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歌》]《识字7》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透视】
  “是对非,长对短……”这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识字7的内容,短短六行话,不仅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境,还蕴含着对对子的启蒙教育,真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传统蒙书的结构以及语言形式的借鉴使得这首对子歌节奏感极强,读起来韵味十足。良好品质的渗透又不愧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通过学习识字3,学生对对子已经很熟悉了,他们可以随口说出几句好听的对子,所以对这些好读好记的对子学生特别感兴趣。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潜能,锻炼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的意思。
  4、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5、感受对子这种语言形式的优美,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
【信息资料】
  1、图片、生字卡、小黑板、课件。
  2、学生搜集的对子。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对对子: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有趣的游戏──对对子,比一比看谁接得快,谁的对子美。
    (如:师:我说“云对雾”,生接:我说“花对草”。)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对对子、贴词语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认识生字,在乐中感悟了句子,积累了词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
  2、谈话: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评一评自己吧,要是实话实说噢!
    (学生畅所欲言,揭示本单元主题──我们都有好品质)
    导语引入:
    “你爱劳动,我爱集体,他很诚实。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都是好孩子。”
  利用本单元的导语引入新课──揭示主题──好品质、好孩子,体现了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组织教材”的特点。
二、自学
  1、借助拼音自由读:
    把字音读准,把对子读流畅。
  2、同桌互相读:
    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3、把自己读得不够好的字或对子多读几遍。
三、识字
  1、学生读对子,教师依次贴出如下几个对子:
    是──非     长──短     赞──嫌
    热情──冷淡   诚实──虚伪   虚心──骄傲
  2、摘掉了所有生字的拼音帽子,你还能读吗?读了上面六组对子,你有什么发现?
    (互相提醒注意“诚、实、招”读翘舌音,“赞”读平舌音。)
  3、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4、巩固识字:
   ⑴ 对对子:
     学生用手中的字卡,一生举起“是”,手拿“非”字的同学立刻举起字卡,以此类推。
   ⑵ 看图贴词语:
     图一:
     两支铅笔,一长一短。
     图二:
     两个小朋友,一个热情地招待客人,另一个脸上表情很冷淡。
     词卡:
     长、短、热情、冷淡。
     学生看图,将词语卡贴在相应图画的下面。
四、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6个字:12
    引导学生观察你觉得哪个字难写。
  2、引导学生将字归类:
    本节课写好“冷、淡、情”3个左窄右宽的字。认真观察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其中的一个字,其余两个字学生自主练习。
  4、学生描红、临写,并展示写字成果。
  根据汉字的特点,将字分类指导书写,有利于学生抓住规律,把握特点,自主写字。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自己的板书示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老师把上节课结识的生字朋友藏在了下面句子里,你还能认识他们吗?
  小黑板出示句子:
  1、妈妈待人很热情。爸爸待人很冷淡。
  2、王晓红虚心好学,诚实勇敢,赢得了大家的赞扬。
  3、我们要向别人学习,用他们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课前复现上节课要求认读的字,并把这些字编排在句子中,意在让这些字和孩子们反复见面,避免了认字多、巩固率差的弊病,而且这种复现方式完全符合认读的字的教学要求。即:在课文中认识,换个语言环境还能认识。
二、朗读背诵
  1、和小组同学一起练读对子,请小组同学为你的表现打分。
  2、小组派代表朗读对子,其他小组评议。
  3、师生合作接读句子,生生自由组合对对子。
  4、背诵课文。
三、感悟
  1、你最喜欢对子中的哪些词语,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3、选择你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练习
  1、我会读。
  2、你还能说出几个对子吗?你能像课文那样编几句对子歌吗?
  3、把你课外收集的好对子展示给大家看。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09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