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侨乡是哪里_第九节“东南侨乡”——福建省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一)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二)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了解福建省各主要沿海城市的分布,并总结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
教学难点: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
教具及设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0.5课时
 
新课导人: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浙江,继续沿海岸线南行,就进人了福建省。让我们一同走进福建,了解福建。
    对福建省“自然环境”进行讲述时,可运用“中国政区”图和“福建省地形”图,提出下列问题:
    1.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
    2.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福建省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
    3.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4.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由于学生前面已学了多个省级行政区划的自然环境,对读图、析图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问答让学生了解福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陆地上分别与我国的浙江、江西、广东为邻。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讲述福建的“森林资源”时,指出福建省是我国第四大林区,森林覆盖率高,竹林面积广。其次,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瓜果、茶叶、名贵药材来展开教学,进一步强调其丰富的物产资源。
    讲述福建的“海洋资源”时,教师可略讲,因为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其地理位置,知道福建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因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在讲述福建省作为我国“著名侨乡”的省区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请学生朗读教材p.48正文第二段。
    2.提问:福建省的旅外侨胞和华裔大约有多少?(1000多万。)
    3.讨论:广大侨胞和华裔是如何促进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
    4.教师用多媒体保件展示出以下提纲,然后逐条小结:
    (1)直接投资,缓解福建发展的资金矛盾;(2)智力支持,加快福建科技兴省进程;(3)贸易合作,扩大福建产品的贸易市场;(4)牵线搭桥,推动福建对外合作交流;(5)捐款捐物,促进福建公益事业的发展;(6)私人汇款,改善侨眷的生活生产条件。
    补充:华人华侨通过直接投资,缓解了福建发展资金的矛盾。改革开放20多年,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跃居全国前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大量外资。在这些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占近 l/3。华人华侨通过贸易合作,扩大了福建产品的国际市场。如 1999年全省进出口总额高达176.45亿美元,福建省的外贸出口额和国际市场份额有1/4强是海外华人华侨帮助实现的。华人华侨通过捐款捐物,促进了福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海外侨12
胞素有关心家乡事业建设的传统。如:到1998年,海外华人在福建的捐款物达60多亿元。华人华侨通过智力支持,加快了福建科教兴省的进程。福建籍的华人华侨中有大量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福建省就十分重视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成立了引进海外华人科技的专门机构,先后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约 3 000人次,极大地加快了福建的科技兴省进程。华人华侨通过牵线搭桥,推动了福建对外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海外关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搭桥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在投资贸易会上、在文化上都做了许多有益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华人华侨通过私人汇款,改善了广大侨眷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福建省的侨汇约占全国的1/4左右。
    讲述福建省“发达的旅游业”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请学生完成教材p.48活动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福建发展旅游业的其他有利条件。
    2.运用地图,要学生找出武夷山的位置,教师简要介绍武夷山风景区。
    补充:武夷山风景区红岩挺秀,碧水流淌,山水辉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风景区峰峦起伏,沟谷纵横,碧水丹山,环曲回抱,是典型“丹霞地貌”旅游区。林区野生动物达400多种,有“蛇的王国”和“昆虫世界”之称,生物资源丰富乃世界罕见。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目录》,成为我国第四个、世界第22个双重遗产地。
3、要求学生完成教材p.48活动题3,了解武夷山地理位置,熟悉从北京到武夷山各主要交通路线。
    在讲述福建“发达的沿海城市”时,可放映展示厦门、泉州、漳州的风光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要学生完成教材p.48活动题l,教师总结。
    课外活动:
网上搜集资料,了解福建籍的侨乡有哪些?著名的华侨及他们对祖国建设做出的贡献。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448.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