 第二部分(2段)叙述写作《天体运行》...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当一次节目主持人详细阅读
实验初中 朱苏兰 课题 当一次主持人 1课时 授课者:朱苏兰 学习目标 1、 学会写开场白2、 学会写串联词 难点重点 围绕主题写开场白,根据节目写串联词 课前准备 学生:摘抄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和串联词。教师:准备《江山如此多娇》的一些录像片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1、...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简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3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 正确理解名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欣赏本文的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朗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 前两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 课前布置学习预习:(一)泛读课文及阅读提示与全部注释。(二)阅读背诵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
-
《醉翁亭记》PPT|《醉翁亭记》授课提纲详细阅读
教学目的 一、 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二、 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色,并复习巩固骈散结合的句法。 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两课时。 二、 布置课前作业 ,让学生利用注释及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课内根据学生实际释难句。 三、 用自主参与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学生进行阅读思...
-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ppt]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导入 新课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 (一)明确目标 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