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案_《认识物体》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0-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组织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的空间概念比较差,在教学中多出示模型和相应的事物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使教学更直观,容易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熟悉实物的分类、观察、触摸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分。

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上课伊始,创设学生喜爱的兔博士送给同学们装满礼物的神秘的百宝箱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着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交流。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各种形状的物体5个百宝箱,每组4个小方块,4种图形的图片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组的桌上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这是兔博士特意为你们准备的,你们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吗?

一会我们就把百宝箱里的礼物全取出来,同学们在取得时候千万别抢,把礼物轻轻的堆在桌子的中间,把百宝箱放在地上,看看有什么礼物呀,开始。

谁来介绍一下百宝箱里都有什么?其他同学看一看你们桌上的礼物和他们的一样吗?

齐说:想

生取出箱里的东西

找一名学生说

通过兔博士和神秘的百宝箱的出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认识物体的兴趣。

一、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1、分一分

兔博士给我们带来这些礼物是想让同学们从这堆物体中选择样子相像的放在一起分一分,你们能做到吗?

师到各小组指导学生给物体按要求分类。

师:哪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么分的?(师指名)123

2、揭示名称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把样子相像的物体都放在一起;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数学王国里,国王给每种样子相像的物体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像这样的物体叫长方体(师出示物体)

每人从桌上拿一个长方体叫出它的名字

现在老师给这些物体脱去花外衣,我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指名说它的名称。

师用上面的方法,揭示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

……

二、感知物体的特点

1、引导感知长方体的特点

(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的看一看,长方体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放在桌上推一推,会是怎么样?

小结:长方体看上去是长长、方方的,摸一摸它的面是平平的,放在桌上推一推,它会平着走。

2、  感知正方体、圆柱、球体的特点

师引导学生按照认识长方体的方法独立感知正方体、球和圆柱这三种形状的物体的特征,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汇报:

⑴哪组同学先来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或者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点。

⑵谁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圆柱的特点。

⑶哪组同学发现了球的特点?

小组同学合作边商量边动手分。

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生;我们组把这些礼物分成四堆。我们把药盒、牙膏盒、长木块、……放在了一起;把魔方、地球仪包装盒、方塑料块……放在了一起;我们把药盒、牙膏盒、长木块、……放在了一起;把茶叶筒、圆木柱、露露瓶……;把大皮球、小球、塑料球……放在了一起。

    ……

生说:长方体(多说)

学生拿出长方体并在小组内叫出名字。

学生说长方体的名称。

生:长方体

每生拿一个长方体观察。

班内汇报:

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六个面……

生动手摸长方体

汇报:摸上去是平平的。

生推

汇报:

推着它会走……

生拿着长方体进一步感知特点。

学生活动:感知正方体、球和圆柱这三种形状的物体的特征,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正方体看上去方方正正的,也有6个面,每个面也是平平的,,每个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推一推平着向前进……

学生拿着正方体感知特点

生:圆柱看上去像柱子,上下一样粗;摸一摸中间是圆圆的,上下是平平的,倒在桌上可以往前滚……

学生拿着圆柱进一步感知特点。

生汇报;球是圆圆的;摸上去没有平平的面;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通过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实物、小组合作按照样子相像的标准分类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123

这一环节,认识长方体,由教师引导,达到对学生认识物体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独立尝试认识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产生感性认识并建立起名称与形状相对应的表象。

1、 课间活动:引导学生看动画片。红红和聪聪为机灵狗盖房子。在动画片中,有哪几位我们认识的新朋友?

2、  说一说

师:其实这些形状的物体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

老师也从生活中找来了一些物体,你们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3、完成数一数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30页

(1)      请同学们从左边的图中数一数有多少正方体、有多少长方体、多少圆柱和球,然后把数出的结果分别填在()里

⑵数一数每个图形是由多少小方块组成的。

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摆一摆。

4、游戏:摸物体

按形状名称摸物体。老师和一个组的同学示范。然后各组照样子做。

作业:回家每个人用像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给爸爸、妈妈看。

学生汇报。

生自由发言:冰箱是长方体的、衣橱是长方体的、地球仪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

生抢答。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订正。

生自己完成

汇报订正:学生在幻灯下数,有的数了3块儿、有数了4块儿。

生自己拿出小方块来摆一摆再数一数。

学生游戏。

动画片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得到休息,同时让学生体会我们认识的物体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体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儿中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1930.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