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语文课的反思作文|一堂语文课的反思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随着教改的全面实施,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新的追求。新课程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其实也是一次全新的考验。前不久,我上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第一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上课开始,我在简单介绍背景之后引出课题,然后同学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的问题有:1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2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3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接着,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初步感知课文。其中我安排了三次朗读课文。第一次,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次,让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这一部分学生的朗读方式很多,有一个人读的,有四人小组读的,也有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三次,是请学生帮助老师完成下面的板书:( )木匣→( )木匣→( ),让同学再一次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在完成板书的同时,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讲读埋木匣的部分,为了不使教学过于呆板,我没有逐段逐句来讲读,而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利亚怎样埋木匣入手。出示第二自然段,联系学生提示的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来找找木匣里的东西。其中,对于“小玩意儿”还展开了想象,“木匣还有什么东西?”学生的想象很丰富。第二步,是让学生来看看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我首先让学生找出用了哪些动词,学生很快找出了 “放、盖、踩、撒”这四个动词。然后请几位同学来读好这句话。接着请学生说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与前面问题相联系)学生回答他是个细心、善于思考的孩子。在这基础上请同学再读这一句,然后齐读。这样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在去读,那么学生的体会就更深刻了。
在讲完《科利亚埋木匣》之后,我让学生比较一下科利亚和他妈妈埋木匣有什么不同?学生也找了四处不同。之后,我又顺水推舟问:“那为什么他俩都把木匣埋到底下呢?“学生很容易的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联系刚才提出的问题)
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来画一画科利亚的木匣在哪里。这一部分其实也是为下一堂课作铺垫。学生兴致很高,大部分能准确地画出木匣在哪里。
这就是我的教学设计及大致的思路。
我市教科室赵主任也听了我的这堂课,并且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我这堂课作了全面深刻的评价。赵主任这种运用先进的理念的发展评价观,让我陷入了深思,使我不得不来重新审视我的这堂课,感触很深啊!
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线索
好的教学设计不应该是严谨的教学流程,更不应该是问答式的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单一形式。而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对当下实态的过程的有效对策。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线索的教学设计。
重审我的教学设计,如果我以学生当初提的三个问题为教学主线,紧扣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在课文中自己寻求答案,然后来讨论通过读课文你可以解决哪个问题了。这样就可以把埋木匣这一部分,在三个问题中得到讲解。既避免了学生过于被动,由老师提问学生找答案的局面,又使整堂课的内容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在展开,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得以融会贯通。
新的教育观认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自我构建的一种实践活动。有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教师所担当的角色:“教师的职责表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为,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这次课程实施的要求是改变实施的方式,其要点是构建起学生学习的方式。学习方式的构建帮助教师从教为主转到以学为主。学生有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到主动地探究知识。那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在其中也得以体现: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身心愉悦,学习的积极性强,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最后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以学生学习活动为线索,强调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实现主体参与教学事件的最佳整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啊!
二、教师深刻地把握教材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一条是提高自身的功底。我想这方面包含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基本功、语文素质、专业技能等,才能给予学生更多。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而到现在我们不得不反思:
教师有没有一桶水?即使有了这一桶水,那么是桶清水还是浑水?
重新审视我的教学设计;在第二次朗读课文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学生兴致很高,读的方式也很多。当我正沉醉在自我感觉不错之时,赵主任的点评一针见血点醒了我。是啊,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前后的逻辑性很强,我怎么能让学生东挑一段西捡一段地读,最后给了全体学生一堆支离破碎的东西呢?问题是出在我啊,我没头把握好教材的叙述顺序,更没有去思考这样的文章用怎样的方式来读更合适。
在讲读第二段时,我让学生来想象一下除了课文中讲的那几个东西外,科利亚的小玩意儿还可能有哪些?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都能讲出许多东西。而赵主任的一句话又问得我哑口无言:“课文主要是让我们了解科利亚是个聪明、善于思考、做事细心的孩子,你这一段的设计和课文的主旨有没有很大的联系呢?”对呀。既然和课文主旨没有太大的联系,花这么多的时间来讲读没有太大的价值的东西又有何意义呢? 12
教育活动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简单的“教”+“学”的活动,而是教育者→教育中介客体←受教育者。从教育活动的目的看,教的活动是为了学的活动,教育着具有引导受教育者活动的意向和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引导者一方发生了偏离,那么必将影响到受教育者,使之无法很好地完成实践活动。
看来,要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情体验。
新课程的理念,真让我如沐春风,它给了我甘泉雨露,它唤醒了我沉睡的教学思想和意识,它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教改天地,它将带领这支教师队伍走进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课程的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次考验,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它将是我全新的追求!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38.html
-
【《英英学古诗》课件】《英英学古诗》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静夜诗》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
-
[课改带来的变化]课改给我带来新的活力详细阅读
——经验总结 当我欣然地迈进新学期,在探索与期待中迎来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论的课改给我在课堂教学中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师生合作,增加感情,激发活力。在教学中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表演,一起做游戏。我可喜地发现,教师喜欢学生的同时,学生就感想感说,主动与教师交往,如我在执教《我要的是葫芦...
-
[拼音gkh教学反思简短]拼音gkh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拼音教学只有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了亲身的情感操作体验,他们才会主动、轻松、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尤其是“表音表形图”既表音又表形,这些插图趣味性较浓,又多是为儿童熟知的事物,易说易记,使学生从旧知或经验的...
-
【小班《小乌鸦爱妈妈》教案反思】《小乌鸦爱妈妈》教学案例与反思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乌、鸦、年、纪、事、可、爱、忘、记”生字。 2、 朗读课文二、三节,做到不加字、不漏字,练习不顿读。 3、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象小乌鸦爱***想法和做法,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懂得有爱心,从小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朋友,出...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反思]《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棉鞋里的阳光》这一课,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学习课文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为家里人做了什么事”?这个问题虽然简单易答,也确有孩子能列举出一两件事出来,可他们感兴趣的却是老师在生活中的事。 新课改开始后,我努力在课堂上...
-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简短]《四个太阳》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四个太阳》是小学语文一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从课文里,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适合背诵。 想像是创造力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像,同时适时启发学生积...
-
新课程改革案例分析题_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详细阅读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访谈式习作课。近一年来,我校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开放型创新作文教学研究。访谈式习作便是教师们设计的一种习作指导形式。学生们通过课前、保中或课后对中心嘉宾的访问以及相互间的对话交流,感受丰富的生活、精彩的人生和美妙的自然,有感而写。 这堂课之前,教师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摸底了解...
-
一年级《影子》教案及反思_《影子》课后反思详细阅读
本课学后,课文基本上能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白了“人”和“影子”“形影不离”这一重要特点。 二、通过图文结合,并抓住关键的词语,使学生明白“前-后”、“左-右”是两对反义词,而且还明白了它们也是表示...
-
[几字的笔顺]几个字的笔顺详细阅读
有些字的笔顺很容易写错。根据《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你写下面这些字的笔顺对吗?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这样容易把整个字写端正。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
-
【设疑诱发案例】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西门豹》反思详细阅读
所谓精心设疑,就是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的价值,更要让学生感兴趣。如:有位教师在讲《西门豹》时,在学生读书后,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了五个问题,但却又没有直接指向课文内容,都是旁敲侧击,效果不错。这五个问题是:1、读了课文你心中痛快不痛快?2、读了课文你心中有没有佩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