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我见小论文]作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兴趣引路,鼓励为帆,让作文走进孩子的心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作为最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的写作教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成为搞好写作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写作初始阶段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语文课程标准》每一学段的要求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了第三学段,才过渡到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乐于写作的心理呢?
一、先模仿再创作    
  模仿是创作的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创作。因此,从仿到创正是儿童学习写作的途径。教师引导儿童模仿范文,可以使他们从具体的榜样中了解如何写作,这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和心理水平。
  因为有样可仿,首先在心理方面他们就会感到很轻松,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第二自然段对卢沟桥狮子的形态描写很是形象、生动,结合着末尾的省略号,让学生明白还有好多狮子的形态没有写出来,请他们参照文中的句式,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仿写。因学生有根可寻,有样可照,再加上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写出来的形态比作者写的还有趣:有的小狮子眯着眼睛,张着小嘴,好象正打着哈欠,它大概是太困了;有的小狮子躺在大狮子的身上,好象在晒太阳;有的小狮子把身体缩成球状,好象在练翻跟头;还有的小狮子跟在大狮子的身后,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真让人羡慕……”经过大量的模仿训练,学生从大同小异逐步过渡到大异小同,此时,”百花齐放”的创造还会远吗?
二、多写自主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拟题,让作文选题更具个性化。而自主写作就是指导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因为拓展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放开胆子写,写作的兴趣自然会大大增强。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很快便学会了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这种由写作产生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并由此形成热爱学习的内驱力,这无疑对学生终身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放开手脚自由写作的机会。“这次习作不出题目,也不规定内容范围,请你自由写。”这样的习作,不仅学生们爱写,老师也爱看,他们一会儿带你领略大自然秀美的山川,一会儿又让你认识更多的人、体验令人难忘的生活经历,一会儿让你和他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品尝忧愁的滋味,一会儿又让你走入他梦想的王国,感受到未来生活的美好……
  这样,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写,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会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悦的事,从而爱上写作。
三、抓好小练笔积累
  所谓“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小练笔,有以下好处:1、长期系统的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一旦习作时需要,就可以随手拈来,灵活运用,从而分解习作的难度;2、小练笔的形式活泼多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害怕习作的心理;3、通过小练笔,可以使学生长期沉积在头脑中的感知记忆得以复苏,或喜或怒,尽情表达,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学完《峨眉道上》一文后,请学生把想对铺路人说的话写下来。在这样的小练笔中,学生把自己的感想与体会充分表达了出来,篇幅虽短小,但意义却重大。
  为了使小练笔更为科学合理,在表达形式和方法上可先要求写摘录式练笔,接着写记叙式练笔,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心得式、感想式练笔,通过抒情、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要的工作就是让小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并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长久的保持。不久你就会发现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写出的东西往往会让你怦然心动:“讲台上,教鞭、粉笔盒和黑板擦都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不知怎么了,我的鞋子被淘气的小河冲走了,爸爸说‘我把它拿回来。’嗳,他还真的把我那不听话的鞋子拿了回来。”“可是淘气的小钉子一点儿也不合作,一会儿往右倒,一会儿往左倒,一会儿往前仰,一会儿又向后伸个小懒腰。”“那蓝蓝的池水与天交相辉映,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宽阔舒畅之感。”面对这样充满童趣的写话,老师、家长要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表扬他们,夸奖他们,必定会使他们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丰富。如果他们不断地得到肯定,就会不断地增强自信,不断地期待有下一次的成功。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写作看作是一种需要,他们就不会觉得写作是件难事了,久而久之,他们会把写作和游戏、睡觉、吃饭一样,看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写作充满自信。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360.html

  • 精彩时刻生成失败_精彩“生成”就在一瞬间

    笔,我要给失学的儿童画一所美丽的校园,让他们在那里快乐的学习。” B生说:“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画一件厚厚的棉衣,她就不会在寒冷的冬天冻得瑟瑟发抖,哀哀哭泣。 C生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给失明的儿童画一双双明亮眼睛,让他们...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理性和感性的转换_转换角色,感性体验——《小镇的早晨》教学一得

    民、渔民上集镇摇船最方便。木船的橹声是怎样的,谁能学一学? 师:没听过?老师来学一学——“欸——吱——,欸——吱——”。我摇的船宽宽的,你摇的船——? 生:窄窄的。 师:我摇的船头平平的,你摇的船——? 生:尾巴翘翘。 师:我摇的船头尖尖的,你摇的船——?...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我想》教学设计|《我想》教学评析

    《我想》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充满幻想和想象的诗歌。用结构基本相同的四小节描绘了四幅画面,表现了美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最后两句巧妙结尾,浓浓童趣跃然纸上。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在该课的学习中,老师能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中国让养乌鸦吗_让“乌鸦”在诵读中“喝着水”

    学片断一: 师:(出示第一句话: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再说一说你知道什么。 (生读句子) 生:我知道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你能说一说口渴的感觉怎样? 生:口渴时我感觉很难受。 生:我口渴时会很着急,会忍不住想找水喝...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体验生活]体验生活 发现问题--《乌鸦喝水》教学反思

    可以,请说吧!” 生:乌鸦一定能喝到水吗? 师:你说呢? 生:昨天我做了试验,认为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 (这时许多同学大笑起来,我也觉得被他打乱了我的教学过程,差一点发怒起来,最后还是控制自己的情绪,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生:你们不信!让我现场做个实验给大家看看! (于是,他从抽屉里拿出两...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恐龙》读后感_《恐龙》教后反思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恐龙的喜爱之情。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在课前让学生们查阅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把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知识绘图并作简单的文字介绍。由于学生对此内容较感兴趣,许多同学都较好地完成了此项任务。然后我在课上讲解完第2、3自然后,让学生以“我是...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精彩缘udn]精彩缘何失约——《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点语句由表及里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极其注重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让学生体会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2、读悟结合,学习方法探究化。   让学生读中悟情,把尽量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丑小鸭》教案与反思_《丑小鸭》课后反思

    文本的价值观是生本对话的立足点。本课设计在触发文本灵魂处做文章。努力创设生本对话的广阔空间。如在学生感受丑小鸭的悲惨生活处,创设情境,铺陈丑小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挫折和磨难,让学生的心与丑小鸭的命运紧紧地相连。在体会悲喜变化的内涵时,我从学生课堂发言而来,把原文浓缩,串连成诗,给予学生语言实践,。最...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好的语感   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诗文虽然不长,但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本着学习是以学生为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发布于:2025-07-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