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道《纸船》教学实录】《纸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授课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
2. 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读出画面、读写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情
师: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华山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时,自己却累花了眼苦驼了背。一天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日,两人在湖边散步,姑娘饿了,竟提出要他把他母亲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了。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母亲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不料在跨过小沟时,竟被杂草绊了一跤,将心摔出老远老远。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儿呀,快起来。摔疼了吗?”说话的是母亲那颗血淋淋的心。
如果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那么下面的报道却是真实的: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同学们,不知你在听到这些故事和报道时,你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或一句诗加以表达。
生1:母爱是最伟大的。(生含泪)
生2:让我联想到了一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班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声齐背)
(评点:由真情故事导入,营造课堂氛围,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师:是啊,母爱如春光,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世上没有一个母亲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可是作为孩子的你,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呢?(两三个学生举手。)
师:有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无一人举手。)
看来我们同学们平时把对母亲的爱是深藏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会沟通与交流。相信在这节课后,大家定会有所触动并有所行动。今天,我们就随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借助《纸船》与母亲倾情对话。请大家翻开书的131面,放声朗读《纸船》。
(评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自然引入诗歌殿堂。)
二、美教美读──入情
1. 读懂诗意
(生初读课文。)
师: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1:这是一个游子对母亲的思念。
师:从哪里看出的?请再读。
生2:结尾“1923年8月27日太平洋舟中”,表明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善于结合写作背景来体味诗人的情感。那么诗人是用什么具体意象来抒写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的呢?
生3:纸船。
(评点:关注文本,关注学生,读懂诗意是基础。)
2. 读出诗情
师: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浓缩在纸船里,同时还蕴藏在字里行间里。还有哪些词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请默读。
生4:“从来不肯”“总是”“仍是”“总希望”这些词语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执著思念。
生5:“至爱”、“含着泪”、“爱和悲哀”这些词语更是直接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师:你认为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这种感情呢?两人为一组互读,结合例句来谈谈你的体会。
(生互读。)
生6:要注意重音。
师:你能否结合例句给大家作一个示范?
生6: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
生7:他读出了重音。但我觉得读时语速还应再慢些、舒缓些,这样就能更充分地体会到诗人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
师:想不想试试,体会一下?
生7: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响起掌声)
师:诗歌,读准了节奏就读懂了诗意。要读出诗情,你觉得还应注意什么?
生8:还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情,想像自己就是诗人,进入诗的意境,读得深情、低沉。
(评点: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朗读体验代替了教师的架空分析;诗歌以读为本。)
师:是啊,入情才能入境。吟诗,就是要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来朗读诗歌。那么如果请你配上背景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乐曲或怎样的旋律?
生9:舒缓、低沉的,如《二泉映月》。
生10:我觉得《回家》好,因为这首曲子正好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师:我这里有三首乐曲,《二泉映月》《回家》《病中吟》。请你选择其中一首来配乐朗诵,表现诗的情感。
生11:我也选择《回家》来配乐朗诵。(生的朗读获得了全场掌声。)
(评点:伴着舒缓的音乐,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让人沉浸于浓浓的诗情之中。)
3. 读出画意
师:听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听时,请你发挥想像,结合自身经历,以第一人称将当时的情景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
生12:天风吹卷,海浪涛涛,一如我那波澜起伏的心。我此去远涉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我只有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啊纸船,你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你能漂入我母亲的梦中吗?(掌声)123
(评点:师生同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激发想像,创造性地再现诗歌的画面。语文是美好的。对话,使得语文阅读更神奇更美妙!你用心灵去阅读,就能走进文章的境界中去,就能读出文章的情趣和韵味,就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并逐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的阅读就应该是读者用心灵与作者、文章进行富有诗意的一种个性化的对话过程。)
4. 读写创新
师:大家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让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冰心的一个小故事!冰心小时曾问她的母亲:“你为什么那么爱我?”母亲回答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道理就这么简单,就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所以父母就得为我们操心劳苦!我是母亲的女儿,又是女儿的母亲,读了这首诗后我也禁不住写了几句诗来表达我对“母爱”的感受。
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雨伞”呢?请你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试着写一两句诗。
上学后,母爱   ,   ,   。
(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开始讨论。)
(评点:师生同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阅读既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又是教师与学生间平等的对话。)
生13: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
深夜里,母爱渗在被子里,盖着它,暖烘烘。(全场掌声。)
生14:饥饿时,母爱浸在饭菜里,嚼着它,美滋滋。
干渴时,母爱冲在牛奶里,啜着它,热呼呼。
上学后,母爱聚在唠叨里,品着它,爱切切。(雷鸣般的掌声。)
生15:求学时,母爱藏在书包里,背着它,沉甸甸。
调皮时,母爱藏在巴掌里,挨着它,热辣辣。(一阵笑声,长时间的掌声)
生16:上学后,母爱嵌在灯光下,看着它,心酸酸。
离家后,母爱镶在相框里,望着它,泪潸潸。(很多老师和同学感动得双眼湿润。长时间的掌声。)
师:这就是诗啊!是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母爱,每人的体验皆不同。
(评点:任何文章,没有阅读者的阅读,只是一个没完成的文章。正如易卜生的一句话:不仅作家在创作,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像诗人。富有诗意的个性化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
三、自由选读──怡情
师:刚才我们读了诗、品了诗、讲了诗、还写了诗。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下面请大家自由分组合作学习,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或最适合你的学习方式来自读“母爱”主题的诗歌,可选择自己平时积累或搜集到的诗歌,也可在老师提供的诗歌中去选读。
读 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讲 可以讲一讲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描述诗中的画面,或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问 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请求帮助解答。
写 喜欢写的同学,可以仿照诗人的写法写一、二句表达母爱的小诗。
唱 喜欢唱歌的同学,可唱一首与诗人感情相类似的歌。(《**的吻》《烛光里的妈妈》)
画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做 心灵手巧的你也可折一只纸船、一只千纸鹤送给母亲,写上你最想说的话。
1
母亲呵!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3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4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而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生自由选读,情绪格外饱满。)
(评点:始终以学生为本,通过自由选读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达到怡情目的。)
生1:我们这一组选择的是朗读、创作、折叠千纸鹤等学习方式。先由我给大家朗读第四首诗。
(生朗读。)然后请我们这一组的小诗人来朗诵她自己写的一首诗。
生2:(朗诵)母亲啊,母亲,
       我是禾苗,你是雨露,
       没有你,我怎得到滋润?
       母亲啊,母亲,
       我是河流,你是堤坝,
       没有你,我将流向何方?
(全场掌声)
师:不愧为我班的小诗人,与母亲的对话令人感动。那位同学的千纸鹤上面写的是什么?能告诉我们吗?
生3: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想回家。(男生哽咽)
师:情郁于中,发之于外。还有许多小组有不少的话想对母亲说,好!
(评点: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首诗激起了该校住读生的强烈共鸣,与母亲倾情对话。)
生4:我们这一组除了朗读、写诗外,还有画画、折叠纸船。下面就是我们集体写的一首诗:
爱是什么
春天说,
爱是一滴甘露晶莹,
在绿叶的清晨。
小草说,
爱是宽厚的沃土,
思恋在上面发芽生长。
风筝说,
爱是延伸到蓝天的云间,123
那凝望的一双双眼睛。
小孩说,
爱就是两个字,
那就是母亲啊。
(长时间的掌声)
(评点:学生不可低估!透过画、透过纸船、透过诗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师:是啊,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亲,就是爱的化身。
生5:我们这组还唱了《妈妈教给我一只歌》。同时我们也写了一首诗:
母亲
如果我是一棵草,
您便是一片土;
如果我是一滴水,
您便是一片云;
如果我是一片叶,
您便是一棵树。
白云因蓝天的衬托而美丽,
动物因自然的呵护而生存,
而我,因有您的爱而前进。
(评点:一旦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想像思维,便点燃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自己的心灵,与诗人、与文本、与学习伙伴展开富有诗意的对话,进入诗与我交融的诗化境界,便能自由地在诗人创造的的艺术世界和精神宇宙里翱翔!)
四、课后阅读──动情
师: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
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让我们将手中的千纸鹤、纸飞机载着对母亲的爱放飞吧!
生(齐说):妈妈,我爱你!(同学们纷纷把千纸鹤、纸飞机、爱心、纸船等投向讲台以及听课的老师们。)
(评点:诗传情。激情—入情—怡情—动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情绪饱满!)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116.html

  • 阅读《做什么事最快乐》_《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青蛙想清楚做什么事最快乐,便去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妈妈。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青蛙产生了做什么事最快乐的疑问。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分别写了小青蛙问啄木鸟、水牛、蜜蜂做什么事最快乐和得到的回答。第五自然段写小青蛙问妈妈做什么事最快...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爸爸的老师》主要内容】《爸爸的老师》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7个.  2积累词语5个.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再有成就的人,也是从小由老师教给他们知识,教导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成长的.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教学环节: 一 谈话引题 1 师: 小朋友,开学还不到两周,沈老师和你们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却知道你们...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梨花满咸阳》对公德的看法】《梨花满咸阳》教学案例与反思

    自从开始课改以来,常听到许多教师的抱怨:“这语文课到底怎么上?”、“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越当越不会上课了!”、“一上语文课,课堂上死气沉沉的,真头疼!”听着同行们的议论,我也深有同感。坐下来,经过静静的反思,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的回放着精彩部分。自己的语文课学生跃跃欲试的神态,使我翻然醒悟...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五彩池》教学设计_《五彩池》教学反思

    《五彩池》这篇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五彩池不仅形奇,色也奇。本节课,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感悟语言。...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学生丢三落四反思日记]关于学生日记的几点反思

    日记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而且能够培养 培养的学生的养成习惯和写作习惯 , 学生每天写日记 , 认真记日记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 在这几次检查学生日记的过程中 , 总结了几点反思 : 教师对日记的重视。如果教师经常检查学生的日记,在学生的日记里加几句评语,...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开启什么之窗|开启“创新”之窗--《识字4》教学片段反思

    师:我们读懂了儿歌,背诵了儿歌,了解了课文中可爱的小动物。课前,老师也去观察了这些小动物,还拍摄了他们活动的情景,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的观察成果?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蝌蚪、蜘蛛、蜜蜂、知了活动的情景。) 师:小动物们的活动可真有趣啊!你们能不能学习课文编编儿歌呢?选自己喜欢...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成语的教学反思_“中国成语识字”教学反思

    中华汉字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揭示汉字独特的本质,构建儿童快速识字,大量阅读,高效习作的可操作程序创建中国文化语言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信息时工的呼唤。   今年我在爬犁小学任五年级班主任。我发现学生习作中错字 、 别字,病句屡见...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望月》教学视频_《望月》教学反思

    昨天,我应几个实习老师的要求上了一堂语文课。自我感觉不错,成功之处在于: 1、重感悟、抓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很强调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重感悟。这就造成一种不良的倾向:学生只是匆匆读过一遍课文,句子还未读通,教师就花很多时间让学生说感悟,往往造成课堂上的“死气沉沉”。但...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反思1000字左右】语文教学反思10

    一、用 心投入,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氛围   这节课,我始终不忘运用充满激情的鼓励语,调动学生朗读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不时安排“想读的,你就读吧”、“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简直...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 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落花生》教学随笔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课堂抓住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教师除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导入上下功夫,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是之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作为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每天面对着渴望求知的学生们,如果每一篇语...

    发布于:2025-07-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