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1课时  农业与我们

设计思想

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应该了解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地理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及农业建设的方向。

“农业与我们”标题的学习,如何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的最终归宿。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采用讨论法和指导探究法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和特色,力图创造和谐愉快的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知识,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家乡的“三农”问题,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教学难点

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指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在互联网上收集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构成;“三农”问题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提问]“情系‘三农’谋发展”

[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

[资料展示]xx年3月5日,xx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开放提问]你能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找到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

(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出示板书]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  农业与我们

[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出示课件]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

[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

[出示板书]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补充解释]农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只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个部分。

副业是指分别以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为主的农村,为搞活经济而发展的辅助产业,因各地的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在地区分布上没有多少规律可循。

(深刻理解农业包括的各个部门。)

[学生活动]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12

(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的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师生小结]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教师承转]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

[出示课件]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

──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
    ──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其他学生质疑补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

[教师小结]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对于国家决策者而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出示板书]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板书设计

评价建议

本标题的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农业概念、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对资料的收集、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现实生活中“三农”问题的关注态度及对农业地位的体会等各方面表现的总体评价。

教学后记

新地理课堂教学具有更难的预测性,不要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完全吻合,否则地理课堂教学就缺乏创造性了。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在愉快地合作交流中,在自主体验和探究中,学生也在完成一种隐性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讲,隐性任务比既定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一节课结束,为什么要划一个句号呢?一节课结束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这正是课改的意义所在。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550.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