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15)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理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他都看到孩子们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说:“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这是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2、希望
一个试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3、路与方向
几个大学生结伴登山,天气突然变坏,却找不到路出山,所幸警察、驻军联合搜救,才免于山难。
“我们知道方向!”其中一个大学生躺在担架上对搜救者说,似乎觉得很不服气。
“只知道方向有什么用?”搜救者不客气地说:“方向固然可以帮你找路,但并不等于路。方向告诉你该往西走,偏偏西边遇到山谷,你下不去;方向又指示你往北走,偏偏遇到一条河,你又无法渡过。到头来,方向没有错,路错了,惟有活活饿死冻死在山里。”
在人生的旅途上,以为设定方向就能达到目标,却不衡量自己的能力,极可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4、建造自己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都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筑吧!你的生活是你惟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生命只有一天,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你创造的。”
5、选择最近的
巴黎一家现代杂志刊登了一个有趣的竞答题:“如果有一天卢浮宫突然燃起了大火,而当时的条件只允许从宫内众多艺术珍品中抢救出一件,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件?”在数以万计的读者来信中,一位年轻画家的答案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离门最近的那一件。
选择最近的,这就是成功的捷径。许多人难以成功,就在于考虑得太多,左思右想,患得患失,从而坐失良机,事与愿违。记住,盯住最近的、最容易的、最快捷的,那么你将唾手可得,轻而易举取得成功。有了一件小事的成功,就有更大的信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魄走下去,这样,一个个最近的、最容易的、最快捷的成功串起来,就是最远的、最难的、最麻烦的成功,自然也就是最大的成功。
6、可怕的经验
有一位母亲盼星星盼月亮只盼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一天,她带着五岁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问明来意后,化学家没有向她历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而是要求她们随他一起去实验室。
来到实验室,化学家将一瓶黄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面前。孩子好奇地看着它,显得既兴奋又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
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许多父母都容易犯下这个错误,他们总以经验来约束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孩子们也就习惯于接受现状而不敢探索创造,踏上的只是和父母同样的道路。”
7、人生哲学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迷倒了不少女人。某天,一名女子来敲他的门,对他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与坏处分别罗列出来,他发现,好坏均等,真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对女人的父亲说:“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10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了!”
两年后,哲学家抑郁成疾。死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注解——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生命也有保存期限,想做的事该趁早去做。
8、傻也是福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女士在夫君钱钟书先生去世多年后,还在深情地回顾着丈夫的傻相。若不是她说,谁会想到被誉为“人中龙凤”、拥有“20世纪中国最有智慧的头脑”的大学者钱钟书竟拙手笨脚到了“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小孩子那样一把抓”。在学问上,钱钟书是出了名的独傲自负,没几个人能被他看得起;但在生活上,却低能得让人不能想象,离开了妻子,钱钟书简直生活不下去。妻子临产住院,钱钟书像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苦着脸对妻子说:我做坏事了。原来是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妻子说不要紧,他也就真的放心了。随后又做了坏事,砸了台灯。下一次,又满面愁容说是把房门轴弄坏了。妻子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地回去了。在妻子面前,钱钟书真是憨态可掬,十足的一个傻女婿。
冰心的丈夫、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似乎比钱先生更“傻”,冰心让他到商店买萨其马(一种糕点),他只会像刚学说话的小孩子一样说“马”;让去买布料,说成是“羽毛纱”。冰心哭笑不得,说:“真是个傻姑爷。”过后,作成一首宝塔诗:
马
香丁
羽毛纱
样样都差
傻姑爷到家
说起真是笑话
教育原来在清华
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听后哈哈大笑,又凑了两句:
冰心女士眼力不佳
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
杨绛和冰心都是著名的才女,她们的傻姑爷又都是著名的学者,她们对丈夫的描述中,分明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两位大学者都傻得可笑而又可爱,傻得与他们的渊博睿智反差太大,让他们聪慧的妻子不能不在埋怨中生出怜爱。在爱人面前,他们毫无保留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本色,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傻也是福。
9、年是一种心情
对于年,我们除了从风俗、文化的层次来诠释它之外,是不是还有另一种解释,而且这种解释和它的重要与否没有关系?我想,年也是一种心情吧——企盼、兴奋、愉悦,此外,还有一些莫名的恍惚与忧伤。因为有着这样的复杂心情,人便翘首以待,而一旦年真的到了,在忙碌之中却又生了几分紧张,多出几许感慨。
我们需要年,需要一年中有这样几天特定的日子,能够让我们坦露出孩童一般的快乐,表达出积压已久的情怀。同样,也需要这样几天,让我们面对自己,感受与生俱来的那份迷惘,感受生命中那种不可承受之轻。年,与其说是一种仪式,还不如说随心而生,它仿佛就藏在时间的某处,在你的心情与它相遇的时候,它就出现了。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怎样过年,已经不再 是一个问题。
10、有一双“国手”会说话
绍兴市有个当地最优秀的手语翻译,名叫王丽娅。1989年,她作为被选拔出的惟一代表,进京担任全国残疾人汇报演出的手语翻译。没料到,这次担任手语翻译的经历,改变了她后来的事业方向。
那一刻,正为几位聋人姑娘的演出报幕的王丽娅,突然发现自己一向精通的手语,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聋人好像不灵了。几位聋人舞蹈姑娘打出的手语,也让王丽娅看不懂。她头一次认识到:手语跟健全人的口语一样,也因地而异,有“地方话”和“普通话”的区别。她决心将自己的工作重点从简单的手语翻译,转为对手语的深入研究中去。
王丽娅与手语结缘不是偶然的。从1956年1月她出生的那天起,她所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她的父亲完全聋哑,母亲仅有极微弱的残余听力,她要学习的第一门语言,不是说话,而是手语。
父亲王振道是绍兴市聋哑学校的创办人之一,他从小便注重培养孩子的手语基础:“手语不仅是聋哑人的语言,而且是正常人与残疾人交流的语言,是一种文化,它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也许因从小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王丽娅一直到7岁时都不会说话。多年以后,王丽娅才知道父亲给自己取名为丽娅的深刻含义。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要像当时的苏联女英雄卓娅一样,做一位勇敢的战士,做一位乐于助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17岁那年,王丽娅初中毕业,因成绩优秀被推荐上高中。当时,聋校一名老师因生孩子回家休养。聋校一班孩子不能一天没有老师啊,而当时懂手语的教师又一时难找。负责聋校教务管理的王振道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第二天,王丽娅对父亲第一次撒谎:“我没有被学校推荐上高中,让我试试代课吧。”就这样,17岁的王丽娅成了聋校最年轻的代课教师。
1984年,第六届全国盲聋哑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南方省市有两名手语翻译,王丽娅就是其中一位。
1988年,全国残联召开第一次残疾人代表大会,王丽娅再次应邀担任手语翻译。从此,她连续四届都被全国残疾人代表大会指定为手语翻译,并获得了“常任翻译”的殊荣。
2003年9月10日,全国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王丽娅再次被选为大会首席手语翻译。主席台上,她用灵巧的双手,丰富的表情,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大会的祝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残疾人的关怀,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位聋人代表,激起一阵阵狂风暴雨般的掌声。
王丽娅告诉记者,一些残疾人常向她反映,电视新闻中的手语是“花瓶”手语,根本看不懂。这说明标准手语和地方手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在,王丽娅最迫切的愿望是尽快研究推广国际通用手语,为北京奥运会培养特种翻译骨干。她为规范统一全国各地的手语而主编的手语教材即将出版。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40)详细阅读
1、都是一家人 美国研究人员从来自世界5个地理区域的1056个人身上采集了DNA样本,鉴别了他们的“微随体”,结果发现,每个“微随体”有4-32个鲜明的类型。这意味着,世界上不同的人种虽然看起来外表差异很大,但实际上任意两个人DNA序列有99 9%是完全相同的。 每个群体都有一个很小的遗传...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19)详细阅读
1、“绿化”要打假 北京冬日的街头,尽管寒风拂面依旧,但举目四望,仍处处可见绚丽的色彩。海南的椰子树、江南的俏梅花、火红的枫林竞相展示在冬日的北京。只是这些景观是仿真的。对假花假景的崇尚,似乎正在成为城市美化的一种时尚。有学者呼吁:城市绿化也要打假。 对于这样一种现象,学者杨东平...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44)详细阅读
1、学会珍惜 一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他领着他访问了许多人。 在医院里,他们访问了一个百万富翁。这个富翁有好几套别墅,有好几辆名贵马车,还有上百个仆人和一二十个貌若天仙的情人。但是,老天似乎与他过不去,偏偏让他患上了不治之症,这个富翁说:“...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4)详细阅读
1、聪明的失误 70年代初 ,施利茨酿酒公司曾是美国第二大啤酒公司 ,仅次于安霍伊泽-布施公司。它的啤酒产销量都使它在全美啤洒业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施利茨酿酒公司不满于现状,认为它们的利润太低。为了提高利润,该公司改变了它的酿酒工艺,将生产时间从12天缩短为4天,大大地减少了生产周期。 公...
-
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125)详细阅读
1、哪有什么文化差异 麦克贝恩教授是兰开斯特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退休之后担任该学院的中国项目主任。既然是中国项目主任,麦教授能不能谈谈,有没有什么文化差异特别引人注目? 只见麦教授相当夸张地一挥手,说,哪有这回事?不是有人说中国学生总体而言比较含蓄,加上英语不是母语,总显得有些拘谨、...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94)详细阅读
1、王羲之学艺之谜 在王羲之的楷书作品中,以《黄庭经》最具代表性,关于这幅作品的创造还留下了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山阴地方有一位道士,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也很想求王羲之给写一本《黄庭经》。他早已把帛纸准备好,但当时的王羲之已名声在外,这位道士担心王羲之不肯答应。后来,经多方打听,道士了解到王羲之...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07)详细阅读
1、大师的隐痛 为了谋取生存的更大便利和事业的更大发展,杨振宁在1964年选择了美国国籍。为此,他曾经多次撰文,反复强调自己的无奈。 其实,用不着多加解释,世人绝对能够理解,尤其在国门大敞的今天,改变国籍已经成了某些“有志之士”的时髦。 但是对于杨振宁的选择,有一个人始终不能谅...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106)详细阅读
1、唯才是举的汉武帝 古训: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汉武帝时代人才辈出,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这与汉武帝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分不开。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武故事》里记载这样一件事:汉武帝到郎署见一老翁,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衣衫不整。武帝奇怪,一般郎官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这位须鬓皆白为什么...
-
[写作素材集锦]写作素材专辑(21)详细阅读
1、寻找龙影 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然而...
-
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37)详细阅读
1、经典谎言 网站:我们是免费的。 电信:我们是不营利的。 上市公司:我们不做假报表。 老板:我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女孩:这是我的第一次。 客车司机:准时出发。 公司职员:明天我就不干了。 商贩:大亏本、大出血、大甩卖。 影视明星:我们只是朋友关系。 政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