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案例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思辨、生成、体验、感悟——《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案例反思  
 
[教学片段] 

(学完课文第三段后) 

师:学到这儿,你们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既然爱因斯坦是一位最伟大的人,为什么他会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呢? 

(学生们思考后交流) 

生1:因为爱因斯坦工作非常忙。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1:我从课外书上读到的。 

师: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生1:讲了一个说明爱因斯坦工作非常忙的简短故事。 

生2:因为爱因斯坦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事业中,没有多余的时间讲究生活小节。课文中说他边
走路边思考着,说明他在争分夺秒地思考科学问题。 

生3:这么说,课文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他的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和小女孩交往,还要在路边等待
小女孩呢?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议论来了,有的惊讶,有的赞同,有的沉思)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有研究价值。你们就这个问题能谈谈自己的观点吗?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同桌讨论开了;有的同学不自觉地转过身去和后座同学一起讨论。) 

生1:也许爱因斯坦觉得自己的穿着打扮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 

生2:可能是这个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爱因斯坦,使得他很想从小女孩那里学点这方面的知识。 

生3:反驳道:那爱因斯坦为什么不请教大人,而要去向小女孩学呢? 

生4:也许是爱因斯坦想和小女孩交朋友。 

生5:反驳道:一位有名的科学家为什么不和大人交朋友,而要和一个小女孩交朋友呢? 

生6:我觉得爱因斯坦有一颗童心。(课文中说,爱因斯坦冲小女孩做了一个鬼脸)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读懂了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还透过语言文字知道了他具有一
颗童心。 

【反思】: 
一、在思辨中生成 

新课程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后现代课程理论视野中,课程就是学生在教育
情景中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个人体验,是学生不断创造和释疑的过程,课程意义的生成只能以学生个体独
特的真实感受为主要来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案例
中学生思考“既然爱因斯坦是一位最伟大的人,为什么他会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由此生成了新的疑问,“既然他的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和小女孩交往,还要在路边等待小女孩呢?
”在对这一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后,又有学生提出了反驳意见。学生思维活跃,在思辨过程中,生成了:质
疑——解疑——生疑的循环教学环节。学生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教师机智地捕捉住这一生成的教学机遇
,利用生成的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共同创造的舞台。 

二、生成中体验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指出:“读书要切记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又说:“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利益
,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案例中,学生就“为什么他会头发
蓬乱、衣衫不整呢?”这个问题,读出了不同的理解。又围绕“既然他的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和小女
孩交往,还要在路边等待小女孩呢?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展开讨论时,学生不是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观
点,而是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而新的疑问产生,学生受到了理智的挑战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学生
间的相互补充,学习内容不断变化,意义不断生成,当一个个问题水落石出时,又得到了积极的、深层次
的体验。 

三、在体验中感悟 

体验和感悟只能由自己获得,精神生命的拓展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在我们的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仅仅满足于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问题得以解决,教师以为我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则以
为我都会了。而稍显深奥一点的问题教师怕学生说不到位,有的故意回避,有的则教师直接说出来。案例
中,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教师并没有给出定论,只是通过教师的指路与引领,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
地产生学习的动力。课堂上教师把体验和感悟向学生自我开放,学生各自建构起对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思维和情感的碰撞,从而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这才是
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目的之所在吧。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60.html

  • 如何抓好课前准备_如何抓好课前预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提到预习,无非也就是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查一查字典而已。其实预习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预习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去读书 ,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我以前在第二课时上会下很大功夫,忽视了预习课的重要。现在我认为预习课就正如砍柴之前的磨刀功一样重...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评价用语_反思我的语文教学用语

    语文课堂中我却碍于脸面 , 吝惜赞扬之词 , 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 , 也只是用 “ 说得还是不错的 ”“ 对 ” 等稍微做些肯定。现在我已经知道 :学生与教师原有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 , 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 , 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 , 这可能...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如何训练语文语感]训练语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时,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2 、表情朗读,...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读后感】《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心得体会――要重视知识的积累

    教师日记不你象我们传统意文上理解的日记,老师的日记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如教学反思、听课记录等。这些本身就是对知识的积累。   荀子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总希望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融入一些新鲜的、紧扣时代的信息,使教学生机盎然,...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绘本《爱写诗的小螃蟹》|《爱写诗的小螃蟹》课后反思

    《爱写诗的小螃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小短文,通过前后小螃蟹两次哭的不同原因,让读者感受到真诚的欣赏与鼓励会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快乐。 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感情。   多种朗读训练穿插在教学中,有自读、男女生读、教师引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比如在理解白头翁是如何喜欢小螃蟹的诗时...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点面结合留住精彩公开课】留住精彩--听公开课后的反思

    求知欲强的孩子们。 二、注重朗读,感悟语言。   新课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如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课堂上,没有过多的讲解,学有过多的咀嚼。而是通过指导学...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四年级语文 绿 教学反思_对自身语文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不少新的理论、观念。 主要有:1、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2、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 3、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语...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反思|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一

    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学生情感评价】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 冰心《烟台的海》_《烟台的海》教学设想与反思

    教学设想: 《烟台的海》生动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课文在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且,语言文字非常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烟台...

    发布于:2025-07-2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