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数学_第三册数学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1-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目标:

         1、知道引进负数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3、熟练地将有理数按一定的要求分类。

教学过程 :

一、前提测评:

1、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计算:(注意观察图形所表达的含义)

 

 

 

   加10分         扣10分        得0分

   集体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分为0分,四个代表答题情况如下表: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总得分

第一队

 

 

 

 

 

 

得分

 

 

 

 

 

 

第二队

 

 

 

 

 

 

得分

 

 

 

 

 

 

第三队

 

 

 

 

 

 

得分

 

 

 

 

 

 

第四队

 

 

 

 

 

 

得分

 

 

 

 

 

 

㈡自我评价

1、  小结

1、 对于比0分低的得分,我们引进“—”号。例:比0低10分表示为

   “-10”。

    对于比0分高的得分,我们引进“+”号。例:比0高10分表示为“+10”。

2、我们常常用负数:正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概念:

1、  正数:像+5、1.2、 …这样的数,举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数前“+”号可写可不写)。

2、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举例如:_________________(负数前“—”号不可以省略)。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练习: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里。

+6    8    4     +   9.15  —12  0  —1    —0.01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4、数的大小:所有的正数都大于0,所有的负数都小于0。

5、练习,比较大小:0   —5       0   +0.001   0    —10   0(填>、<=。

6、正负数的意义,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果零下5℃记作“+5℃”,那么零下5℃记作“—5℃”。

练习:(1)某人转动方向盘,如果+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表示为      

     (2)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______________。

     (3)在4个不同时刻,对同一水池中的水位进行测量,记录如下:

            上升3厘米   下降6厘米   下降1厘米   不升不降

如果上升3厘米记作+3厘米,那么其余3个记录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4)如果+4米表示向东走4米,那么—4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数的分类:             正数   正整数   如:1、2、3…

(1)有理数                   如: 、0.1、 …

               0            

              负数            如:—1、—2、—3…

                              如:— 、—0.1、— …

   正整数   如:1、2、3…

               整数        

(2)有理数                  如:—1、—2、—3…

               分数           如:1 、0.1、+

                              如:—0.3、— 、—4 …

练习: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2,—3.5,0,+32,—0.8,—3   ,—10,25%,+ ,0.0001

      ①正整数集合{                            …};

②负整数集合{                            …};

③正分数集合{                            …};

④负分数集合{                            …};

⑤有理数集合{                            …}。

8、小结:① 有理数分数类;

         ②负数的意义。

  ㈢选择检测:

一、判断:

   (1)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     )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

   (3)0是最小的正整数。                (    )

   (4)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或零。      (    )

   (5)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    )

   (6)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    )

二、填空:

(1)高于海平面1250米的地方高度表示为海拔+1250米,低于海平面37米的地方高度表示为海拔      米。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中午的零上2℃下降了7℃,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_____℃,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_____℃。

(4)_____统称整数,_____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_____  

(5)比较大小0___—5    — ___0   100___25    +0.101___0

(6)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13  5.2  0  —7   +   —0.12  π  35%  880  +20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思考题:

  (1)A市某天的温差为7℃,如果这天的最高温度是5℃,那么这天的最底气温是____℃。

(2)小明和小华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小明向东走36米记为+36米,则小华向西走记作_____米,这时两人相距_____米。

(3)产量增加-150千克是什么意思?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2221.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