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PPT|《醉翁亭记》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知识掌握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琅琊( ) 岩穴暝( ) 饮少辄( )醉、野蔌( ) 伛偻( )( )提携 觥( )筹交错 树林阴翳( )
2.加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图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d.颓然乎其间也:醉醺醺的样子
3.填空。
①《醉翁亭记》作者( ),是( )朝( )家、( )家。他自号( ),又号( )。这篇文章选自《 》。
②《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代在散文方面有成就的八位名家( )、( )、( )、( )、( )、( )、( )和曾巩。
④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能力提高
1.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3.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水落而石出者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佳木秀而繁阴④山间之朝暮也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⑥风霜高洁⑦山间之四时也⑧晦明变化者⑨野芳发而幽香
[ ]
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
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
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
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
4.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
[ ]
a.朝而往,暮而归。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延伸拓展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皇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指欧阳修)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选出加粗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
a.安此丰年之乐 安于畎亩衣食
b.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朝而往,暮而归12
c.幸生无事之时也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d.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翻译句子。
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________
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子游也。________
3.文段中点明了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所写景物与《醉翁亭记》中描写的景物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
5.本文段选自欧阳修的《丰乐亭记》,结合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以“丰乐亭”来命名。________
6.从文段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略
2.b
3.(1)欧阳修 宋 文学家 史学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集
(2)乐 写景 抒情
(3)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4.b
【能力提高】
1.c
2.a
3.d
4.d
[延伸拓展]
答案:1.d 2.①喜欢滁州地方偏僻而政事简略,又爱这里的人习惯于安适清闲。②又幸好当地百姓为他们获得丰收的年景而高兴,因而爱和我一同游玩。 3.夫宣上因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4.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5.因为当地百姓获得丰收,生活和美快乐,作者又与民同乐,所以以此命名。 6.与民同乐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963.html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第11课《最苦与最乐》(网友来稿)详细阅读
lswsh 教学目标 与要求:1、学习本课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2、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难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具:多媒体教程:二、过程设计1教法学法2教学流程(1)导入 课题:①播...
-
三峡_三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朗读、翻译文言课文。2、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领略的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及内容】一、创设情景,导入 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单元...
-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简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 1.通过讲解难字词来疏通文意 2.体会写景的形象性,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3.培养学生初步文学欣赏的能力(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教具: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录像机、电视机) 教学过程 :(凡行楷字部分都是用屏幕显示的) 一、复习...
-
[《旅鼠之谜》读后感]《旅鼠之谜》教学设计2详细阅读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西安市唐华四棉中学 孟雪 一、 教学设计说明1、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提醒人类已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本课《旅鼠之谜》就深刻反映了人类的无限制繁衍所带来的问题。课文虽是自读课,但带给人们的反思...
-
[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一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二、结构思路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
-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_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教案——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网友来稿)详细阅读
朱湘前 [训练目的]1、了解文章结构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安排好结构。2、学会在写作前编列作文提纲。[训练题目]1、现在的家庭,一般由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组成,被称为“三个世界”。以“快乐的三人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作前编列写作提纲。2、以“电脑领我走进新天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3、以向...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2020|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新北区实验中学 郭惠芬、王唯亚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2、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感受江山的美丽多娇,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3、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方法,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4、学会如何向游人介...
-
[《奇妙的克隆》读后感]《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千祥镇中 黄军阳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二、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
-
[《旅鼠之谜》读后感]《旅鼠之谜》教学设计3详细阅读
13、旅鼠之谜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2、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事实,从事实中概括提炼观点。3、理解以叙述为主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4、培养以科学态度探究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增长科学素养。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字词媲美 挑衅 笃信 迷惘 啮齿 徘徊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挑衅:借端生事,...
-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详细阅读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