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轻松度过话题作文的审题关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陵县一中 薛峰
概要:本文针对话题作文出现的审题误区,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总结出做话题作文审题的步骤,以希望对广大的师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话题材料 提示语 作文要求 步骤
以“话题”作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已有四年的时间了,虽然在2004年的高考中有个别省份出现了非话题作文的形式,但以“话题”的形式进行作文命题的大的趋势是不会在明年的高考中出现大的改变。毕竟,话题作文还是有其他的命题形式所不具备的优点。现在,在社会实践中还没有出现一种较话题作文更先进的命题形式,近一两年在高考中不会出现大的变动,几成定局。
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中,明确提到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审题的能力,“能根据命题要求,运用适当的文体,围绕一个中心,把你的思想感情(健康的)通过明白通顺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但在高考中,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因理解与命题要求相偏或相背而导致作文失分,而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那么,对于话题作文而言,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不偏题或跑题呢?
我们先看一下话题作文的构成。人们一般把话题作文分为三部分:一是话题材料,二是提示语,三是作文要求。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为例。话题材料是智子疑邻的故事;提示语是话题材料与作文要求之间的那一部分,是对材料进行阐释的部分;注意的内容便是作文要求部分。既然话题作文有这三部分组成,那么,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就特别关注,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三部分谈一下如何审题。
(一) 话题材料
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话题材料与写作的中心立意没有任何关系,话题材料只是起一个引发考生思维的作用,考生可以不按话题材料提供的内容进行构思;另一种认为话题材料与写作的中心立意关系密切,立意应从话题材料中来,不能脱离材料另起炉灶。两者的分歧就是就是话题材料对文章的立意是否有用。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妥的地方。
我认为,话题材料与写作立意之间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不必一概而论,因为在实际的考试作文题目中,确实出现了这样的两类作文,一类是材料与立意关系不大或完全可以脱离材料去立意,如:2004年高考全国四、辽宁卷、湖北卷、湖南卷、广东卷等。其实,这类作文从本质上讲,更接近于以前的命题作文;另一类是材料与立意关系很大,绝对不能脱离材料而另起炉灶,如:2004年高考全国一、全国二、全国三、天津卷、江苏卷等。这类作文更接近于以前的材料作文。
(二) 提示语
这是话题作文中审题立意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小部分组成:一是话题材料与话题语之间的联系语,另一部分是话题语本身,即:“以‘什么’为话题”。但有一些话题作文没有联系语,仅有话题语,如2004全国二、全国三。如果有联系语,这时考生要多加注意了,一般的具有联系语的作文题目,其立意大多从联系语中就可以提炼出来了。如:2004浙江卷中的立意完全可以从联系语中的来。
对于话题语,我们有可以分为两类,即关系型和非关系型作文。所谓的关系型作文就是话题语有并列的短语组成,如:“平凡与自豪” 、“人文素质与发展”;非关系型作文就是话题语有一个词语组成,如:“买镜” 、“家庭教育”。对于关系型作文,我们在立意的时候要注意:既然话题语是一个并列的短语,因此,考生要把两者兼顾起来,不可偏颇,如2004年重庆卷的话题语是“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考生在立意的时候,既要提到自我认识,也要谈到他人期望,不要仅谈自我期望,也不要仅谈他人期望,两者在文章中的比例应该是一样的。对于非关系型作文,我们在立意的时候需要对材料和联系语进行划分,看它是定向型的作文题目,还是非定向型的作文题目。定向型的作文题目就是话题语本身已经对考生的文章的立意有规定,考生只能写正面的立意,而不能反其意而用之,如2002年的高考话题是“心灵的选择”,我们只能写积极健康的话题,而不能黑暗面,因为“心灵”决定着你的立意。再如2000年和2001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都是这样的情况。非定向型作文就是话题语没有对考生的立意有所规定,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如2004年高考湖南卷的话题语“家庭教育”,就可以从家庭教育的弊端谈起,也可以从家庭教育的作用谈起,只要与家庭教育有关就可以说是合题的。
(三) 作文要求
这一部分有不少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经常被忽略的,因为平常的练习的时候,每一个话题作文的作文要求是差不多的,所以,练习多了就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了,这是很要不得的,考生要以防万一要是作文要求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而不知道,导致失分,如2004年上海的作文要求明确规定“诗歌除外”,这在话题作文文体自选的大趋势下很容易忽略的。所以,作文要求忽略不得。
再者,在作文要求中,还隐含着一些审题的信息,如出现“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这样的话语,也就在另一个侧面给我们告诉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文中引用的材料与我们的立意关系不大,完全可以抛开,仅凭提示语就可以立意了。
(四) 审题步骤
以上我们对话题作文的三部分做了具体的分析并指出了审题时的不同作用,下面我们就谈一下,在审题时的具体步骤,希望能够对广大的考生有帮助。
第一. 分析话题语是关系型作文还是非关系型作文。如果是关系型作文,我们就确定出这种关系应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如果是非关系型作文,我们就确定出是定向型作文还是非定向型作文。
第二. 看一看有没有联系语,能不能仅根据联系语就能确定出主题。如果非关系型作文进一步确定是不是定向型作文。
第三. 确定出文章主题和材料的关系是不是很密切。如果密切,那么我们就要确定出在材料所揭示的主题是什么,如果话题语是关系型作文,进一步确定是什么关系,如果是非关系型作文,再次确定是否是定向型作文。
第四. 确定作文要求对文体有没有要求,最重要的看一下对话题材料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确定材料和立意的关系。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