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三、课程目标:⑴教学目的:①让学生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③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⑵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⑶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四、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五、教学用具:⑴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⑵地球仪  ⑶自制的大洲和大洋的拼图六、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七、教学过程:〖老师〗向学生展示“太空之旅”照片    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他是谁呢?(学生回答)他在宇宙中看到一个美丽的、呈蔚蓝色的星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老师〗接着向学生展示“在太空中地球”照片    然后,指着照片问,这颜色代表什么?(海洋)那颜色代表什么?(陆地)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板书】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通过对比“人类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卫星所拍摄的卫星照片”,然后提问:两幅图中的陆地面积都比海洋面积小,为什么还要叫它“地”球?〖活动〗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让地球仪转动,当用手接住“地球”后,注意观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陆地上还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学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次数,并计算出海洋、陆地各占的比例。〖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知道按在了海洋上的次数要多一些,当然,由于我们班只有几十个人,加上抛地球仪的次数有限,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比例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 〖课件〗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承转〗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只能靠远行: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板书】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          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课件〗接着出现提问“地球?水球?”〖教师〗问:同学们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为学生的奇思异想加油。)〖教师〗根据人们的计算,我们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师生〗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71%)大于陆地的面积(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所以可以将地球改叫为“水球”;称它为地球是因: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地球”。〖课件〗依次展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水陆半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教师〗通过刚才课件的演示,我们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板书】⒉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过渡〗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也经常听到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众多的称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接着展示自已绘制的“大陆、半岛、岛屿、海峡”图以及某地区的立体示意图,两图上均标有注注记。〖教师〗让学生从图上自学“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地理名词的意义。〖课件〗依次点击画面上的大洲、半岛、岛屿、海峡、海洋等地理名词便会进入相应的地图以及各地理名词的解释,直到再次出现“世界海陆分布图”〖教师〗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学生〗 七大洲             学生边看图,边回答。四大洋  〖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面积比较图【板书】二、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从大到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补充〗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澳大利亚拉丁语原意是“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教师〗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快速记住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位置后,教师指图上的大洲或大洋的位置,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课件最后给出它们的正确答案。〖教师〗让学生注意各个大洲的轮廓,以及它们各个大洲对应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练习画出它们的形状。〖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的几何图形,“一笔画”世界。〖练习〗⒈用铅笔在教材p53的图3.17中填出七大洲的名称。⒉让学生在课件上练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填图⒊用自制的七大洲的几何图形,再给定了南北回归线、赤道、00经线、1800经线的情况下,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拼图。〖备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以下问题,也可将以下问题放到该节的第二课时去〖读图回答〗①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②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③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④赤道穿过了哪些大陆?穿过了哪些大洲? ⑤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什么?⑥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什么?⑦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⑧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⑨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答案〗①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北美洲;②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③南、北美洲;     ④穿过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穿过了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⑤亚洲、太平洋;⑥大洋洲、北冰洋;⑦欧洲、北美洲;⑧南极洲、北冰洋;⑨南极洲、北冰洋。板书展示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  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⒉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从大到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515.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