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四边形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25-11-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因为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是本章的基础知识,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的概念及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在前面讲解三角形的概念时,因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个顶点总是共面的,也就是说,三角形肯定是平面图形,而就不是这样,它的四个顶点有不共面的情况,又限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平面图形,所以在的定义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这几个字的意思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是难点.

2.教法建议

(1)本节的引入最好使用我们提供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这个课件,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常见图形,研究它们具有实际应用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本节的教学,要以三角形为基础,可以仿照三角形,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的有关概念,如的边、顶点、内角、外角、内角和、外角和、周长等都可同三角形类比,要结合三角形、的图形,对比着指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确这些概念.

(3)因为在三角形中没有对角线,所以的对角线是一个新概念,它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辅助线,通过它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结合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作的一条对角线,并观察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几个三角形?两条对角线呢?使学生加深对对角线的作用的认识.

(4)本节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化归转化的思想和类比的思想,教师在讲解本节知识时要渗透这两种思想方法,并且在本节小结中对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碰到复杂的、未知的问题要转化为简单的、已知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

1.使学生掌握的有关概念及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

2.了解的不稳定性及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象站的实例,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2.通过推导内角和定理,对学生渗透化归思想.

3.会根据比较简单的条件画出指定的.

4.讲解外角概念和外角定理时,联系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对学生渗透类比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常见的,研究他们都有实际应用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内角和定理数学,渗透统一美,应用美.

二、学法引导

类比、观察、引导、讲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其有关概念;熟练推导外角和这一结论,并用此结论解决与内外角有关计算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的有关概念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

3.疑点及解决办法:的定义中为什么要有“在平面内”,而三角形的定义中就没有呢?根据指定条件画,关键是要分析好作图的顺序,一般先作一个角.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模型、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入新课,学生观察图形,类比三角形知识导出有关概念;师生共同推导内角和的定理,学生巩固内角和定理和应用;共同分析探索外角和定理,学生阅读相关材料.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引入】

小学里已经对、长方形、平形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还很肤浅,这一

章我们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各种的性质和判定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

【引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课前画好的教材中P119的图.

师问:在上图中你能把知道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梯形找出来吗?(启发学生找上述图形,最后教师用彩色笔勾出几个图形).

【讲解新课】

1.的有关概念

结合图形讲解,的边、顶点、角,凸,的对角线(同时学生在书上画出上述概念),讲解这些概念时:

(1)要结合图形.

(2)要与三角形类比.

(3)讲清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如定义中要说明为什么加上“同一平面内”而三角形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加“同一平面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一定在同一平面内,而四个点有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图4—2中的点 .我们现在只研究平面图形,故在定义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的限制).

(4)强调对角线的作用,作为的一种常用的辅助线,通过它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来解(渗透化归思想),并观察图4-3用对角线分成的这些三角形与原的关系.

(5)强调的表示方法,一定要按顶点顺序书写如图4—1.

(6)在判断一个是不是凸时,一定要按照定义的要求把每一边都延长后再下结论如图4-4,图4-5.

2.内角和定理

教师问:

(1)在图4-3中对角线AC把ABCD分成几个三角形?

(2)在图4-6中两条对角线ACBD把分成几个三角形?

(3)若在ABCD如图4-7内任取一点O,从O向四个顶点作连线,把分成几个三角形.

我们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那么的内角和就等于:

①2×180°=360°如图4—6;

②4×180°-360°=360°如图4-7.

例1  已知:如图4—8,直线 于B、 于C

求证:(1) ; (2) .

本例题是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实际上它证明了两边相互垂直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的关系,何时用相等,何时用互补,如果需要应用,作两三步推理就可以证出.

【总结、扩展】

1.的有关概念.

2.对角线的作用.

3.内角和定理.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28中1(1)、2、 3.

九、板书设计

(一)

有关概念

内角和

例1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22中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164231.html

  • 分式的加减法_分式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分式的定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 【新课】 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由学生小结出: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 (其中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2.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1 下列等式的右边...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教学反思|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2、能力目标: (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 (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四边形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 因为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是本章的基础知识,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的概念及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 在前面讲解三角形的概念时,因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个顶点总是共面的,也就...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_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虽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小学学过,但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四边形问题的基础,也是...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数学作图题]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何...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含有...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教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记角边角公理、角角边推论的内容; (2)能应用角边角公理及其推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力目标: (1)通过“角边角”公理及其推论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教学反思|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1)熟记边角边公理的内容; (2)能应用边角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力目标: (1) 通过“边角边”公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 通过几何证明的教学...

    发布于:2025-11-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