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的教学内容】数学教案-教学内容:平移的妙用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1-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平移的妙用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平移的基本特征

2、能在理解平移性质的基础上巧妙运用的平移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概括平移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平移实例中的图形,探索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对平移的再探索,发现平移的妙用!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探索中的艰辛与成功的乐趣。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正确态度。

3、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应用例子,从而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中的图形美。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平移特征---------平移中的不变量

难点:对图形进行理解和平移

教学突破:从实例入手,让学生思考小学解答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观察:能否进行平移。引导学生进行平移,从而让学生多平移角度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再探索,让学生的妙用得到升发。

教学准备:学生复习平移特征,准备纸笔和画图工具。

               教师用小黑板准备例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说明

一、复习平移的概念及特征;

  教师:同学们,本期11.1学习了平移,同学们想想:什么叫平移?平移的二要素是什么?平移的特征是什么?

1.       学生思考后,教师抽学生回答

学生: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平移

      平移的二要素是:方向和距离

平移的特征: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如图:线段AB以如图所示的方向平移2cm.

  通过复习平移的概念及特征,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平移理解,为后面的探索作准备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问题一、要在如图楼梯上铺设某种红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为40元,楼梯梯道宽为3米,侧面如图所示。计算一下,购买这种地毯至少要多少钱?

 

 

 

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寻找解决此题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平移知识进行平移

一通过平移发现,楼梯长实际就是

AA’+A’M=2.8+6.2=9米

这样便可计算出购买这种地毯至少要

(2.8+6.2)×3×40=1080元

 

平移是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平移,注意对平移后图形的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说明

问题二、从县城到石桥镇有两条路可走, 请你判断一下哪条路长一些?

教师提问:第①、②条路横向距离一样吗?纵向距离呢?

 

 

学生亲自动手平移。

学生回答:道路①的横向距离的和等于道路②的横向距离的和,道路①的纵向距离的和等于道路②的纵向距离的。

结论:①、②两条路一样长。

学生从表面上看总认为②比①要长。

因此,引导学生平移是难点,教师注意引导。

教师:从以上两个问题发现:平移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应用平移的知识来解决。

学生相互讨论后得出:平移是有妙用的!

 

问题三、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长方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的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面积为540米2.道路宽为多少米?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小学的方法解)

 

 

 

 

允许学生应用小学思维来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对阴影部分进行平移

教师讲解:

设道路宽为x米,则

(20―x)(32―x)=540

x2―52x+100=0

(x―50)(x―2)=0

x1=50(舍去)x 2=2

课堂作业 :

 

 

 

平移后的图形

设:道路宽为x米,引导学生表示出,除阴影部分外的小长方形的长为(32―x)米,宽为(20―x)米。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如图a,如果在问题三中,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之”字型路,如图所示,余下部分为耕地,要使耕地面积为540米2.道路宽是多少米?

 

 

解题方法由教师解,不必要求学生掌握(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说明

三、归纳与发现: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平移的知识来解决,现平移有许多妙用。

     学生讨论感受平移的妙用。

让学生体会平移的妙用,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与快乐。

四、再探索:

  教师出示小黑板:

 

 

 

 

 

 

 

学生合作探索完成下面内容:

   如图:△ABC是直角△,∠C=900.现将△ABC补成矩形,使△ABC的两个顶点为矩形一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两个,矩形ACBD和矩形AEFB(如图)

 

 

 

 

 

 

 

 

 

 

 

 

解答问题:

①              设图②中矩形ACBD和矩形AEFB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______S2(填“>”“<”“=”)

②              如图③中,△ABC为钝角△时,按如图要求可以画出____个矩形,请利用③把它画出来。

③              如图④中△ABC为锐角△,BC>AC>AB,按要求可以画出____个矩形,利用④把它画出来

④              在④中,所画出的矩形哪一个周长最小?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2281.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