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第3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八年级生物教案 2012-10-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各种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认识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
2.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
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体会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4.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
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4课时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谁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30多万种)
【引入新课】:自 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动物
那么,这类生物在我们地球上已被发现的有多少种呢?——(150多万种)。 这么多种类的动物,我们怎么个学法呢?大家回顾一下学习植物类群时,我们采取的是那一种方法呢?
【学生回答】: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因此,学习动物,我们也这样按这样的顺序来学。植物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动物是否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呢?请同学们仔细看录像。
《二》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播放一段动物类群的录象,展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引导】: 图中很多是大家熟悉的动物,请根据已有的动物知识,将它们归类,并说出理由。
【学生活动】:将上面看到的动物分类:
(1)       根据环境:水生、陆生、空中
(2)       根据生活方式:寄生、自生
【问】:摸一下你们的背后中央有一根什么? ——  (脊柱)
对,由脊椎骨构成的一根脊柱.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 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学生举例】:无脊椎动物——蚯蚓、蛔虫等等
              脊椎动物——鱼、娃、猪、狗等等
《三》动物进化系统树
以上我们已经对动物进行了分类,下面来看看动物学家是怎么样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呢?他们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可以分为几大类,请同学们看动物进化系统树,说出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并阅读教材p49
【教师总结】:
(1)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2)脊椎动物: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1)生物圈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动物学家是怎样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呢?
【答】:根据有无脊椎分类
(2)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群?分类的依据是什么?12345
【答】: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引入】:下面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无脊椎动物,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注意观察各类动物有什么特点?怎样区别它们?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怎 样?
【学生活动】:观看录像,注意思索老师的提问
《二》、学习各类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
【教师活动】:刚刚看完了录像,现在,我们来学习动物类群中最原始、最简单的一门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他们有哪些特点?
【答】:原生动物个体十分微小,用肉眼难以看清楚,需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师引导】:你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请同学们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从池塘里取来的一滴水,你看见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水滴。——看到了水滴中有许多小生物在游动
【教师点评】:同学们可能看到了水滴中有许多小生物在游动,这些小生命中有的就是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你们能够举例说
出一些原生动物吗?
【学生活动】:让学生说出1—3种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原生动物。
【补充】: 教师用挂图讲疟原虫的寄生生活和对人类的危害。
【活动】:教师让学生讨论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然后进行总结。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单细胞,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在动物界只有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其他所有动物都是多细胞动物。
《三》、学习各类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
【引入】:刚才我们讲的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也是唯一的单细胞动物。下面,我们 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请同们观看录象。
(展示种类繁多,非常美丽的腔肠动物.边看教师边解说)
【学生活动】:说出腔肠动物中的代表动物
【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口无肛门,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
《四》、学习各类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
【设问】:请同学们看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同学观察回答:身体是扁的
【引入】: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教授新课】:(1)出示猪肉绦虫生活史的挂图,讲解其生活史.
(2)出示血吸虫挂图,学生观察形态,教师讲解其生活史
(3)观察涡虫形态,总结扁形动物的特征.
(4)出示蚯蚓,沙蚕和水蛭的挂图,学生观察,说出它们共同的特征.:
【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许多体节,大多为蠕虫爬行。
《五》、学习各类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
【新课教授】:我们再来研究一门动物——软体动物。这门动物的种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河蚌、田螺、蜗牛、乌贼等,都属于软体动物。
【学生活动】:观赏软体动物的录象。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还有哪些你们熟悉的软体动物呢?
【举例】:乌贼 、鱿鱼、章鱼等等。
《六》、本课总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堂课中无脊椎动物中的四个类群的特征及代表动物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引入】: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对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开始学习一类新的动物,这类动物在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大家知道是哪类动物吗?12345
——请同学们看我这个标本盒中是什么动物?(蜜蜂)
对了,是节肢动物。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一起迈入奇妙而有趣的节肢动物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二》、节肢动物
【活动】:观察昆虫标本
同学们是否认识这些节肢动物?观察它们,找出一种你熟悉的节肢动物,总结出它的形态结构特点;说出其身体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讨论总结】:( 1)蝗虫的身体是由很多体节构成,全身可分为头、胸、腹3部分,
(2)蝗虫的体表具有 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可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老师点评】: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 。身体不仅由许多体节构成,而且还分部。
【补充】: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胸部有3对足、两对翅。
【教师讲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极为密切,有利有害”。据科学家调查统计,与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害虫约1万种,尽管大力防治,但在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农产品被害虫毁掉,如蝗虫、棉铃虫、玉米螟虫等。也有许多昆虫是有益的:有很多昆虫是植物传粉的媒介(这一点在植物学知识中已学到了);有的昆虫可用于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如赤眼蜂可以防治棉铃虫;水栖昆虫是淡水鱼类的食物;昆虫本身或其产物有较高的经济意义,如蚕丝、蜂蜜、蜂蜡等早已为人类所利用。
同学学习了有关昆虫的知识后,应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对人类有利的昆虫,消灭对人类有害的昆虫。
《三》、棘皮动物
【引导活动】:同学们观察图片,是否认识这3种动物?——(海星\海胆\海参)
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它们又属于哪类动物呢? —— (棘皮动物)
【教师讲解】: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是海洋生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表面有肉刺,可供人类食用。

第四课时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无脊椎动物能够分为哪些类群?
【答】: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引入】:学习完无脊椎动物之后我们来看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二》、各类脊椎动物——鱼类
【学生活动】:看图,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总结出规律,体会进化的观点。
【提问】:脊椎动物里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呢?  —— (鱼类)
【点评】:对,虽然它们最低等,但种类最多,有2xx多种。
【活动】:通过录像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鱼,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鱼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淡水鱼和海水鱼。
——观察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还有常见的鲤鱼和鲫鱼。(这六种鱼先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先让学生说出这六种鱼分别叫什么?他们可能会把鳙鱼叫“胖头鱼”,鲢鱼叫白鲢。)
——介绍海水鱼, 如:带鱼、鳕鱼、马面鲀、鳓鱼、鲐鱼等.
虽然我国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但现在和以前相比较,鱼类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可以请同学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若举不出来,教师可给学生举出例子说明。现在我国鱼类资源遭到这么大的破坏,我们必须要加强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12345
《三》、各类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引入】: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现在要讲一种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活动】:学生观察图片,认识图中的两栖动物,描述两栖动物的体态、结构特征.
【总结】: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陆上生活
【补充】: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凡具有下列特征的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1.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
——2.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3.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讲述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各类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活动引入】:放录像,给学生展示一些爬行动物,如蜥蜴、壁虎、蛇、龟、扬子鳄等,告诉学生这类动物差别很大,但都属于爬行动物。(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答出这些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一类真正适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只不过有些种类又回到水中去生活了。
【讲授新课】:介绍爬行动物。(了解龟、扬子鳄、古代爬行动物的繁盛和绝灭。)
——龟大多栖息在河流、池塘中,有些种类生活在海洋中,有时也能上岸爬行,以鱼、虾、植物等为食。体表覆盖坚硬的甲,起保护作用。(鳖没有坚厚的角质甲,身体最外面是软的表皮。)
——扬子鳄是我国特产的淡水鳄类,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研究它还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所以国家把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总结爬行动物的特征,指出与人类的关系。
《五》、各类脊椎动物——鸟类
【引入】: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类种类繁多的动物——鸟类。鸟的种类是很多的,全世界现存的鸟类约有9000多种。这些鸟类分布范围广泛,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形态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呈现出一个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鸟类世界。下面请同学们看鸟类多样性的录象。然后再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
【学生活动】:观看录像。然后讨论总结鸟类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有羽毛,长骨中空,呼吸系统发达。
——说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六》、各类脊椎动物——哺乳动物
【设问】:想想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动物?——(哺乳动物)
【提问】:哺乳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
【活动】:学生边看录象边思考。
【总结】: 哺乳动物的特征——它们大多体表长有毛,胎生,哺乳,恒温。
——讲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七》本课小结
【教师活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脊椎动物有了哪些更深刻的认识呢?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回顾本课知识,说出自己的收获。
五、课堂练习:
1、地球上的动物多种多样,已知的有_________种,根据身体内有没有__________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动物是________动物,最高等的是________动物, 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动物。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发达,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__________对足,大多数都有________能够飞行。12345
4、下列珍惜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爬行动物是(        )
a、白暨豚      b、扬子鳄      c、大鲵       d、大熊猫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634.html

  •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和理解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思考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可以四人一组,将...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课件】《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当前在《生物学》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形势下!有多少教师地教学,正在偏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北师大版)

    姓名: 班级: 级( ) 一、 骨的结构及其功能①在青春期,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高突增,身高突增主要是 骨的增长,与其长长最相关的是骺端的 细胞。②如果某人的长骨需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你认为应该尽量...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八下生物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_生命起源教案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 一 ) 认知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 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

    梳 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 样的运 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 原理。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 围绕关节活 动。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吗_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