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备考攻略]中考作文备考的审美积累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刍议——监利县朱河镇初级中学 李晓平
“文以载道”,文章为思想而写。作文是智慧地表达自己思想审美情趣的产物,它与人的知情意行相统一。“文如其人”,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制约甚至决定着其作文的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中考作文命题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检查的角色。试看2004年荆州市中考作文题:
我们学过的许多课文都表达着、表现着作者对“美好”的“感受”。春的温馨,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纯洁,白杨的力争上游、紫藤的万花灿烂、鹤群的飞渡壮举、三峡的奇丽、石潭的清幽、西湖的朝烟夕岚、满井的山光水色、鲁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笔下的纸船、莱蒙托夫的孤帆、玛丽•居里的信念、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白求恩的高尚纯粹、邓嫁先的忠诚奉献……这一切都融入了我们成长的历程。
现在也让我们来表达对“美好”的感受吧。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
显而易见,试题重在考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启示全体语文教师和考生在作文备考中要重视教材,善于从教材大量的文质兼美的篇目中发掘、积累,提高思想修养、审美情趣的材料。
一、积累人物形象,透视人生真谛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阶段。语文教材中众多鲜明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无一不闪烁着心灵美、性格美和言行美的夺目光彩,在他们身上体现着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体现着对生活、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为同学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
《散步》里的三代人相亲相爱,人到中年,自觉地赡老养幼作为应肩负的历史责任。《背影》中的父亲虽境况窘迫,仍故作轻松,拳拳爱心,催人泪下。《金黄的大斗笠》,雨密情浓,姐弟俩欢乐的笑声,纯真甜美。亲情给我们生活的信心,亲情给我们生活的快乐,亲情给我们生活的关爱。
小说《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散文《藤野先生》写作者的“弃医从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崇高精神。无一不诠释了那些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真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的陆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光照古今。
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幸福观、价值观,其善美丑,人生真谛无一不在。教材中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上得到演绎。在中考备考中有目地的指导学生将这些熟悉的形象归类、积累,对考生树立高尚思想道德,提升作文立意可算是一条终南捷径。
二、积累自然小景,提高审美情趣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山水,令人流连忘返;美的音乐,使人如醉如痴。同样,生动的景物描写,特别是美的境界往往一下就能迸发学生的美感。积累教材中写景篇段,不仅是培养其审美情趣,也是提高其驾驭语言文字,写作技巧的一种重要手段。
散文《春》可谓写自然景物的经典。朱自清先生简直把春写活写透写神了!绘春的五幅图画,一画一景一物,勾连映衬,烘托渲染,绿草茵茵,细雨绵绵,山花竞放,蝶蝶闹春。那清亮温馨的景色,那和平安静的氛围,描绘得传神入化,使人如临其境,美不胜收。
《海滨仲夏夜》,“在这优美的夜雨中……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这一部分描写了霞光、大海、星斗、灯光交织的绚丽多彩的夜色,多角度结合,抒发对大海喜爱,对幸福生活着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你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你听,“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大自然绚丽多彩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美的源泉,一篇篇佳作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瑰丽的自然美景画卷。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感悟美,陶冶美好的情趣,不仅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感情,同时,也为学生积贮了许多备考素材。
三、积累精词雅句,学会语言修辞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再现艺术形象的,它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读者的想象思维,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文章精当的遣词造句,恰切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作者意图。中考备考,积累教材中精词雅句,学习语言修辞,对学生作文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十分重要。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充满诗意、语言生动、意象美好、思想隽永的好文章。你看那开花的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观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它泛着银光,响着欢笑,吐着芬,溅着水花,不停地生长着,流动着……”这是开花的紫藤萝在整体上给作者的美感。从一朵朵小花去看,就又有所不同。你看,那“张满了帆”的紫藤萝,“帆”是小小的,“船”是尖尖的。“帆”色上浅下深,过渡柔和。“船舱”贮满琼浆,闻之醉人。作者诉诸视觉、听觉和臭觉成功的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壮美优、美相结合的有丰厚底蕴的紫藤萝之“象”。
《济南的冬天》一文里,不乏修辞绝好的佳句。“……给小山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叫你希望看见一点美的山的肌肤”,“就凭着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那里照个影呢?”景物本来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可是语言大师老舍用拟人的手法,拿它当人写,从而把济南的冬天摹状得秀美动人。
“问渠哪得清如汗,为有源头活水来。”语言课本是一个重要的积累资源。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有的文辞华美,有的意蕴深刻,在中考作文备考中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名家名篇,摘抄经典名句,从而积累语言,领悟真谛,提高审美情趣,在写作时达到运用自如,实现从“厚积”到“薄发”的飞跃。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