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思维导图]数据的收集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0-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会采取合理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加工、整理。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的优缺点。2)能力目标: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真实的素材的调查培养学生的求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团结合作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是怎样采取合理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难点是抽样调查的时候如何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使收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备用。(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让学生欣赏音乐《发如雪》问:你能写出歌名吗?让学生在同学和听课老师中分别开展调查,把调查数据在课件上展示。学生调查表                                老师调查表

回答情况

人数

百分比

答对

答错

回答情况

人数

百分比

答对

答错2。在全班学生中开展调查,每个同学每年去肯德基(或麦当劳)消费的次数。并把调查结果和老师在课前在郊区中学的同年级的学生中的调查结果做对比。学生调查表                          某郊区中学八年级某班学生调查表一年中消费的次数人数从来不去1—6次6次以上一年中消费的次数人数从来不去371—6次116次以上2问题:1)同样的调查,为什么有不同的统计结果?答:调查的对象不同,也就是我们抽取的样本不同,他们的情况就有所不同。2)上面两个调查结果能否反映在全体师生中调查同样问题的情况?答:不能,因为他们不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3)下面的表格能反映全国所有的八年级学生进入肯德基(或麦当劳)消费的情况吗?4)简单分析一下以上两个问题的原因。二.新课: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学生答:抽样调查.下面分别是小明和小颖的调查结果:小明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

小颖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

提问:比较一下两个人的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是小华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在下表:

你同意他的做法吗?学生:他调查的人数太少,不能用来推断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对他们三个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讨论交流,给出自己的理由,老师给予鼓励.)结论:上面三个同学的做法都没有注意到抽样是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那么我们在抽样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你怎么理解?(让学生继续讨论交流,老师引导)议一议: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该怎样收集数据?(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老师引导学生从调查目的,总体,个体,样本几个方面来思考,让学生自己想出抽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讨论出类似的方案,就提问: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即调查了该地区的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中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12想一想:(学生边讨论边让他们小结)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时候应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吗?(让学生能说出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就你举的例子说说抽样时应该注意什么?做一做:在你们举的例子中选一个例子,设计一个方案来调查它.在上面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提出抽样只要样本的数量大就能保证结果的准确这种观点,就给出下面的阅读材料:(或者作为欣赏)

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的准确吗?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户电话用户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和在呢?原来,1936年能装上电话或订阅<<文学文摘>>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对富裕,而收入不太高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文学文摘>>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作业:1.为了完成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更合适?    (1)了解你们班的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3)了解我过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2.电视台需要在本市调查节目的收视率,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你认为对不同的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所做的调查结果会一样吗?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1852.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