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125)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哪有什么文化差异麦克贝恩教授是兰开斯特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退休之后担任该学院的中国项目主任。既然是中国项目主任,麦教授能不能谈谈,有没有什么文化差异特别引人注目?
只见麦教授相当夸张地一挥手,说,哪有这回事?不是有人说中国学生总体而言比较含蓄,加上英语不是母语,总显得有些拘谨、害羞么?麦教授非常肯定地说没有这回事,什么文化差异,哪里的学生不是一样?英国学生也很害羞啊,他们也会低下头回避老师的目光,这有什么奇怪呢?
他说,哪有什么文化差异,很可能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传说。早在1982年他就在中国人民大学上过课,40个学生一班,当时就发现其中至少四分之一的学生非常聪明,能提很好的问题,有一个学生甚至在下课后特地跑来向他道歉,原因是觉得自己刚才在课堂上的态度太直接、太尖锐!
这是好事,他对这个学生说。真的,他说,事实上他一直认为学者就是要提问,就是要用批判的眼光看事情,当老师的就是应该教会学生这种态度。
2、智慧门
(一)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洛古勒来看望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二)
有一个富人,害怕死后财产再无用处,因此想送一些财富给穷人,条件是只送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有一天,他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一堆垃圾上,就走过去送给乞丐100个金币。这乞丐不解,问富人为什么会送给自己这么多钱。当富人说明了原因后,这乞丐气愤地把金币掷还给他,说:“只有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
3、中国文学六大缺
10月9日晚,第一届中国作家“西湖论剑”在杭州拉开战幕。针对中国文学缺什么,六位剑坛坛主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陈忠实:缺思想力量 我认为中国文学最缺的就是思想力量。现在,就是普通公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这个社会的问题,如果作家的思想不能超越普通读者的认识,作品就很难摇撼读者的心灵。
铁凝:缺虚心耐心 我觉得中国的小说家缺乏对人生对生活的谦虚之心和耐烦之心。缺了这两颗心,就会看不到人内心的走向,更无法表述让读者信服的力量。
张抗抗:缺“钙” 这1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技巧,缺独创性,我们过去借鉴西方技巧,往往流于简单模仿。所以我说中国文学缺“钙”,我们要坚持独立的人格。
仲呈祥:缺评论体系 中国文学缺的是把美学体系和历史体系统一起来的评论体系。现在有利于创作繁荣的评论太少了,文学评论应该坚守人文立场,坚守学术操守立场,坚守道德伦理立场。
莫言:缺想像力 没想像力的文学像一条没灵魂的狗,找不到食物。现在的时代,作家很难经历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如果想像力缺乏,写出的小说就没有说服力,无可信性。补救的法子就是读报,从生活中获取想像力。
张平:缺理解 中国的作家之间缺乏相互的理解。各个作家年龄落差很大,产生差异是很正常的,对别人要宽容些。此外,中国文学还缺少对政治的关注和对现实的关注。
4、别再“位”了
位:量词,用于人(含敬意)。例如,诸位,各位,家里来了几位客人。
这是辞书上关于“位”的解释。
但一些传媒往往忽略这一常识,动辄在“坏人”或做了坏事的人头上安上一个“位”字。比如,“一位惯偷”、“两位歹徒”、“三位贪官”、“四位死囚”,如此等等。10月9日,李真因受贿贪污被二审宣判死刑,北京的一家报纸又在标题上送了这个贪官一个“位”字。
新闻讲质量,首先要重视“关键部位的”质量。一个“位”字,弄错了,就是一个大大的硬伤,当然就谈不上什么质量保证了。新闻讲导向,同样要首先重视“关键部位”的导向,你赠“坏人”一个“位”字,这个“向”,就“导”错了,会让人产生善恶不分、妍媸不辨的印象。其宣传效果,肯定很糟。
这个“位”字之错,不少人都撰文议过。这里再次提醒,请留神,请认真,再写到“坏人”时,请不要“位”呵“位”呵地平白给他们送“高帽”了。
5、世界五大旅游节
泰国宋干节 泰语中的“宋干”即“求雨”之意,每年4月13日至15日为宋干节。在举行仪式后,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国籍,互相泼水祝福。谁被水泼得全身湿透,谁就最高兴,因为得到了良好的祝愿。
日本樱花节 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樱花最茂盛最美丽的时节,故被定为樱花节,也是日本吸引游客最多的一个月。
美国辣椒节 新墨西哥州的哈奇市,将每年9月5日定为辣椒节,这一天,专门比赛烹制辣椒的技艺,品尝以辣椒为主要原料的各式菜肴,争喝辣椒汁和辣椒酒,并将参赛的优胜者名字载入城市史册。
德国基尔周节 基尔市位于德国北部,濒临波罗的海,每年6月13日开始举行国际性的活动周,为期7天。第一天晚上,市政广场点燃火炬,鼓乐齐鸣,总统宣布活动周开始后,广大市民与各国游客一起漫游街市,开怀畅饮,狂欢至深夜。次日,人们可观赏波罗的海的帆船比赛。
意大利狂欢节 起源于古罗马的农神节,现为欧美各国的传统节日,以意大利海滨小城维亚雷焦的狂欢节最为著名。每年2月中旬,来自意大利各地和世界五大洲的几十万游客,纷纷走进这个仅有6万人口的古城,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6、奇特的体育法规
德国:为了提倡步行健身,德国莫根市政府作出了一项新规定:凡在城区内一次进行35分钟以上或一次连续步行4公里以上者,均可得到一笔小额奖金或纪念品。
沙特阿拉伯:禁止下国际象棋,因为该国认为:车、马、象都可以进攻王和后,等于在鼓动大臣和军队刺杀君主,所以不能提倡。
法国:巴黎禁止在公园内溜旱冰。
美国:新泽西州长岛当局对跑步者颁布了一项法令:跑步时要排成单队,晚上跑步时不得穿反光的衣服,并由警方给跑步者发放许可证,违反交通规则的跑步者,将被处以250至500美元的罚款,或者拘禁30至90天。
7、航天一词是钱学森首创
《文汇报》10月17日刊登叶永烈的文章回忆说,1979年2月23日,钱学森在上海和我约谈时告诉我,“航天”一词是他首创。他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说,最初是从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得到启示。他还提出了“航宇”一词,亦即“星际航行”,他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详尽地论述了行星之间以至恒星之间的飞行。如今,如果说“航宇”一词对于普通百姓还有点陌生的话,“航天”一词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8、坦然走过乞丐
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脚的地方,却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地躲开。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
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您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您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抬起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她走开。
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
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当然了,也积极向正规机构捐助并期待他们的清廉。
9、马车声
一天上午,父亲邀我一同到林间漫步,我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
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他:“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我问他:“我们又没看见,您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每当我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越大。”
10、噪音危害
早在6千年前,古希腊就下令禁止人们在晚间喧哗哄闹。为了安宁,有7个国王曾定出法律把那些会发出噪声的作坊统统迁到郊区,违者处以绞刑,更重者处以五马分尸。
1959年9月17日,在美国中部一军用机场,10个人站在飞机跑道上,一架飞机从他们头顶一掠而过,只听他们惨叫几声;全部一命呜呼了。原来,这10个人为了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钞票,竟拿生命作赌注,参加了超音速飞机对人体影响的实验。凶手自然是丧尽天良的大老板,然而直接杀害了这10个人的罪犯却是“噪声”。
按声学医学规定,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叫分贝。一般人的呼吸声是10分贝,高声谈话声是70分贝,电视机正常的声音也是70分贝,汽车行驶的声音是80—100分贝,喷气式飞机的声音是140分贝。当噪声超过85分贝时,对人体的健康就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