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案】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09-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的科技成就对祖国和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启发学生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在艰苦条件下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通过科技小报的编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邓稼先和“两弹一星”。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

2.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生:收集中国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科学技术的事迹。编写故事,编辑和制作科技小报和在班级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展示我国近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指导学生归纳近代科技的成就,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2.难点:“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讲解法、讲述法和谈话法,多媒体电教手段演示。

2.学法:教师引导下的分析讨论。

课前导学

1.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分组查找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邓稼先、袁隆平有关资料。

2.指导学生编辑小报:学生预习本课、制作小报。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两弹一星”

1.原子弹

2.导弹

3.“两弹元勋”──邓稼先

4.卫星

二、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教学资源

1.实物投影仪、电脑、录像机(或vcd机)。

2.投影图片《近程导弹待命发射》。

3.投影图片《洲际导弹发射升空》。

4.投影图片《返回式遥感卫星重返大地》《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5.录像带或vcd光盘:纪录片《东方巨响》片段。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今天我们学习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开启新课的大门?

导入方案:各小组争相导入新课,结合课前提示,由两位同学扮演邓稼先和杨振宁,引出两弹。

根据对学生准备情况的了解,有选择地请两位小导师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板书课题: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评价小导师

(根据回答情况加分)

放映记录片《东方巨响》有关片断。

学生观看影片。

《东方巨响》详实而鲜为人知的史料全方位地记述了中国“两弹一星”创业者这一庞大群体的英雄业绩,以生动的镜头、感人的故事展现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果,壮我国威,壮我军威。

请同学们回答: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

②“两弹一星”指什么?

③“两弹元勋”指谁?

④“神舟一号”无人飞船何时发射成功?

⑤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何时升上太空?

⑥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学生看投影片思考争抢回答。

题目简单可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也可组织学生抢答。

学生有兴趣地观看,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直观而形象地了解了“两弹一星”的有关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回答正确的学生给所在小组加分。

学生圆满完成,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成功。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呢?12

教师拿出邓稼先的名言,请学生思考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过渡: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教师拿出投影片。

一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这个世纪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各组讨论各抒己见:

①加强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②为人民能过安宁的生活。

③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实力。

学生思考回答:结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认真钻研,学习邓稼先为科学献身精神和不甘于落后的强烈竞争意识。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袁隆平的资料和投影片。

全班掌声鼓励。同学大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劲头。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如有问题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拓展视野。

开阔思维。

培养动手合作能力。

我们学习了中国当代科技的发展情况,同学们在课前已搜集与此相关的文字、图表和图片资料。编辑科技小报,各组推选代表,展示小报并作适当讲解。

学生分五小组:

①科技小报──原子弹专版

②科技小报──导弹专版

③科技小报──人造卫星专版

④科技小报──籼型杂交稻

⑤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稻之父──袁隆平

相关同学对制作小报的宗旨和小报的特点内容向全班同学谈谈体会,其余同学均作评委进行评价。

活动结束后进行统计评比,课上即可公布评价结果。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

学生课后参观当地科技馆或农业示范园区等,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学生总结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行科教兴国。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8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