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绵绵的意思]《画意绵绵》教后记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所以人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先得有一桶水。”老师的这“一桶水”从哪里来呢?你固然可以正襟危坐、挥汗如雨地去钻研课本和教材教法,或者于忙碌的生活中抽一部分时间去高等学府进修深造。但几年的教书生涯使我感到,这“一桶水”并不一定非刻意寻求不可,它就融化在你的生活中,它与一个教师的个人气质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我上过一堂题为“想象和联想——从《画意绵绵》谈起”的公开课,连试讲的班级在内,四个班的授课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气氛活跃,思维充实。我愿就这节课来谈谈我对教师“源头活水”的一些看法。
公开课的流程大致如下。
预习课。发下预习资料(包括柯灵论散文的一篇序言、《魔鬼词典》词条集粹、当代诗歌两首以及预习思考四大部分),给同学一节课时间自学(以课内内容为主)。让同学自看《画意绵绵》,摘抄好词佳句,对与课文相关问题发表看法(形诸三百字左右的文字);同时布置两组同学课余排演小品,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每组由一小组长兼“导演”负责,负责组选“演员”,安排任务。
讨论训练课。我的语言串起整节课的三大环节,教学重点放在对想象和联想的认识和思维训练上。课的全过程可以这样简略描述:
开场白(教师)→①小品表演(两组)→师生评议(把握《画意绵绵》的主题,为想象和联想的引出和展开打下基础)→②关于柯灵论散文序言的讨论(引出想象和联想)→③有关的思维训练(分为口头练习和拟写魔鬼词条两部分,达到全课高潮)→归纳小结(师)→一生诵读胡适的《一念》(全课结束)
总结这节课林林总总的素材,尽管还谈不上广博,但它的容量肯定早已超越了课文“这碗水”本身的范畴,姑且借称为“一桶水”。这一桶水的来源我以为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一, 与教师个人气质和阅读习惯有关。
我曾一度喜欢赵丽宏的文章,他屡屡在文中提到对柯灵文字工夫和素养的钦佩,于是我会对柯灵的散文有一定的兴趣,并对其个人予以一定的关注,因此会选中《画意绵绵》。
我又是一个《围城》的热心读者和一个诗歌爱好者,所以为了让学生较为形象地理解何谓“联想”,我在课上举了《围城》中以下两段话:“方鸿渐看到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赵辛楣和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鸿渐是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读本……”所以我会在课的结尾拉来开白话新诗风气之先的胡适助阵,让他的《一念》为同学描述令人震惊的“想”的神奇。
二, 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验。
这一点体现在印发材料中柯灵序言的选择和思维训中口头练习的设计上。
以前曾听过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一节课,课的主题是散文的阅读。整节课几乎都由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来讨论发言,最后黄老师就是用柯灵的这段序言作了一个二、三分钟的小结,由此触发了我的起用之念。事实上此外我还曾两次接触到这篇文章,最早是在自己所购“艺术与人生”丛书之一的散文集中,它就是丛书的总序。另一次是在高三的模拟考卷里,作为一段阅读训练的对象。前两次印象是有了,但并未想到要用。
至于思维训练时,画出图形让同学自由联想和想象的小插曲,则得自特级教师程红兵讲授作文思维训练实录VCD的启示,它是不久前去无锡参加语文百校年会时购得的。
三, 主观有意探寻。
《魔鬼词典》曾红极一时,它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简洁精炼的词句,幽默活泼的话语风格,开阔的视野以及思维的深湛。为了让同学进行模拟练习,必须提供一些典型有效的例子,可一时竟无法买到此类书籍,后几经周折才在开张不久的美罗城四楼书城觅到一本《教育魔鬼词典》。我利用近一日的时间,通读全书,筛选出二十余条精粹之作,附于预习材料中。
四, 激发学生潜力。
教学不仅仅是老师个人的事,学生也可以教学生很多东西。这堂公开课上,小品表演和拟写词条引起了同学极大的兴趣,展现出了他们的潜力,从而使全体同学受益。几个班级的小品表演都有出乎我意料的地方。有的班级同学在表现毛延寿受贿的丑态时,用金币巧克力代替金币,边收边吃,同学一乐,印象深刻;有的班级同学吉他弹奏,打造现场效果;有的班级同学灵机一动,用水为“梵高”做出特异发型,塑造人物个性;有的班级同学场面宏大,参与面广,融入现代元素。各有其长。
这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我未对同学当堂写下的精彩词条作记录,留下他们思想火花闪动的瞬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我列出的“冰”、“家”、“书”和“运动会”等词条写下了新的注解,并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开发,相互启迪。
如果说要给学生一碗水须有一桶水的话,我想那一桶水里定应包括学生的一部分,而教师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心中的“水”流出来,灌溉大家共同的智慧之株。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人们纷纷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做出反思,思考如何打破沉闷,拓展空间,如何既教出老师的个性,又焕发出学生的兴趣,在一个融洽快乐的氛围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学生要长的茁壮,老师的“泉眼”绝不能干涸,但愿我的点滴感受能对众人有所助益。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241.html
-
什么东西吸引孩子_拿什么来吸引孩子—我教《月光启蒙》的思考详细阅读
。这也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让文字有灵性 “本色”一词在词典里解释为: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如何彰显自己的本色呢?就是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
-
[《钓鱼的启示》课文]我教《钓鱼的启示》详细阅读
课正式开始了。没有课件中的图片导入,我便用语言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课文《小猫钓鱼》给我们的启示,通过知识的迁移,来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接着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在备课时,发现学生的预习作业中对“放鱼”和“启示”这两部分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便将文中“父亲让儿子放鱼”时对话的...
-
小溪为什么会生病|执教《小溪生病了》课后反思详细阅读
《小溪生病了》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小溪从清到脏,在从脏到清的过程。在朗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不唱读、不顿读,训练学生能连贯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文中的一些叠词用得很有特色,如:“清清的、绿绿的”我指导学生第一个字读得短促些,紧接着读第二个字,第二个字音节可以稍延长,“的”字要...
-
执教是什么意思_执教《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_关于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详细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时,教师除通过读、写等方法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更要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使识字成为学生的乐趣。 “加减法”寻规律,识字有效率。利用学生熟悉的部首,我们可采取“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内容。例如,在学了“青...
-
镇定的女主人原文_《镇定的女主人》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镇定的女主人》这课,由于课文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悬念,而要解开这个悬念,我采用了变序教学的形式。在创设了“眼镜蛇盘上脚”的情境后,引生入境,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情况紧急和女主人的镇定。尔后精读课文,体会女主人镇定的具体表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易于突破难点,克服了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当学生明白...
-
看图说话学拼音|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并输入拼音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的击键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电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打字姿势。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运用指法。 教学设计: 二期课改后,新的语文教材在认识字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汉字的拼...
-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语言文字训练不要丢详细阅读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活跃了,活动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课堂变得热热闹闹。我们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可以这样理解,可以那样体会,学生的看法多了,思考多了,但热闹过后总觉得在浅层表象后少了几分积淀。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
-
[一尊铜像还是一座铜像]《一座铜像》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琅琅书声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每一次的朗读并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显悟”体现在每一次朗读我都预设了要求。如:读描写小于连姿态的句子,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形的写作方法。读课文的一、四小节,是为了让学生边读边思,针对这两小节内容进行质疑。读课文二、...
-
【如何讲成语故事】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详细阅读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讲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懂得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仓库,对学生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进行讲成语故事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注意循序渐进性 开始阶段,可以先由教师示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