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79)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三明治人生
半年前,我乘巴士去法国乡间旅行。汽车要在一个小镇上停留十分钟,闲着无事儿,我便走进一家小餐馆。餐馆十分整洁,陈列台上有浓汤、各色沙拉以及咖啡、美酒。我想尝尝法式浓汤,便向老板点了一道。
“不卖汤。”“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
“对不起。因为您是搭乘巴士的人,所以,我想您还是随便点个汉堡包或三明治的好。不瞒您说,为了熬这汤,我花去了整整好几个小时,它的味道是全法国最棒的。面对这么好的美味,您却只能有几分钟来喝它,太可惜了!我决不会让您来糟蹋它的。”
我终于没能喝成这美味的法式浓汤。但我却是完全能理解小餐馆老板的。因为,在这位坚持不卖汤的老板看来,喝汤,是一件应该十分强调品尝过程的事情。汤中那丰富与细致的滋味,唯有你慢慢与细细地去品尝,才能充分地领略到。三明治算什么,人们吃它,要的不过只是尽快地填饱肚子这个结果罢了。
现代人的生活喧嚣而忙碌,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变得只重视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而往往忽视好好享受与体味人生那丰富的过程。他们的人生越来越像是一个在匆忙中被咽下的三明治,细细去品味浓汤的感觉,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了。
2、上帝的失误
礼拜日,一个修女和一位教士在打高尔夫球。教士第一次挥动球棒,球径直飞入了一个湖里。他说道:“该死的,没击中。”并用十分难听的话大声咒骂起来。
当教士第二次挥动球棒,球又落入了一个沙坑里面。“该死的,又没击中!”并在他气愤地咒骂中,又增加了另一些难听的话。
“你不应当在安息日说些诅咒难听的话语。”修女说。
但教士的手气总是很糟糕,当他把一个球击入树林里时,他又说道:“该死的,又没击中!”诅咒得越发厉害了。
“太可怕了!”修女说:“如果你胆敢再骂一次,我就要祈求上帝用一道闪电把你击死。”
教士丝毫不理,对准球一挥球棒,球落在一棵树上,被一个鸟窝卡住了。他喊道:“该死的!又没击中!”并咒骂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厉害。
突然间天色昏暗,一道巨大的闪电击中了修女。
这时只听见从云层里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该死的,又没击中!”
3、舌粲莲花
理发师傅带了个新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深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道:“花时间挺长的。”徒弟沉默不语。师傅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入屋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么?”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说:“动作挺利索,20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不知所措,无言。师傅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呢?”顾客听了,笑着告辞。
晚上打烊。徒弟胆怯地问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好话?我没一次做对呀。”
师傅宽厚地说:“不错,每一件事都包含了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言;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技艺日益精湛。
4、穷人的自尊
80多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沃尔逊小镇,涌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当镇长杰克逊先生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迅速拿到分到的食物吞嚼起来……这其中,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镇长,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我能为你干些什么吗?”
杰克逊笑了:“我给你们食物,并不是寻求什么回报,我只不过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而已,并不需要你们干什么。那位年轻人听了,并没有领情,“如果没有活儿给我干的话,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真的,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
杰克逊觉得这位年轻人很不一般。可是,又没有什么让他干,杰克逊只好蹲下来,让年轻人给他捶背。后来,年轻人被留了下来,杰克逊镇长把女儿也嫁给了他。
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
哈默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自尊。看来构筑成功的大厦,除了自信的水泥,自强的红砖之外,还离不开那种名叫自尊的钢筋!
5、勇气
19世纪,在英国的名门公立学校——哈罗学校,常常会出现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有一天,一个强悍的高个子男生,拦在一个新生的面前,颐指气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来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断然拒绝。高个子恼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领子,劈头盖脑地打起来。
旁观的学生或者冷眼相看,或者起哄嬉笑,或者一走了之。只有一个外表文弱的男生,看着这欺凌的一幕,眼里渐渐涌出了泪水,终于忍不住嚷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高个子朝那个又尖又细的抗议的声音望去,一看也是个瘦弱的新生,就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问这个干吗?”那个新生用含泪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吧。”高个子看着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从这以后,学校里反抗恶行暴力帮助弱者的善举也逐渐增多,两个新生也成为了莫逆之交。那位被殴打的少年,深感爱与善的可贵,后来成为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挺身而出、愿为陌生弱者分担痛苦的,则是扬名全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6、包容
俄罗斯有位女钢琴家,9岁时就很挑剔。有一次她远涉重洋到美国参加一项重大的钢琴赛事。这次比赛规格高,听众多,参赛选手也多,请来的评委都是极有权威的大家。但这位9岁的俄罗斯小姑娘一上台就觉得那个琴凳不合适,要求换一个琴凳。整个决赛场上,万名观众静悄悄地注视着那个大胆而挑剔的女孩。这时,若有一个评委对女孩延误比赛时间稍稍流露出不满,都有可能造成女孩演奏的失败。那些声名赫赫的评委们居然包容了女孩的挑剔,任其换了一个琴凳。出乎意料的是,俄罗斯女孩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听众包括评委在内都情不自禁地为女孩鼓起掌来。可以说,这次比赛中评委的包容,是人类艺术史上一次耐人寻味的包容。
7、大卫背上的伤痕
一位雕塑家得到一块质地非常精美的大理石。他觉得大理石非常适合雕刻一个人像。于是,他拿起了凿子。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用力过重,只那么一凿,他就敲下了一大块碎屑。雕塑家立刻停下来,经过三天思索,他决定放弃构思好的雕塑,因为他意识到自己难以驾驭这块宝贵的材料。后来,这块大理石被赠送给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用这块大理石雕刻出旷世杰作——大卫像。
细心的观赏者指着大卫背上的一道明显的伤痕,为其不能百分之百的完美而略感惋惜,并慨叹先前的那位雕塑家有些冒失。米开朗琪罗纠正道:“那位先生已经相当慎重了,如果他冒失草率的话,这块特别的材料早就不复存在了,而我的大卫像也就无从产生了。”“这么说,你还要感谢那位雕塑家?”有人困惑不解了。“是的,我要感谢他难得的认真,他的雕刻和放弃都是极其认真的。另外,我还要感谢他留下的那块伤痕,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让我的每一刀每一凿都千百倍地细心,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米开朗琪罗充满敬意地道出了他获得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汲取别人的教训,以最大的认真,去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
8、两个好听的传说
有两个好听的传说,与八仙有关。这是我小时候,我奶奶讲的。
其一: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求艺,惟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会变回石头吗?”汉钟离答:“会,但那是3000年之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后本想靠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回了石子,那岂不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仙。
其二:铁拐李骑着毛驴在人间闲逛,见到一个瞎眼婆婆向一位姑娘乞讨。姑娘端了一碗米饭给瞎眼婆婆,却在递给婆婆之前,又另外找出一个空碗,一口口将米饭塞进自己嘴里咀嚼一番再吐到空碗里,最后才递到婆婆手上。铁拐李指责道:“你怎能这样呢,将自己吃过的米饭给老人家吃!”姑娘道:“老奶奶的牙齿全部掉光了,我怕她被干硬的米饭哽着,只好帮她把米饭一口口嚼碎了……”——话音刚落,她便轻轻升上天空。她,就是何仙姑。
这两个传说我爱听,百听不厌。我奶奶说:“要成仙,就得时时刻刻在心里藏着一份善念。”我不想成仙,我也知道自己永远成不了仙。
9、幸福其实离我们很近
假如将全世界各种族的人口按一个100人的村庄按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个村庄将有:52名女人和48名男人;30名白人和70名非白人;89名异性恋和11名同性恋; 6人拥有全村财富的89%,而这6人均来自美国;80人住房条件不好;70人为文盲;50人营养不良; 1人正在死亡; 1人正在出生; 1人拥有电脑; 1人拥有大学文凭;……
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认识世界,那么忍耐与理解则变得再明显不过了。也请记住下列信息: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
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
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口袋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幸运之人;
如果你读了封来信,那么你刚刚得到了一个双重的祝福,因为有人想到了你,而你并不属于那另外20亿文盲。
所以,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
10、牛津乞丐也读书
2001年11月初到牛津,在市内各家新旧书店间淘书。从街上走过时看到一个戴帽子的乞丐,坐在地上,不顾初冬的寒冷,专心致志地捧读一部书。这个景象我还没有见到过,我施舍了先令和从中国带来的一枚银戒指,那乞丐点头称谢,我问他看的是什么书,原来是英国名家凡尔纳的小说。温饱都还不能保证,却照样需要幻想中的“环游地球”。我想,这个场景对于我们教科书上有关文学功能的教条说法,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反讽。
英国每550人印书一种,德国1050人印书一种,法国1600人印书一种,美国每4000人印书一种,中国每12000人印书一种。也就是说,每年读者需要的印书种类,英国读者比德国读者多一倍,比法国读者多两倍,比美国读者多几乎七倍,比中国读者多二十倍。在伦敦,阅读的需要,几乎像需要呼吸和吃喝一样,成为近乎本能的文化习惯了。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40)详细阅读
1、都是一家人 美国研究人员从来自世界5个地理区域的1056个人身上采集了DNA样本,鉴别了他们的“微随体”,结果发现,每个“微随体”有4-32个鲜明的类型。这意味着,世界上不同的人种虽然看起来外表差异很大,但实际上任意两个人DNA序列有99 9%是完全相同的。 每个群体都有一个很小的遗传...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19)详细阅读
1、“绿化”要打假 北京冬日的街头,尽管寒风拂面依旧,但举目四望,仍处处可见绚丽的色彩。海南的椰子树、江南的俏梅花、火红的枫林竞相展示在冬日的北京。只是这些景观是仿真的。对假花假景的崇尚,似乎正在成为城市美化的一种时尚。有学者呼吁:城市绿化也要打假。 对于这样一种现象,学者杨东平...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44)详细阅读
1、学会珍惜 一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他领着他访问了许多人。 在医院里,他们访问了一个百万富翁。这个富翁有好几套别墅,有好几辆名贵马车,还有上百个仆人和一二十个貌若天仙的情人。但是,老天似乎与他过不去,偏偏让他患上了不治之症,这个富翁说:“...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4)详细阅读
1、聪明的失误 70年代初 ,施利茨酿酒公司曾是美国第二大啤酒公司 ,仅次于安霍伊泽-布施公司。它的啤酒产销量都使它在全美啤洒业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施利茨酿酒公司不满于现状,认为它们的利润太低。为了提高利润,该公司改变了它的酿酒工艺,将生产时间从12天缩短为4天,大大地减少了生产周期。 公...
-
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125)详细阅读
1、哪有什么文化差异 麦克贝恩教授是兰开斯特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退休之后担任该学院的中国项目主任。既然是中国项目主任,麦教授能不能谈谈,有没有什么文化差异特别引人注目? 只见麦教授相当夸张地一挥手,说,哪有这回事?不是有人说中国学生总体而言比较含蓄,加上英语不是母语,总显得有些拘谨、...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94)详细阅读
1、王羲之学艺之谜 在王羲之的楷书作品中,以《黄庭经》最具代表性,关于这幅作品的创造还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山阴地方有一位道士,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也很想求王羲之给写一本《黄庭经》。他早已把帛纸准备好,但当时的王羲之已名声在外,这位道士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后来,经多方打听,道士了解到王羲之...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07)详细阅读
1、大师的隐痛 为了谋取生存的更大便利和事业的更大发展,杨振宁在1964年选择了美国国籍。为此,他曾经多次撰文,反复强调自己的无奈。 其实,用不着多加解释,世人绝对能够理解,尤其在国门大敞的今天,改变国籍已经成了某些“有志之士”的时髦。 但是对于杨振宁的选择,有一个人始终不能谅...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06)详细阅读
1、唯才是举的汉武帝 古训: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汉武帝时代人才辈出,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这与汉武帝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分不开。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武故事》里记载这样一件事:汉武帝到郎署见一老翁,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衣衫不整。武帝奇怪,一般郎官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这位须鬓皆白为什么...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1)详细阅读
1、寻找龙影 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
-
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37)详细阅读
1、经典谎言 网站:我们是免费的。 电信:我们是不营利的。 上市公司:我们不做假报表。 老板:我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女孩:这是我的第一次。 客车司机:准时出发。 公司职员:明天我就不干了。 商贩:大亏本、大出血、大甩卖。 影视明星:我们只是朋友关系。 政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