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情习作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一、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是诱发学生真情习作的主线。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才能提起写作兴趣,才会“乐于表达”。
如今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好,有很强的优越感,课余时间的读物种类繁多、电视随心所欲,玩具天天出新,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写起作文来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不然,不少学生写起作文总是紧皱眉头,大有“无米下锅”之感。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观察生活的习惯,精神生活质量不高,不会生活积累,而传统的“奉命作文”又常常忽视这些。
作为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观察、发现、捕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物,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在一些司空见惯的地方,设定一个主题,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过的现象。学生此时的兴趣一定会空前高涨,当然收获不同,会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在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搜集信息。
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提供学习的手段,使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真情交流、感悟自我是燃起学生真情习作的火花。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像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像。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 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学生求知欲、表现欲都很强,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教师要合理引导,把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师生融洽,让学生心理安全。改善教学环境,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由以往居高临下转变为真诚与学生交流,由教育的操纵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尽量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扬弃强制性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世界本是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的内涵也不是惟一的,站的角度不同,可能发现的问题、思考的侧面就有所不同。教师以亲切的眼神去关注学生,以幽默的语言去激励学生,与学生交流、共鸣,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被人信任、被人承认、被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乐其学。
2、体验成功,让学生心理自主。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使他们能自由地思维,自由地表达,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中,从而使学生由成功的体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愉快的内心世界是产生力量的源泉。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有学生人格的自由舒展,才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才有潜能的迸发。
三、淡化习作技巧,培养良好习作习惯是加强学生真情习作的保障。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淡化了写作技巧训练,除了提出“根据需要,使用标点符号”外,仅在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出“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和“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没有了以往的“有中心,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有条理,按一定的顺序写;有重点,主要部分写详细,次要部分写简略;注意谴词用语,要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要通顺连贯”等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有利于学生良好以作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在指导作文教学时,应刻意培养学生规范写字的习惯;坚持课外阅读,坚持摘抄,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在积累素材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生活中摄取,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引领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一手材料,使学生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情习作。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45.html
-
什么东西吸引孩子_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详细阅读
。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让文字有灵性 “本色”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如何彰显自己的本色呢?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
-
[《钓鱼的启示》课文]我教《钓鱼的启示》详细阅读
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
-
小溪为什么会生病|执教《小溪生病了》课后反思详细阅读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在从脏到清的过程。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训练学生能连贯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文中的一些叠词用得很有特色,如:“清清的、绿绿的”我指导学生第一个字读得短促些,紧接着读第二个字,第二个字音节可以稍延长,“的”字要...
-
执教是什么意思_执教《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_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详细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除通过读、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 “加减法”寻规律,识字有效率。利用学生熟悉的部首,我们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了“青...
-
镇定的女主人原文_《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镇定的女主人》这课,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悬念,而要解开这个悬念,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形式。在创设了“眼镜蛇盘上脚”的情境后,引生入境,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情况紧急和女主人的镇定。尔后精读课文,体会女主人镇定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易于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当学生明白...
-
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电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运用指法。 教学设计: 二期课改后,新的语文教材在认识字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汉字的拼...
-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详细阅读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活跃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课堂变得热热闹闹。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体会,学生的看法多了,思考多了,但热闹过后总觉得在浅层表象后少了几分积淀。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
-
[一尊铜像还是一座铜像]《一座铜像》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
-
【如何讲成语故事】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详细阅读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仓库,对学生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讲成语故事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注意循序渐进性 开始阶段,可以先由教师示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