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_《胡同文化》教学与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应用前面所学的概括要点的方法,概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
    2、感受京都文化气息,领略作者散淡情趣,咀嚼语言韵味,体味复杂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胡同文化的内涵。
2、揣摩本文自然闲适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设计:
1、从题中和文中读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
2、由“胡同文化”联想到“高楼文化”,作发散思维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课间:屏幕上出示课题、作者、背景胡同图片、背景音乐 (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导入新课
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同学们,大家对“文化”的了解有多少?从时间上看,古代有古代文化,现代有现代文化;从空间地域看,有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南方文化(海派)、北方文化(京派),海峡两岸有闽台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日常生活中,吃有吃的文化,穿有穿的文化,居住有居住文化,像永定土楼文化。可见,“文化”一词的内涵是多么的丰富。(课件一)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胡同文化》,(课件二)就是一篇诠释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生活有深刻的理解,感悟很多,他写的文章京味十足。本文放在第三单元“概括要点”之下,我们将通过它来进行概括要点的学习。同时感受一下京都文化气息,揣摩本文自然闲适的语言,领略作者散淡的情趣。
课前布置大家自读课文,从文中读出问题来,要求每人至少得提出一个问题,那么现在我们集中来展示一下,看看同学们提的是哪些问题。(投影)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概括要点来寻求解决,有的需要细细地品味鉴赏。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再读课文。(不确定因素)
二、概括要点,揣摩语言,体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复习:
    前面我们学习归纳出概括要点的一些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概括要点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学生回答,老师演示课件三)
注意题目传达的信息
注意上下文的联系(理清思路)
寻找关键语句(段首句、过渡句、修辞句、情态语等)
把握材料的作用
2、应用:
    本文题为“胡同文化”,那么,题目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有什么内涵?胡同与文化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题目中传达的这些信息,正是需要我们去概括的内容。
让学生寻找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从中发现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明确:第五段是将胡同的城建特点与其文化特点挂起钩来的段落)
   (1)自读1-5段,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概括要点的方法,边读边画出要点。(演示课件四)看北京平面图,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演示课件五)。
    胡同:方正——影响生活,影响思想     
             取名,多种来源
             数量多
             形成网络
             与四合院一体
     (2)、听配乐朗读6-12段,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同时品味本文语言的京味特色:(演示课件六)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是不是有所感悟,确实京味十足。请几位同学范读“虾米皮熬白菜,嘿!”一句,体味句中所传达的复杂情感(满足、欣赏,也有几分感慨)。那么下面再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胡同文化的特点。(演示课件七)
文化:封闭----安土重迁
             自扫门前雪 
                 易满足
             爱看热闹,不爱管闲事 12
             忍
(3)、读课文后三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留恋、怀旧、伤感;知道它必将衰败、没落,带有一定的批判意识)
三、讨论
    同学们今天学了这篇文章,对北京胡同的特点,对胡同文化的内涵,对北京胡同与北京市民文化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受、认识。你看,那方方正正的居住环境,它是那么深刻地影响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可见,文化的形成与居住环境的联系多么紧。我们要学会像作者汪曾祺这样善于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下面,我们由此再引申开去。大家想一想,今天我们生活在怎样一种居住环境中,这其中又是怎样一种文化?(老师相机诱导,学生各抒己见,演示课件八)
问题:“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比,哪一个更封闭?(演示课件九)
参考:“大杂院中最让人信服的是相互信任。一家外出,钥匙放心地放在邻居处,以备家人和至亲的突然到来。至于日常用的油盐酱醋,做饭时没有了,不要紧,直接到邻居家橱柜里去拿。
社会在进步,住了四十多年大杂院的我,搬进楼房后真不适应‘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环境。当然,这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者,如果您开门时忘记把钥匙取下来,那您可就留神吧,须知现在的兔子也吃窝边草了。”(作家徐城北语)
四、布置作业:
1、  课后练笔:(演示课件十)
    学习《胡同文化》的写法,以“××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课外阅读:
在课文以外找和“胡同文化”有关的素材,和同学说一说,借以印证或补充作者的观点。可在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或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找。
课外阅读参考篇目: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
《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
《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

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中有这样的设计: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读出问题来,要求每人至少得提出一个问题,上课后看看同学们提的是哪些问题,先集中展示(投影),学生提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需要进行分析筛选,将其中较有价值的、与本课学习关系较为密切的问题拿出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交由学生来讨论解决。由此想到,面对课时与语文学习量的突出矛盾,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新时代有创造力的语文人才。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现代文部分的教学,一定要做到少讲授,多讨论,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一定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发现、质疑、讨论,给独立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尤其是一些自读课文,一般只安排一课时,如果还是由老师在课堂上面面俱到讲,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183.html

  • [《广玉兰》的作者]《广玉兰》反思

    《广玉兰》一文是一篇状物散文,作者状物,原因是因为她感到了物的“美”,而借助于文字将这种美传递给读者。广玉兰,同样是因为它的美丽、高雅打动了作者,所以在教学时,我紧扣住“美”展开。因此,我对教材的上述处理只对了一部分。但是,事物的美丽是多种层面上的,有外型上的、色彩上的,更有一种事物潜藏在内...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写一个熟悉的人》教案_《写一个熟悉的人》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一堂网络教学实验课。课堂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学校校本资源——快乐作文网站组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三次引导学生点击网站专栏——“优秀作文”“作文教学”“佳作欣赏”,每一次的网络利用都有不同价值。学生在教师有的放矢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思...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1000字左右]语文教学反思1

    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以整体而言,语文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面对学生不懂文体,不会谋篇,词不达意,表达不清,错别字连篇等诸多语文能力的缺漏,人们在思考,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走出颓靡的困境?怎样才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需要?...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阅读教学教学反思|“阅读教学”教学反思

    现在我们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节课老师最多讲15分钟,剩下的要么是开展活动,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学。《 新目标英语》中每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我们现在一般都采用阅读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强调自学与合作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优化教学语言】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没有情趣,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开学初的一节语文课上,由于我感冒,声音嘶哑,我的激励性语言不够,学生的兴致也不高,整个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这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我注重在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语言...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合作要有实际内容]合作要有实效——《世纪宝鼎》教学反思

    通过《世纪宝鼎》的教学,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学生读课题质疑,提出:世纪宝鼎的“鼎”是什么,世纪宝鼎的样子又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学习,在反馈交流的时候,我觉得效果并不好。课后反思,我并没有真正弄懂“小组合作”的目的。如果这节课这样设计...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赏析古诗句子的三步走]学习古诗三步走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些诗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语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那么,如何较快地学习古诗,体会出诗中的美呢?   第一步、解诗题,知背景。   所谓“解诗题,知背景”,就是初学一首古诗,首先须从题目入手,了解诗人的...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教后记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初步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丰富的强烈特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语文快餐杂志|语文快餐——自主的体现

    时下,教学改革中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接着也便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的苦叹:“语文课没法教了”、“语文课不会上了”……我对此虽表同情,但更多的是为某些教师于当今形势的无奈,思想的守旧而担忧。   其实,今天的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空间,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难度的,课文里介绍的生活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陌生的。但是文章的主题思想中提及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学生而言又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好在文章里的游戏、知识等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可感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老师曾说:...

    发布于:2025-07-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