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填空: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工具是         .
2.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若某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8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3.人坐在顺水漂流的竹筏上,若以河岸作为参照物,人是          的,若以流水作为参照物,人是           的.
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     ;某人的中指长约0.75       .
5.三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20m/s,乙车速度是600m/min,丙车速度是54km/h,则三辆车中速度最大的是     车,速度最小的是      车.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内通过30m,则速度是         m/s,它在第6s末的速度是        m/s.
7.在太空中遨游的地球同步卫星,以        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8.月球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为3.8×108m,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s.
9.甲、乙两车站相距45km,汽车用3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通过了全程的1/3路程,通过剩余的爬山公路却用了1.5h,则汽车在爬山公路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10盒式录音机放音时,磁带的速度是4.75cm/s,一盘磁带能放音30min,则磁带的长度是   _________m.
二、选择:
11.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从楼上落下的物体                   b  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c  进站的火车                         d  随输送带运动的纸箱
12.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2345
a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大
c  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13.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  河岸        b  山         c  山上的树        d  轻舟上的人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正在飞行的法国飞行员,顺手抓住了一颗子弹,说明这子弹[    ]
  a  速度很小                        b  速度与飞机相等,方向相反
c  速度为零                        d  速度与飞机相等,方向相同
15.飞机上的乘客看到机场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                         [    ]
  a  地面          b 飞机            c  机场建筑物       d  机场上的人
16. 下列哪个物体的正常运动速度最有可能是4m/s                            [    ]
  a  飞机          b  跑步的人       c  汽车             d  火车
17.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    ]
  a 甲向西运动,乙向东运动           b 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
  c 甲、乙都向西运动                 d 甲、乙都向东运动
18.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莫及.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12345
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d.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19.小华同学从家中到学校通常步行10min,则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接近于
  a. 5m            b. 50m           c. 500m           d. 5000m
20.站台上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动了,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
a.甲车开始开动                      b.甲、乙两车开始向相反方向开动
c.乙车开始开动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21. 一辆汽车在甲、乙两地之间的平均速度是15m/s,则这辆车通过途中的一座长为90m的
桥所用的时间是                                                           [    ]
a、等于6s           b、小于6s         c、大于6s       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22. 请根据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是                               [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2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可知                                      [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12345
三、计算:
24.国家“xx”重点建设项目、江苏人民自己投资建设的南京长江二桥于XX年3月26日正式通车了.二桥全程长21.97km,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与通畅,规定车辆通过二桥的速度最大为100km/h,最小为60km/h.
(1)若一轿车通过二桥全程用了15min,求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轿车通过二桥全程至少多少时间?
 
 
 
25.李明同学学习了速度知识后想实践一下,有一次,李明同学乘火车,于上午8׃35经过示数为170km的里程碑,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里程碑示数/km
170
180
190
200
210
观察时间:
8׃35
8׃43
8׃53
9׃03
9׃15
根据表中数据,求:
(1)火车在观察的各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2)在观察的总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四、应用与设计:
26.阅读短文,解决文中提出的问题
我国航天事业的三大里程碑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一椭圆.“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3号火箭首次成功发射了“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表明了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新台阶.
(1)地面上的人看来,“亚洲一号”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是                        [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       d.向南运动
1999年我国发射的“神舟一号”飞船,在太空中遨游14天,行程600000km,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外层空间科学实验,最后完好地返回地面.
(2)“神舟一号”在太空飞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27.如图一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的示数,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km.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28.如图二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其中甲的含义是                              ,乙的含义是                        ,汽车从该交通标志牌到达遂宁市最快要          min.
 
 
 
被测
内容
时间(s)
距离(m)
平均速度(m/s)
上半程
 
3
 
下半程
 
 
 
全程
0.8
5
 12345
 
 
被测
内容
时间(s)
距离(m)
平均速度(m/s)
上半程
 
3
 
下半程
 
 
 
全程
0.8
5
 
 
被测
内容
时间(s)
距离(m)
平均速度(m/s)
上半程
 
3
 
下半程
 
 
 
全程
0.8
5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m、刻度尺;2.运动快慢、人每秒通过的距离是0.8m;3.运动、静止;4.mm、dm;
5.甲、乙;6.3、3;7.太阳、地面;8.1.29;9.10、18;10.85.5.
二、选择: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d
d
b
d
b
b
c
d
c
d
d
d
c
三、计算:
  24.(1)87.88km/h (2)0.37h
  25.(1)75km/h、60km/h、60km/h、50 km/h、(2)60km/h
四、应用与设计:
  26.(1)c   (2)1785.7 km/h         27.100m/h、300
28、允许.最大行驶速度是80 km/h     此地距遂宁60km    45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124.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