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_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二课时)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课时)

一、设计思想

通过读图分析,边读边画,并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训练的方式,形成铁路干线网络,同时结合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列车时刻表和认识高速公路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2.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四、教学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本列车时刻表,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准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特点等资料。

教师:中国铁路分布图,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青藏铁路”录像,同时响起歌曲“花儿与少年”。教师提问:刚才看到的是哪一条铁路的建设?这段音乐属于在这一带广为流传的什么歌调?它主要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展示投影】展示“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图”

【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一起在图上找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在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铁路线的起止点及经过的省级单位和主要城市以及主要地形区。

【学生活动】1.举例说明铁路线命名的方法。(以京沪线为例归纳:⑴以起止点城市命名。⑵以起止省区简称命名。⑶以起止省区简称和一个终点城市命名。⑷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如北疆线。从北京出发的,“京”放前,南北向先说北,东西向先说东。陇海线中的“海”指历史上连云港有“海州”之称)

2.师生一起找的同时,在地图册p30图上或课本p91图上依次用彩笔描一下。

3.注意总结铁路线交汇的城市。

铁路线分布有何特点?图中哪一个城市还没有铁路线相连?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设计】1.新疆乌鲁木齐一批长绒棉要用火车运往上海,应选择的最合适的铁路线依次是    、    、    。

2.广州一批日用工业品要用火车运往昆明,应选择的合适铁路线依次是    、    、    。

【学生活动】小组对照地图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进一步巩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每位同学对照地图在课前准备好的空白纸上,画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及经过的主要城市。

【学生活动】略。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

【教师指导】展示学生成果,师生共同纠正出现的错误。

【教师承转】铁路客运,列车时刻表对旅客显得很重要,请带来列车时刻表的同学解释它的用法。

【学生活动】学生提出的疑问先让部分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针对个别同学提出的问题让其解答(如里程的算法、时间的计算、小箭头表示的意义等),教师做最后总结。

【教师承转】我们对铁路干线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公路与内河航线。12

【展示投影】“中国主要公路和内河航线”图

【教师引导】1.公路线与内河航线分布各有何特点?为什么?

(指导学生结合地形与气候知识回答)

2.图中高速公路分布有何特点?请走过高速公路的同学介绍它的特点与作用。(也可指导学生读“阅读材料”和图4.5)

【展示投影】“中国主要航空运输图”和“中国主要海港和航海线”图

【教师引导】主要航空线和航海线分布有何特点?

【教师引导】综合以上几幅图可以看出,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线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指导学生结合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资源分布与地形等方面思考)

【展示投影】图4.4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教师引导】结合该图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的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组选1~2名代表发言。(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

【教师总结】我国的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西部地区交通相对落后,交通运输线少,但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面貌将发生很大变化。

八、评价建议

评价时重在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我国的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是否形成了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的空间分布概念。

九、教学后记

1.对于p89图4.4不能一开始就用,因为图太复杂,大部分学生有点茫然,应分解用。

2.对“五纵三横”铁路线必须强化练习才能牢固掌握。

3.注意对图4.6纠正错误。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508.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