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西双版纳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丹徒区高资中学     罗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

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地图:这是哪个省?(云南)

云南著名的 风景名胜区是什么?(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

视频:西双版纳的景观,引导学生思考,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西双版纳。

引导:为什么西双版纳会形成这样独特的风光呢?

指点江山:在地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印度洋、孟加拉湾、太平洋、北部湾、

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云南、横断山脉、澜沧江

分析西双版纳的地理状况:(板书)

地理位置——云南南部

      邻国——老挝、缅甸

海陆位置——离海洋不远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以南

植被——热带雨林

地形——河谷谷地和丘陵

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澜沧江-湄公河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

出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

提问: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分析边探讨。

学生讨论,教师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

投影:“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

读图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过渡: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这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

提问: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出示图片“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并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讨论。(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

过渡: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

提问: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学生: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学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

图片: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123

提问: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学生:泼水节)

请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展示相关图片

图片:傣家竹楼

提问: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分组讨论)

投影:“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

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提问;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是什么?(旅游业)

小结: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西双版纳的特色旅游还有什么?(风景游、风情游、田园游、边境游、探险游、过境游)

讨论:旅游业能带来哪些好处?

学生思考:假如高资镇开发出一处旅游景点,面对大量的游客,你认为应该发展哪些行业?(交通、餐饮、旅馆、商业…)

(带动其他行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收入增加,居住环境更优美,生活更丰富多彩)

讨论:发展旅游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近几年,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下滑趋势,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周边旅游景点纷纷出现;(2)景点分散,没成规模,接待也没国际化;(3)不法商贩诱客购物,影响声誉;(4)生态环境压力较大;(5)一些景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

引申:镇江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三怪”“三山”)

你觉得镇江旅游业发展状况如何?你有何有益的建议?

[反馈练习]

1.判断对错(对者打“√”号;错者打“×”号)

(1)欢乐的春节是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2)竹楼是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住宅样式。(      )

(3)美丽多姿的孔雀舞是云南西双版纳傣家人喜欢的舞蹈形式。(      )

(4)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景观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的结果。(      )

(5)我国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地区是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

2.列举题

(1)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①            省;② ——            省的              地区。

(2)西双版纳最著名的热带雨林植物有:①               ,②               ,③                  ,④                  。

(3)西双版纳可爱的热带雨林动物有:①               ,②                  ,③                  ,④                  。123

答案:1.(1)×   (2)×   (3)√   (4)×   (5)√

2.(1)海南   云南   西双版纳

(2)望天树   板状根   独木成林   绞杀植物

(3)亚洲象   绿孔雀   长尾猿   长嘴犀鸟

欣赏:孔雀舞

教学反思

     我们通常的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地理教学模式与活生生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日益疏远,让学生难以适应复杂的竞争激烈的现实世界。从课堂教学情境化和生活化的角度出发,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导入:本课是关于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及其发展情况,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通过我的了解,学生在语文课上已学过了西双版纳,对此已有所了解。因此,可以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切入本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并思考“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景及其形成原因?第二,我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创设出教学内容就在自己身边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三,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假如高资镇开发出一处旅游景点,面对大量的游客,你认为应该发展哪些行业?”“针对镇江的旅游业,你有何有益的建议?”等,创建开放性地理课堂。使地理教学紧贴学生的现实生活,并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269.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