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反思】对新课标的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教学的新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真”字。
     一、讲究趣味性,“乐”中求真
    黑格尔说,人有一种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从而“实现他自己的冲动”。“例如一个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视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
     1、以新激趣。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新思想,描写新事物,出新题目,用新材料,让学生耳目一新,想写爱写,表达真情实感。如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动物玩具带到学校来,几个孩子凑在一起,要求孩子根据动物的性格特点编童话故事——如根据狮子凶猛,狐狸狡猾,小羊温顺,猴子灵活等编排故事情节。这显然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复杂心智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孩子走进了童话世界,跟小动物们同喜共忧,感到兴趣盎然,其乐无穷。
     2、以疑激趣。学生都有对没有定论的事物发表看法的冲动,因此,设疑也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疑问、有争议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写自己对疑义的理解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以奇激趣。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好奇心也是大多数学生都具备的,奇异、奇特的事物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写对事物的探求过程,或写奇特事物本身,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二、注重实践性,“动”中求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教师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营机制。让他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淡中找新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如果学生题材库充裕,随手拈来,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自然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综合性学生和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我们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抓住机会,自觉地历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重视开放性,“活”中求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文教学要实现在“封闭”转向“开放”,首先是教师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要立足课本,放眼社会。应该放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观念。二是作文内容向生活开放。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要引导学生到社会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生活的天地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也应当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也应当有多广阔。喜欢的游戏,做了写;平时的观察,记了写;生活的见闻,听了写;好看的书,读了写;精彩的电影,看了写。让孩子写出诚实的话,不要怕孩子写错了话。三是作文形式向多元开放,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开放型的作文教学课。如高谈阔论演讲课,读书心得汇报课,生活见闻交流课,情境创设写生课,奇妙想法评价课,读读听听修改课等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四是作文评价方法要开放。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评价的过程也应该是孩子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合作共事、共同提高的过程。这些“开放”,为孩子们提供了“活”的更广阔的求知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自主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不会是大话、套话。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9663.html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_《给予是快乐的》听课感受

    中王老师从整体入手,抓住关键词“惊讶”“又错了”“懂得了”组织教学,从而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文章的中心。 二、弄清思路,分好段落结构。   这篇课文的重点并没有写保罗怎么载着小男孩和他的弟弟兜圈的情景,而是详细地叙述了原因。保罗怎么会用新轿车载着他们兜圈的呢?情节是比较曲折的,叙述也是很生动的。...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余秋雨《道士塔》_《道士塔》教学感言

    很久以前听说余秋雨的>写得不错,借了一本,匆匆地翻了一遍,觉得有些快乐,也有些不快 也没继续深读,还给主人了 没想到他的>竟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 而我正教第三册 教学生读书可不是自己读书,那非细读不可了 可是细读之后,无端生出一些不快 不快有如下一些 一 文物外流不...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教材为凭借,但决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性能力寓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1...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新教材下的识字教学|新教材识字教学点滴谈

    中有读,读中有悟。在课堂上,识字方法不应是单调的,枯燥的。 (一)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于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于学生特容易出错的字,教师要用彩笔标出,例如:“鸟”、“太”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要将“、”用醒目的红色标出,...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北风和小鱼》教案]《北风和小鱼》一课教学反思

    号转化为图象,在他们脑海里浮现。最终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味,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启迪。新课程强调多维互动,体现对话课堂。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对话过程中,通过加动作、加表情的形式,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共同探究,真正地把感情激发了出来。使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_《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反思

    知规律,培养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完成课堂探究时,我利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建立了宽松的学习氛围。自主探究的课堂处处洋溢着师生民主平等的气氛,我用生动的语言、温柔的目光、信任的眼神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使学...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本,让对话更具活力——古诗《枫桥夜泊》一课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枫桥夜泊》描绘的画面,领略诗中悲凉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正如备课是预设的一样,学生们不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而且理解了诗的意思,领悟了诗人凝重孤寂的思想感情。可是就在理解诗意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对于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者描写...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看菊花挂什么科_《看菊花》反思

    《看菊花》这一篇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以“看菊花”为题,告诉我们“菊花”是主要描写对象,先交代看菊花的时间、地点、人物,接着写菊花盛开的情形,再展示爸爸看菊花的议论,最后点明“我看菊花的感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会生字,理解生词,读好课...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未来的衣服》作文|《未来的衣服》听后感

    昨天有幸参加了在海盐向阳小学举行的嘉兴市第九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语文专场,亲身体验了三位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展示课给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以极大的帮助,因为昨天上课的三位教师所上的都是平时我们不太愿意专注的说话课和口语交际课。教师们精湛的教学功底,无不让在座的几百位教师咋舌。   给我...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体现了冰心对春天、对儿童的赞美之情,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种感情,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紧扣一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一、在引出课文中心句: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后质疑“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儿处...

    发布于:2025-07-2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