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道上》阅读答案]《峨眉道上》教学实录与反思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峨眉道上》教学实录
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峨眉道上》。大家都知道题目中的“峨眉”就是峨眉山,说到峨眉山,不知大家对它了解多少?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谈谈呢?
生:我是从电脑上搜集到的资料,我知道了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是西门。是我国装点风景名胜区和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生:我通过查阅《名山名水》一书还知道了峨眉山的海拔3099米,主峰是万佛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而且登临期间,可以西眺皑皑雪峰,,东瞰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四大奇观是云海、日出、佛光、圣灯。
生:我还搜集到了有关峨眉山的一个传说,传说,女娲补天时,……师:同学们已经养成了搜集课外资料的习惯,老师很高兴,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搜集了资料并作了整理。当然在老师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赵佳怡、吴月等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老师向他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将资料发送到老师的邮箱。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分享我的收获。
生:想。
师:好的,把我的快乐带给大家就变成了几十个快乐,我很愿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峨眉山。
(师出示电脑课件)
师:这是峨眉山的简介,谁愿意读给大家
生:读文字资料
师:(点击课件)这是峨眉山的地图,这是洪椿坪,海拔1120米,这里是 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峨眉山的最高点。
师:(点击课件,边配乐介绍)
(1)看,峨眉山巍然屹立,远处云海翻滚,多美啊!
(2)峨眉山上,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其间又不乏白云缭绕,真如仙境一般。
(3)这是峨眉金顶,鲜花怒放,像是要和那翻滚的云海比美,让人想起“巾帼不让须眉”的韵味。
(4)峨眉山中云绕万佛顶,这里就是峨眉山的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彩云环绕的万佛顶景观着实让我们着迷。
(5)这是有名的一线天景观。
(6)黄色的雄山,白色的云海,蓝色的天空,三种颜色交相辉映,让我们的想象任意驰聘,你会想到什么?
(7)峨眉山的夏天,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海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呢?夏天生机与活力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 展现。
(8)峨眉山的冬天,成了冰雪的世界,银装素裹,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啊”。
(9)峨眉佛光是峨眉四大景观之一。
(10)在峨眉山上观日出,挺立的松树,火红的云海,除了壮观,是否可以品出另一番独特的韵味呢?
(10)“这是峨眉晚霞”,“最美不过夕阳红”,这里的晚霞有着独特的韵味 。你看,夕阳即将落下,但他一点也不衰老,一丝也不知疲倦,他尽显自己的风采,因为他知道另一个黎明更在迎接它。
师:好了,同学们,随老师到峨眉山的世界里走了一圈,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生:峨眉山真是太美了!我没看够!
生2:我真想到峨嵋山上去看一看。
生3:我在想,只要有机会去旅游,我一定要去峨眉山,我要亲自爬上峨眉山的主峰,验证它的美。
师:是啊,一句话说得好“无限风光在险峰”,想要看到真么美的景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爬上峨眉山可不易,不信,你看看这里的路(点击课件,出示第一段文字)。谁愿意读。
生:读文
师:流利是老师给你读书的评价,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我特别注意到了“天梯”一词,我想峨眉山路太高太陡了。
生2:我从“吃力”“仰望同样也感受到了山的高、陡。
生3:我从“竖”体会到了山的陡。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两尺见方是什么意思?
生1:我知道,就是石板长、宽都是两尺左右,这样的路是很窄的。生:那厚度呢?
生:我觉得也应是两尺。
生:我觉得不一定,不过一定很厚,太薄是禁不住人们行走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量一量石阶的厚度,这一段还有感受吗?
生:“所谓路” 是什么意思呢?
生:所谓路就是不能说是真正的路,只能算作或当作路,书上说“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所谓路是那些石阶。”]
师:走在这不能算路的路上回是什么观受?
生:一定很累,我爬过新城西边的拐子山,那只是个小土包,就非常累。那这么高这么陡,路又窄,一定很累很累。
师:结合自己爬山经历体验去读书,读的身临其境。那就把你的感受融入到你的朗读吧!你会读的更有味理解的更深刻。其它同学边读边想象。
生:读
师:读的真好,其实老师知道同学们自学的收获体验,还不止这些!上节课结束时,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整理归纳后,发现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它将带动其它小问题,让那些小问题迎刃而解。(点击课件出示问题)。
“峨眉山上的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你也这样认为吗?
生:我觉得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默默地工作着,付出了很多辛苦,却从不炫耀自己,这样的人是无名英雄。
生: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们修路、铺路,为大家服务,他们是英雄。
师:你们都这样认为吗?谁也没有不同意见,那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才是英雄呢?他们为了祖国牺牲了生命,他们伟大所以才是英雄,而这些铺路人太平凡,太普通了,怎么能称之为英雄? 12
生:老师,我想反驳你的观点。我不否认黄继光等人是英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的确了不起,而那些铺路人虽然普通也可以说是冒着生命脉危险,在那么高,那么陡的山上铺路,而且背着那么重的石板,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多危险呢?怎么能说他们不是英雄呢?
师:听你这么一说,我的观念有点转变,但还是不服气,谁还能说服老师?
(顿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我想用文中的文字来说服你。文中说:他们为了别的欢乐和方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佩服吗?
生:文中的几个数字不知是否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二百多里”,“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汪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去的吗?
生:文中有句话写出了他们的不易。“他们在下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冲毁的的路”。这句话概括起来有四点:1、十多里外开山取石。2、凿成一块块石板。3、背上山走。4铺路,想想多不易啊!
师:谁能把同样的话用上“首先 然后 接着 最后”说一说。
生:说
生:老理由我想问问你:你说“董存瑞、黄继光是英雄吗?”那雷锋是吗?
师:“当然是”。
生:那么他为什么是英雄?
师:因为们们心中装着别人,而且做好事不留名,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生:那铺路人付出的辛苦不也是为了别人的方便与快乐吗》们们也冒着危险,付出了太多的辛劳,他们也是英雄吗?
师:你的步步追问,让老师心服口服,我同意你的观点了!他们是真正的铺路英雄。
难怪书上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点击课件出示大字):
1、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2、他们是给峨眉山铺路的人啊!
3、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你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发出感叹吗?
(生读)
师:面对这些无名英雄,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铺路人啊,我觉得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我佩服你们!
生:歇会吧,别累坏了身子!
生:我愿为铺路人喝彩!为你们献上少先队员的队礼。(点出课件,响起真心英雄)
师:此刻,我们都被铺路人的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他们是平凡人吗?而平实的言语行动中蕴含着至真至纯的美!想到了成龙的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让我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太多感动。。。。。。”现实生活中的无名英雄又何止铺路人?相信此刻你的脑海中一定又浮现了很多平凡的无名英雄的身影,你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了清洁工,他们用一身脏换来了万人净。
生:我想到了交警叔叔,严寒酷暑中仍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生:我想到了我们的爸爸妈妈。。。。。。
生:我想到了我们的老师们,我想对他们说声:你们辛苦了。
师:(点出课件,滚出字幕:向工作着的平凡人致敬!)是啊:平凡蕴含着伟大,伟大出身于平凡“让我们向所有的工作着的平凡人致敬!好了,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教学反思:
在准备课的过程中,自己感觉收获不少。
首先是选课文,说心理话,开始时,我并不是很喜欢《峨眉道上》这篇文章,我知道在文章还没有打动我之前,我是不能去讲给学生听的,因为那样也不会打动学生。所以我并不急着备课,而是一遍一遍的读书。然后我便去搜集资料,充实自己,搜集图片,观赏峨眉山的景色。在一遍遍的读书读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态度在改变。我渐渐的喜欢上了峨眉山,喜欢上了那些铺路人。于是我开始设计自己的教学。
教学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我想我的读书中的那些问题和困惑学生也很有可能经历,铺路人的生活离我们很远,走进他们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我将自己的学习体验融入到我的备课中。我想,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于是我准备制作课件,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峨眉山、走近峨眉山上的铺路人。当学生已经
身临其境时,我想让学生自由结组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为铺路人喝彩,激发情感共鸣,体会铺路人的精神。而教学到此并不应该结束,还应该再进行拓展与升华。我的想法是用音乐渲染,用语言感染学生。我是这样设计的:
(放《真心英雄》的曲子
师:此刻,我们都被铺路人的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他们是平凡的人,而正是平实的言语行动中蕴含着至真至纯的美,就像成龙的那首《真心英雄》中唱到的那样“……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而现实生活中的无名英雄又何止铺路人?你的脑海中出现了谁的身影?
学生谈自己脑海中出现的无名英雄并真诚的说上几句心里话。
最后,教师总结:“平凡孕育着伟大,伟大出自于平凡”让我们向所有工作着的平凡人致敬!)
接下来便是制作课件,对于我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摸索,我对制作课件的领域还很陌生,在杨主任的关注下、在刘继尧,董海江等同事的指导与帮助下,我的课件终于在我的手中诞生了。虽然课件略显幼稚,可我还是很高兴。我感谢他们。
“备课是讲好课的基础。”我再次深深体会到了这句简单而又真实的话。
课结束了,我听到了许多赞美声,可我深知,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要像老教师学习的地方还很多,那些期待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不应该停下自己的脚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77.html
-
什么东西吸引孩子_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详细阅读
。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让文字有灵性 “本色”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如何彰显自己的本色呢?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
-
[《钓鱼的启示》课文]我教《钓鱼的启示》详细阅读
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
-
小溪为什么会生病|执教《小溪生病了》课后反思详细阅读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在从脏到清的过程。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训练学生能连贯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文中的一些叠词用得很有特色,如:“清清的、绿绿的”我指导学生第一个字读得短促些,紧接着读第二个字,第二个字音节可以稍延长,“的”字要...
-
执教是什么意思_执教《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_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详细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除通过读、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 “加减法”寻规律,识字有效率。利用学生熟悉的部首,我们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了“青...
-
镇定的女主人原文_《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镇定的女主人》这课,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悬念,而要解开这个悬念,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形式。在创设了“眼镜蛇盘上脚”的情境后,引生入境,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情况紧急和女主人的镇定。尔后精读课文,体会女主人镇定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易于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当学生明白...
-
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电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运用指法。 教学设计: 二期课改后,新的语文教材在认识字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汉字的拼...
-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详细阅读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活跃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课堂变得热热闹闹。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体会,学生的看法多了,思考多了,但热闹过后总觉得在浅层表象后少了几分积淀。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
-
[一尊铜像还是一座铜像]《一座铜像》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
-
【如何讲成语故事】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详细阅读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仓库,对学生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讲成语故事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注意循序渐进性 开始阶段,可以先由教师示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