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源自哪里_精彩,源自意外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求“最大公约数”一课,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我安排了以下一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36和54    6和12  

24和36    18和63  


    反馈时,发现李明等少数学生做错。在了解李明做错的原因时,同桌抢着插嘴道:“李明说,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太麻烦,只要把两个数相减,所得的差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话音刚落,全班学生一阵哄笑。我及时制止,并请李明具体介绍一下想法。他涨红着脸说:“从36和 54、6和12、24和36的最大公约数中,我发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8、 6、12,正好分别是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差。所以,我在求18和63的最大公约数时,直接把63减去18,结果却错了。”这一番解释,使我突然想到了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李明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叫做辗转相除法。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继续研究。我提议,为李明这种细心观察、大胆猜想的精神而鼓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备课时,我们尽管会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进行精心预设,但不可否认,不同学生面对同样的探究材料,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上面的案例揭示的是学生真实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不但可以用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还可用两个数相减。尽管辗转相除法不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李明的想法也仅是辗转相除法的萌芽,但这一片断的真正价值在于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 猜想的过程。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 此外,让意外生成精彩,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一种直觉感悟的能力,要能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651.html

  • 【根据音响编故事作文】《根据音响编故事》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的课堂教学,我设计了“任务篇”“联想篇”“写作篇”“修改篇”几个篇章,通过“设境激趣,启发探索,网上实践,课外延伸”的教学,行之有效地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为帮促...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_《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单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修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意外的惊喜英文|意外之处惊喜来

    [反思]   “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老师,我觉得你说得不完全对。”“老师,我有补充。”……面对这群越来越有主见的学生,为人师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将精心设计的教案进行到底呢,还是大大方方随着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深入下去?这是一个摆在教师面前的真实而严肃的单项选择题。...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纸船和风筝》课后反思]《纸船和风筝》反思

    最近参与学校竞赛课的准备工作,试讲两次,总觉得这节课在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方面还没有突出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这对于竞赛课来说等于缺乏杀手锏。关于开发课程资源可以说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焦点,在我的示范课、日常课中体现不少,对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等都较大的作用,构...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蜗牛》教学设计】《蜗牛》教学反思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但限于他们的观察水平,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蜗牛》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让学...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教学感悟_教学感悟

    作为教师,要保证自己在进入课堂之前有一个好的心态,而且每堂课后,最好作一次小结,或是说“课后反思”。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这堂课,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对于老师而言,“每堂课起码要对得起天真可爱的孩子”。我努力做到不把课前的心情带到课堂中,也很少把课堂中的心情带到课后。“学着爱上你的行业,...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新课改中教学行为反思

    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提问、如何讲解、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结合新课改背景下有些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如下:...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读《道士塔》有感]有感于《道士塔》教学中的困惑

    以前看到一个教育的寓言:跳蚤能跳多高。讲述科学家用一个实验说明了没有限制跳蚤能跳到让人意想不到的高度。引用这个寓言来阐述教育上的一个道理。似乎给学生压抑的便是教师的教和为检测教学效果的考试。如果没有了这两样的限制,学生也会像那跳蚤般能跳到让老师惊讶的高度。但是实际情况怎样呢?  笔者...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林黛玉进贾府》反思

    今天讲《林黛玉进贾府》,一节课的时间围绕四个问题讲了第一段。 第一是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是比较清晰的,学生可以容易地找出,所谓的路线图应该是由一些时间和地点的节点构成。“弃舟登岸”后由东向西先后经过“宁国府”—“荣国府”—“西边角门”—“一射之地”—“垂花门”—“抄手...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 【孩子能干的表现】其实孩子很能干

    原以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会,直到经历了这样几件事,方才发现他们很能干。 如:执教《小小的船》一课,一个创编想象是句子训练,孩子能说的令你意外,他们说:“闪闪的星星像宝石”。多贴切的比喻,这本事来自于电视:他们说:蓝蓝的天空像大海。这想象来源于听姐姐说。原来,他们不是一无所知...

    发布于:2025-07-0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