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翠鸟》教学实录|《翠鸟》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谈谈“导”的艺术

  创新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正向我们涌来,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的重建,使不少的教师感到教育教学工作上的茫然无措。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明显,一则,仍然存在教师“预设框框”,让学生往里“钻”的现象;再则,出现教师过于忽视“导”,一味强调学生主体,结果学生连基本的学习目标都没达到的现象;其三,出现教师将以往讲授的地方或要提的问题写在投影片、课件中,变换形式的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以上种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文章。学生当然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就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正所谓“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正确看待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悟”尤为重要。何为“导”?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的课堂运作在于“引”,“引而不发,跃入也”,既不是单一的由教师提供信息,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自读自悟,主动探求,从“学会”到“会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教师的“导”指引学生自读自悟的一点尝试。
  一、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自读自悟”指明思考方向
  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诸如此类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学校中教学时间的有限,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不同,一味的让学生自读,不可能马上有所悟。因此,教师应用引设式的利“导”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方向,使学生读有目的,思有方向,不至于走许多弯路。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重新思维,重新认识。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其教学重点是体会翠鸟高超的捉鱼本领。我设计了这样的“导”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翠鸟捉鱼动作的可爱?”将此问作为本节课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翠鸟的动作迅速、敏捷,眼睛灵活、锐利,小鱼的机灵以及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等等不同角度体会翠鸟捉鱼本领的高超,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二、迂回式的诱“导”帮助学生拓开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想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会产生两种情况:其一形成思维定势;其二广开思路。是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还是使学生广开思路,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胡同中时,我以“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谁的意见和她不同?”“还可以怎么想?”“从XX方面想一想?”等等言语来引导、激发学生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如:在《翠鸟》的教学中,学生体会“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由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一句时,开始,学生都只体会到翠鸟飞得快这一点,就别无他解了,我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读此句,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一句及简单的“导”,使学生的思路大大拓开,纷纷体会到“翠鸟鸣叫的声音很好听”、“翠鸟的动作不仅快,而且很轻”、“翠鸟唱歌一定很好听”、“翠鸟动作轻是怕把小鱼吓跑了”“翠鸟飞的速度十分快,我们眨眼得要一秒钟,眼还没眨完,它就飞到苇秆上了,还不到一秒钟”。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开阔起来。

  三、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成熟,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思维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一句话的意思上。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种表象思维上时,教师应利用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
  《翠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我在教学中没有将此句的写作用意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写翠鸟捉鱼的动作时,为何要将苇秆和水波也写进来?”使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理解文字内容向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上深入。
  四、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想像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潜在空间,也是理解感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启迪式的暗“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
  在教学《翠鸟》一课中,当学生读到有关翠鸟及小鱼动作的语句时,我引导学生想像“翠鸟这时会想些什么?”“小鱼为什么悄悄地露出头,它在想什么呢?”。丰富的想像为学生理解翠鸟及小鱼的动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五、点拨式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发现、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得更牢,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教师点拨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通过研读的过程,逐步学会如何读书和思考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师的“导”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的着力点不在于让学生获得和教师同样的见解,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会读书和思考。 12
  教学《翠鸟》一文中翠鸟捉鱼动作的特点时,我不是告诉学生其特点,而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发现和归纳出翠鸟捉鱼动作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导”“研”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读书,如何思考。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但如果没用第一个“教”,也无从谈“不教”。巧妙的“导”的设计是指引学生自读自悟地最佳途径,正确、科学的使用教师的“导”,不仅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力。教师“导”的艺术,将是我们要致力研究的问题,愿每一位教育同仁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艺术与学习方式。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57.html

  • [社会《端午节》教学反思]《端午节》教学反思

    在4月25日的片信息技术优质课选拔时上了《端午节》一课,现把点滴感想记录如下: 这一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四下)教材中,网络单元的第二课时,在教材中,它确定了两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确定相关主题;第二部分:查找整理资料;其中第二部分是重点,它又分了3个方面:1、确定主题后围绕主题搜集资料;2、建立好相...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动作。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考试反思]考试反思

    一个学期结束了,很有必要静下心来,通过期末考试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这半年的教学工作。   这次试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试,评价形式比较灵活,基本体现了新课标的评价要求。从考试成绩情况来看,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因为达到了全班合格的要求,也就实现了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但是和其...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写《草船借箭》读后感_《草船借箭》教后记

    教学相长有感   曾经听过同事之间互相打趣地说:“总教一年级的老师就是一年级的水平,我现在也就是五年级的水平而已……”当时只是一笑而过,只觉得这怎么可以,当作一句玩笑罢了!   而教过一轮又一轮了,对“教学相长”这样的道理也体会得越来越深。   对于女生来讲,不最喜欢看的可能不属《三国》了,所...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如何辨别下定义和作诠释】如何辨别“下定义”与“作诠释”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八种: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打比方、举例子。其中,学生在阅读中不太容易区分的是下定义和作诠释。 先来看看教科书上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解说: “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下定义,一定要准确,要讲究科学性。”“由于下...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600字_语文教学反思6

    立足基本点 初中说明文写作教学是以培养记叙能力为基础的写作教学新阶段。说明文的写作必须具备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这是写说明文的两个基本点和根本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切忌对学生泛泛要求,要以记叙为基础,用分解法突出抓好两个基本点。其一,文体特点要突出“说清楚。”首先着眼于说明文的科学性,强...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说明文的顺序教学课后反思_关于说明文教学的反思

    bsp; 在刚给学生们上说明文时,感到有点吃力,因为学生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文体很有适应,基础性的知识也很不理解,教起来认同感不强。于是果断停止课程的教授,总结《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说明文基础性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对说明文有了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才在学习时不感吃力。...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300字|语文教学反思3

    改变学生自主学习浮于表面的状况,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走向深入,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当前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绝对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音乐家与报童感悟|音乐家与报童

    教学实录: 我先揭示课题,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歌的歌词,我问学生谁会唱《卖报歌》,没人吱声。我叫了几个同学,都摇摇头,只好我唱了,我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啦啦啦……。”唱完,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下课了,几个同学围上来说:“老师,你唱得真好,教我们吧。”“好,学完课文,再教这首歌!”我答应了,...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 [《可爱的草塘》教学设计]《可爱的草塘》教学反思

    ——以读带讲有特色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离不开读,“以读代讲”必须形式多样地“读”,方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进而提高“读”的质量。在《可爱的草塘》这课中,我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品读等方式外,还采用了如下一些颇具特色的新颖的朗读方法。 1、手势导读。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

    发布于:2025-07-0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