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北京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章  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教 学 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3.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分析北京成为功能齐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原因。
4.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5.运用地形图、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能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市的主要公路和铁路干线名称。
能力目标:
本节主要采用“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方法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大量的阅读文段、景观图片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
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难点:
1.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恰当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如,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查阅地图册p17,复习沿海15个省区的名称,引入新课
“ 祖国的心脏”—北京市 (板书)
二、 新课学习:
(一) 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位置、地形、河流:
教师指导: 读图p30图2-1《北京地形》
学生活动: 完成p30“活动”no1、2读出北京位于哪一个地形区,并分析得出地形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市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华北平原西北部。
2、 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北京之夏”
教师指导:分析北京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特征。
学生活动: 读图,分析得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教师小结归纳:温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
(提问):我们到北京旅游选择哪个季节?
(二) 北京的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师生互动:阅读p31“天安门广场”,要求根据课本内容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简图。 (略)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天安门广场的象征意义。
2、 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中心:
学生活动:(1)阅读p31教材内容和p32“阅读“内容
(2)查阅《地图册》p19《北京主要文化机构和设施》
教师小结归纳:北京教育、科学、文化发达,集中了百余所高等院校和图书馆,博物馆等众多文化场所。
3、 全国的交通枢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学生活动:(1)、查阅《地图册》p20,了解北京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交通枢纽。(2)、阅读教材p32“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地读册》p19《北京市区主要旅游景点》
师生互动:阅读教材p32-33正文内容,明确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三) 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学生活动:1、阅读p3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内容。 12
2、分析归纳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和人文环境问题有哪己方面?
师生互动: 结合教材p33“活动”no1内容,探究出解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技术措施、行政手段、法律法规等方面)
三、小结课堂内容,突出重难点。
四、知识反馈,练习巩固:
1、教材练习p33no2。
2、随堂练习
一、 填空题
1、 北京市是我国的-----、-----、-----、-----、对外交往等中心。
2、 北京市位于----平原的西北部边缘,---- 山以南,---- 山以东地区。
3、 通过北京市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 线、---- 线、---- 线和京包线等。
二、 选择题
1、北京市地区属于( )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京市列入世界人类遗产清单的其中有( )。
a、 明代长城 、故宫 b、天坛、燕山 c、明十三陵、永定河 d、密云水库、颐和园
3、北京市目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绿化减少b、交通堵塞、水资源匮乏 c、气候恶化、面积减少
d、住房紧张、绿化增加
 
●板书设计
“祖国的心脏”----- 北京
一、 引入新课(略)
二、 学习新课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 北京的地理位置
2、 北京的地形特征
3、 北京的气候特征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人文环境)
1、 全国的政治中心
2、 全国的交通中心
3、 全国的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
4、 全国的经济中心
5、 国际化大都市(1)历史文化名 (2)现代化大都市
(三)、北京市的环境保护
1、 环境问题
(1) 自然环境问题
(2) 人文环境
2、环境保护的措施
五、个性练习设计
1、 从自己的家乡到北京,可以选择哪些交通工具,具体路线如何?
2、 查询有关资料,写出北京的主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新闻出版社机构等名称(不少于10个)。
3、 搜集北京各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课余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444.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