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评课教后反思】《等待》作文讲评(教案)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陕西省西安中学:李飞武
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要求学生必须重视“文以载道”
2.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比较、讨论中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思维。
3. 迁移目标:写作时要注意量体裁衣,扬长避短
教学重点
在比较讨论中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
教学难点
写作时,要注意量体裁衣、扬长避短
教法
比较、讨论、点拨法
采用由学生讨论评议的方法进行评议,先让学生讨论审题和立意问题。明确应该怎样写和写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争论中提高审题和立意能力,然后再评议具体作文,以提高作文技巧。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发表主见,进行归纳小结。
学法指导
比较感悟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课题,摆出上次作文题目及要求(用投影仪)
作文: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诗人高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有些事还是急不得……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
(系陕西渭南市高三统考作文题)
二. 选读中等作文《期待辉煌》
让学生参与听力训练、思维训练
a.注意筛选信息
b.思考文章优劣得失
三.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利用中等作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讨论,研究该作优劣得失。老师也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指出在写兴趣爱好时,必须积累一些折射兴趣的“专业术语”,才能体现文章的厚度,并指出防止题材“撞车”的方法及思路。在争论中提升了学生立意层次,在切磋中提高了学生思辩能力。
注意:
1. 参与人数应多一些
2. 参与口语与思维训练,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a.注意表述是否简洁得体
b.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3.要抓住文章的关键
4.教师要迅速根据学生发言作简短评述
四. 教师小结同学的发言,谈上述作文之优劣得失:
1.文章是生活的反映
2.“专业”术语体现熟知兴趣
3.强调避免题材“撞车”
五. 教师读优秀作文《等待一杯清茶》
六. 让学生谈优等作文优在何处,并让习作者自己谈谈看法
七. 教师简评:
1. 情真辞切,平淡之中见真情。
2. 结尾余韵绵绵。
八. 教师读自己下水作文《品味等待》
老师应试图打破教师朗读范文后讲解写作方法的传统讲评模式,在汲取了湖南名师杨初春作文讲评的经验后,给予了针对性的改进,使之更具科学性和个性化,注重了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内涵。
九. 学生谈本节课的领悟
注意: 强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十. 教师总评:话题作文力求扬长避短。
学生作文: 等待一杯清茶
西安中学 赵昊
结束一天学校生活的洗礼,回到家中已是疲惫不堪,无心向学了。但每当我走近书桌,看到妈妈早已精心准备好的一杯清茶,立刻又用功起来,仿佛听到妈妈那温和的责备伴随着茶水蒸发的热气在我的耳朵里徘徊--但,这已是过去。
自从爸从外面带回一个女人后,性格温顺的妈便被扫出了家门……后来,爸和妈终于离婚了。
似乎从来都是父母不和,孩子遭殃。自然,我也不例外。妈走了,我的一切都理所应当的由那个女人接手。爸是高干,整天都在忙着干他的事情,很少回家,这便使在家的我吃到了苦头。那个女人当爸在家的时候,温柔贤淑,而爸一不在,便肆无忌惮的打牌、喝酒……甚至有时几夜都不回来。
虽然钞票塞满了我的口袋,但怎么也填充不了空虚,掩盖不住痛苦。为此,我开始学着妈妈为自己冲了一杯清茶,依然是那张书桌,仍旧是那种茶叶,然而可以冲散的已经不是我的睡意,而是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我的心凉了,从此在下课热闹的操场上已经没有我,满面笑容的孩子已经不再是我……但学校的同学并不理解我,总以为我是在耍酷,这使我和同学之间开始有了隔膜,我也终日眉头紧锁,不言不语,整天心不在焉,所以我的学习成绩开始直线下降,慢慢地因为空虚,一些恶习也渐渐地形成了,比如打架,逛网吧,抽烟……我开始变了,变的坏了起来。
后来,爸爸关于这些事情和我谈了好多好多。
但都没有什么成效,因为爸爸根本不知道我等待的是什么。
我等待的只是一杯清茶。
教师下水作文: 品味等待
陕西省西安中学 李飞武
等待,是一个充满期盼的词眼,是一首飘荡着神秘色彩的乐曲,它像一位画师往往能制造出一幅幅令人思索的画面。
等待,在有些人眼里被奉为至宝,如"守株待兔"者;等待,在一些人眼中被视若敝屣,如"揠苗助长"者。事实上,过分看重或极力轻视等待,都是失之偏颇的。
徜徉在历史的长河边,就会发现:等待的画面是相似的,但结果却未必相同。
正因为有了等待,才有了楚庄王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正因为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耐心等待的佳话,才有诸葛亮与周瑜演绎的"赤壁大战";
正因为积极地等待时机,才有蒙哥马利指挥的击溃"沙漠之狐"的阿拉曼之战;
同样是因为等待,却有"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的大败的结局;
历史有相似的一幕,因为格鲁曼元帅固执地等待命令,才有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
历史警示我们:等待,不应是无奈的徘徊,而是积蓄能量,积极捕捉转瞬即逝的时机,争取实现美好的愿望。
事实上,强者的等待,在于汲取营养,蓄势待发,是火山喷发前的酝酿。
弱者的等待,像一片枯黄毫无生机的落叶,是一潭没有半点涟漪的死水。
智者的等待,是目光长远的准备。
愚者的等待,是坐失良机的根源。
等待,对强者和弱者的答案是公平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对待等待!
等待是一篇抒情的文章,等待是一首充满幽情的小夜曲。
《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妻子漫漫二十年的等待,让人钦佩不已,等待已深入她的骨髓,成为一种坚强的信念。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老人的那份等待,令人惊叹,即便是万分之一二的希望,也无法打消他顽强的意志。
《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千年等一回"的那份执著,常常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
的确,真情的等待,是心灵深处含苞待放的花朵,它散发着清新的幽香。
-
第十六讲_第十六讲 联想和想象(之二)详细阅读
在作文中怎样联想和想象呢? 首先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联想,就是要抓住事物之间的合理的联系。从春天想到青年就是抓住了二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可比喻、可象征的关系,就是合理的;如果从春天想到刻苦学习,就缺少二者之间的合理的联系,就比较不合理。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
-
第十讲作文唱歌|作文辅导第十讲 把人物活生生地送到读者面前详细阅读
写记叙文离不开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四种。 “磊磊,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爸爸,抽烟是有害的,香烟里有尼古丁,你要有毅力,就把烟戒了。” 这段话,既不符合孩子的年龄、身份,也没有表现出父子的不同特点、情态...
-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关子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目标 的对话详细阅读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二中七年级十四个教学班从2001年9月起,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用了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此,活跃在教改第一线的教师们经常聚在一起,或学习课程标准,转换理念,或集体备课,解决疑难;或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现将他们“关于新教材的思考”座谈纪要整理如下。一、新教材,...
-
[供料作文名词解释]题目,供料作文传神之睛详细阅读
供料作文,大都要求自拟题目,一个能恰当反映材料精神实质的好题目,或整齐和谐,简洁明快;或错落有致,风趣生动;或词句华美,文采斑斓,能令人顿生爱意。题好一半文嘛!若题目草率拟就,平淡乏味,甚至错字迭现,语病百出,就会大煞风景,使阅卷者产生成见:标题如此,内容可想而知。 下面结合具体材料...
-
中考作文六个一工程|中考作文的六个“一”详细阅读
阅中考作文和阅平时作文有很大不同,中考作文的分数评判收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教给大家一些应试技巧,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叫“六个一工程”。 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这适用于自拟题和半命题作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也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拟定标题是学生遣词造句、...
-
材料作文审题技巧教案_材料作文审题技巧详细阅读
(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就是题) 不论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看图作文也属此类)。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
-
【党史故事100讲第十九讲】第十九讲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之一)详细阅读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
-
[作文结构模式]作文模式例解详细阅读
(两则) 【并列议论式】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结构模式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每段用基本相同句式交代分论点,三段构成排比。描述议论抒情结合。分论点三: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用排比句点题例文:《张开...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八讲 扩续缩改 衔接自然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扩写就是将一篇短文扩写成长文,必须要对原文进行补充、发挥和扩展。2、续写就是提供文章开头,由续写者沿着原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直至完篇的一种写作形式。3、缩写就是把一篇长文浓缩成短文。缩写必须忠实于原文,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原文的中心思想和要点,并要做到首尾连贯,结构完整。4、改写就是将一篇...
-
[素材积累及点评]“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作文教法探索详细阅读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常常出现认识的误区:重阅读教学,轻作文培训;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重积累,抓点评,重引导,抓互批,形成“积累——点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